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的效果评价

2022-06-07郑静包静梅

智慧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传播效果艾滋病

郑静 包静梅

[摘要]目的  了解凉山州分发的艾滋病四种宣传材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传播效果。方法  在分发了宣传材料的地区拦截路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随机调查人数124人(居民及学生),四种宣传材料在内容理解度上为93%-100%,颜色接受度为88%-97%,文字满意度为82%-96%,形式可接受性为85%-98%。问卷还显示了一些其他有效建议及需求。结论  艾滋病宣传材料是有效的干预载体,通过效果评估,更能因地制宜的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艾滋病宣传材料的制作,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  艾滋病;宣传材料;传播效果

根据四川省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和健康扶贫攻坚行动科普宣传工作需要,扶贫攻坚小组科普宣传组前往凉山州昭觉县、布托县,对健康教育传播材料使用情况进行了目标人群预防艾滋病宣传材料效果快速评价。了解宣传材料分发与使用状况、目标人群的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等。有利于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指导新的传播材料的制作[1]。

1  材料、对象与方法

1.1 材料  扶贫攻坚科普宣传组设计制作了艾滋病防治宣传墙报、年历、笔记本、纸巾盒这四种宣传材料,分别印制年历65000张,墙报5400张,抽纸8000份以及笔记本2000份。

1.2 对象  凉山州昭觉县城中社区、昭觉县民族中学、布拖县医院、九都乡卫生院四个点的居民、学生两种人群做了问卷调查。

1.3 方法  在发放了宣传材料的地区采用拦截法对学校学生和社区、医院及乡镇卫生院的路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从四种艾滋病宣传材料的形式、颜色、标题、文字大小、内容的理解程度进行的效果评估。

2 结果

2.1 居民情况  共调查居民人数41人,其中年龄在10-20岁的3人,21-30岁有14人,31-40有13人,41-50岁有6人,51-60岁有5人;男性23人,女性18人;文盲有2人,小学文化有3人,初中文化有6人,高中文化有11人,大专文化有18人,大学文化有1人。

2.2 结果显示  我们发放的艾滋病防治宣传墙报、年历、笔记本、纸巾盒这四种宣传材料的内容理解度较高,对宣传材料内容上理解度达到了98%甚至在年历这类宣传材料理解度上达到了100%。宣传材料的颜色可接受度来说也比较理想,调查中平均94%的居民喜欢宣传材料的颜色。建议在宣传材料颜色中多加入当地彝族居民常用的红色、黄色。文字满意程度在墙报和年历两种宣传品上建议字体大小还需要增大。文字的表现最好为汉彝双语。(表1)

2.4 结果显示  学生对这四种宣传材料的内容也能较好的理解。学校宣传栏有定期宣传海报的张贴,学生本身对艾滋病宣传知识就有一定的了解。宣传材料的颜色、字体、标题的醒目度来说也基本达到了要求,建议有彝族火种等具有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图腾。调查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宣传材料还是实物类的宣传品。海报及年历类宣传品,学生表示使用实用性不强。(表2)

3 讨论

3.1 少数民族地区对宣传材料需求的特殊性  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是开发和制作艾滋病宣传教育材料的前提和基礎,以符合受众思维习惯、文化背景、审美趋向和欣赏习惯[2]。由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复杂性和目标人群的特殊性,在针对少数民族的宣传材料的开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民族文化元素的需求,以增强宣传材料的针对性。

3.2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需求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和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高,他们能准确说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道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学生主要从学校相关宣传了解到艾滋病相关知识。青少年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对整个社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而居民主要从社区宣传橱窗、医院医生举办的讲座中获知艾滋病相关知识、接触到宣传材料[4]。本次调查显示学生对形式可接受性比居民低。主要在墙报和年历上,学生需求不明显。对笔记本和纸巾盒需求量更高。居民调查问卷中显示扑克、运动衫、黄色的伞是他们较为喜欢并愿意保存使用的宣传品。

3.3 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制作的方向  评价宣传材料传播的效果和材料本身的可接受性及理解性,是指导今后宣传材料制作时的图文取舍[5]。针对文化、信仰、社会状况等因素的不同,制作适宜于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材料[6],结合目标人群的需求以及本领域专家的经验,开发更具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宣传材料,提高干预和宣传活动的有效性,这样宣传材料的高质量才能得到保证,才能够应对艾滋病的挑战。

[1]傅华,李枫.现代健康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59-260.

[2]刘卫平,余冬保,张有春.从我国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谈健康教育材料的开发制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1):1054-1056.

[3]施榕,朱静芬,蔡泳,等.大学生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过程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1,13(1):18-19.

[4] 白弱,李雨波,靳雪征,等.焦点小组访谈法在评价艾滋病宣传教育材料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4):279-282.

[5]汤大俊,郑静,周章俊,等.吸毒人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宣传效果快速评价[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10(11):743-745.

[6]何滨,黎艺,李臻.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的回顾与制作[J].中国健康教育,2003,19(3):214.

作者简介:郑静(1983—),女,工程师,研究方向:健康教育传播材料制作。

通信作者简介:包静梅(1970—),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健康教育工作。

猜你喜欢

传播效果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