阶段式康复锻炼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2022-06-07孙妮姜巍
孙妮 姜巍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会有后遗症,因此,需要采取长期的康复锻炼计划来恢复。但由于康复锻炼时间长,患者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治疗效果。另外,患者普遍缺乏对于康复锻炼重要性的了解,存在依从性差等情况,不利于康复[1-3]。因此,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康复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此研究选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于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4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脑卒中患者采取阶段式康复锻炼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于本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204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各102 例。研究组中男52 例,女50 例;年龄45~78 岁,平均年龄(60.8±5.8)岁;疾病类型:脑出血64 例,脑梗死38 例。观察组中男58 例,女44 例;年龄46~80 岁,平均年龄(62.5±5.9)岁;疾病类型:脑出血63 例、脑梗死3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常规康复锻炼,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进行解答,并指导患者明确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并于患者入院后72 h 予以康复训练。
1.2.2 研究组 采用阶段式康复锻炼,不同阶段的实施措施如下。①针对急性期患者应予以超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生命体征稳定24 h 内便应予以针对性的心理安抚,鼓励患者正视疾病,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同时,还应通过良肢位摆放、卧床体位摆放和关节被动运动等训练措施保护患者的关节功能,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予以强化康复训练,每日定时按摩患者的患侧肌肉,并指导患者主动进行肢体活动、翻身和起坐等运动,循序渐进的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③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应指导患者持续进行康复训练,通过上下楼梯、站立、步行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穿衣、刷牙、进食和提拿重物)等措施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保障患者出院时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锻炼前后依从情况、健康知识认知情况、锻炼前后SS-QOL 评分。①健康知识认知程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包括康复运动相关知识点及注意事项等,总分为100 分,>90 分为较高,70~90 分为尚可,<70 分为较低,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越高[4]。②依从情况采用Morisky 用药依从性量化表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依从性评价,总分为8 分,<5 分为较低,5~7 分为一般,>7 分为较高,得分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5]。③采用SS-QOL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包括躯体功能、社会参与、主观感受、心理状态、特异性等,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对比 锻炼前,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及健康知识认知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明显优于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对比[n(%),]
表1 两组健康知识认知情况对比[n(%),]
注:两组锻炼后对比,P<0.05
2.2 两组锻炼前后依从情况对比 锻炼前,两组依从性及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锻炼前后依从性及依从性评分对比[n(%),]
表2 两组锻炼前后依从性及依从性评分对比[n(%),]
注:两组锻炼后对比,P<0.05
2.3 两组锻炼前后SS-QOL 评分对比 锻炼前,两组躯体功能、社会参与、心理状态、主观感受、特异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参与、心理状态、主观感受、特异性评分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锻炼前后SS-QOL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锻炼前后SS-QOL 评分对比(,分)
注:与观察组对比,aP<0.05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病,受饮食、生活习惯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许多研究表明,需要康复锻炼者普遍存在运动意识低、依从性差情况,导致运动效果极差,进而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优化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措施,以促进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效果的提升[7,8]。此外,随着临床对各类患者生存状况重视程度的提高,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急性脑卒中发病早期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经济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因此,进一步提高康复干预非常必要。有研究表明,提高此类患者的康复锻炼意识是干预过程中的重点。此外,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也受到认知程度的影响。因此,提高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成为干预的重点。
康复锻炼是促进脑卒中患者致残率降低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但相关研究也表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难度较大,常规康复模式不仅所需时间较长,也难以达到预期康复效果[9]。因此,临床需要一种效果更佳显著的脑卒中康复锻炼方法。阶段式康复锻炼采用阶段递进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患者的康复锻炼效果也呈现阶段性提升的模式。
本文结果显示,锻炼后,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优于观察组,健康知识认知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社会参与、心理状态、主观感受、特异性评分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康复锻炼患者的意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有较大提高。
综上所述,阶段式康复锻炼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可以获得理想的成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