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内镜下鼓膜置管与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对比
2022-06-07宋文芳
宋文芳
耳鼻喉科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一直较高,是一种以中耳积液、听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患者有耳闷胀感、听力减退等症状,可造成听力损失,影响语言功能,需警惕、及时治疗,以尽早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2]。随着耳内镜的应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大大提升,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鼓膜置管术是常用方法[3]。本文就两种术式整体效果进行对比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2020 年本院收治的84 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参与,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②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③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者;②依从性差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 例,女20 例;年龄最小20 岁、最大60 岁,平均年龄(40.50±6.84)岁;病程最短3 个月、最长5 年,平均病程(2.50±1.50)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最小22 岁、最大58 岁,平均年龄(41.20±6.40)岁;病程最短5 个月、最长6 年,平均病程(2.60±1.60)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治疗。辅助患者仰卧位,消毒外耳道,鼓膜局部麻醉(局麻)。耳内镜下观察鼓膜情况,注射器(规格:2 ml)连接短斜面7 号穿刺针进行鼓膜穿刺术,微型吸引器清除中耳积液,中耳胶状/粘稠状积液以穿刺孔进行地塞米松溶液冲洗治疗,术后采用消毒棉球封闭外耳道抗感染。观察组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辅助患者仰卧位,消毒外耳道,鼓膜局麻。鼓膜切开刀切开鼓膜约2 mm,耳镜观察中耳积液情况,以微型吸引器吸净积液,胶状/粘稠中耳积液以地塞米松溶液冲洗,T 型鼓膜通气管置入中耳,消毒棉球封堵外耳道预防感染,时间以1~2 d 为宜。鼓膜复常后,通气管未脱落情况下拔除,术后进行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统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发症(术后感染、鼓室硬化、穿孔)发生情况以及听力(骨导、气导)水平。疗效判定标准:痊愈:患者听力复常,临床症状消失;显效:患者听力提升>20 dB,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患者听力提升,临床症状减轻;无效:未达到上述效果[4]。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n(%)]
2.2 两组患者听力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导、气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导、气导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骨导、气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听力水平比较(,dB)
表3 两组患者听力水平比较(,dB)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是多种原因所致的咽鼓管通气障碍,影响患者的基本生活,甚至影响听力功能[5]。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主要原则是治疗咽鼓管通气障碍、清除中耳积液,以改善疾病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耳内镜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在有效观察鼓膜情况、提高操作精度的基础上提升手术治疗效果,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于耳内镜下鼓膜上置引流管,从而进行中耳积液清除、引流,改善中耳压力过低所致的血管继续渗出问题,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听力水平[7]。另外,可以长期维持中耳、外耳连通,持续改善中耳压力,提升中耳分泌物清除效果[8]。鼓膜穿刺术直接穿刺抽吸中耳积液,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受到耳朵部位鼓室结构复杂情况的影响,会加重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9]。梁全[10]研究指出,与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术比较,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更好,可以缩短中耳积液消退时间,加速患者康复,且安全性理想。
本文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并发症发生率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导、气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骨导、气导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骨导(15.40±3.80)dB、气导(14.22±2.80)dB 均低于对照组的(20.50±4.50)、(19.40±3.50)d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彭冬梅等[11]研究结果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安全性、有效性高,可促进患者听力水平改善,具有推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