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尿素氮两种肾功能指标与血红蛋白的关系
2022-06-07马学驯通讯者:俞丽琴
马学驯 通讯者:俞丽琴
摘要:目的:探讨血肌酐、尿素氮两种肾功能指标与血红蛋白的关系,浅析肾性贫血的发生机制,为老年人的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间在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数据7144份作为分析来源。根据患者的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男性(或女性)组都分别以血肌酐值(或尿素氮值)等于或小于正常值为对照组,以血肌酐值(或尿素氮值)大于正常值为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值是否存在差异。结果:7144份该社区总共的体检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性组还是女性组,观察组的血红蛋白值都低于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值,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肌酐和尿素氮超标的老年人较血肌酐和尿素氮正常或偏低的老年人的血红蛋白水平低。提示肾功能损害与血红蛋白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联性,需引起高度的关注。
关键词: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血红蛋白
随着发病率的日益增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的非传播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慢性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欧洲,75岁以上人群的CKD发病率是20~ 39岁年龄段的8倍[1]。慢性肾脏病是一种肾脏结构、功能或两者的持续性改变并影响个体健康的综合征,其肾单位逐渐受到破坏,以至于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不再能很好的排除代谢废弃和保持内环境的恒定,使得泌尿系统出现障碍、内分泌功能紊乱和内环境的失调[2]。随着老年人年纪的增长,贫血表现会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导致高死亡率和高住院率。所以本次研究分析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间在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7144份体检数据,探讨血肌酐、尿素氮两种肾功能指标与血红蛋白的关系,希望能够为老年人的早期肾性贫血指导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间在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65岁以上老年人的7144份体检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157例,女性3987例。本研究经思明区筼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被调查者均获知情同意。
1.2 分析方法
体检均是由经过专项培训的医务人员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并现场抽取空腹静脉血最为样本检测。血红蛋白的检测值是采用日本光电MEK-8222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男性血红蛋白参考标准值在120-160g/L,女性血红蛋白参考标准值在110-150g/L。肌酐、尿素氮的检测值是采用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生产的AU680-ISE全自动生化分析设备检测,男性血肌酐的正常值在59-104μmol/L之间,女性血肌酐的正常值在45-84μmol/L之间,男性和女性的血尿素氮的正常值均在2.9-8.2mmol/L之间。
第一、將所有的体检数据按照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血红蛋白值(HGB)、血液肌酐值(Cr)、血液尿素氮值(BUN)之间的差异,确认在老年人两种性别中三组数据是否存在差异;第二、男性以体检数据血肌酐数值Cr<105μmol/L为男肌酐观察组,女性以血肌酐数值Cr<85μmol/L为女肌酐观察组,男性以血肌酐数值Cr≥105μmol/L为男肌酐对照组,女性以血肌酐数值Cr≥85μmol/L为女肌酐对照组,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值是否存在明显差异。第三、男性(女性)以体检数据血尿素氮数值Cr<8.2mmol/L为男尿素氮观察组(女尿素氮观察组),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的血红蛋白值是否存在明显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采集的7144例老年人的体检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均数的比较,血红蛋白值(HGB)、血液肌酐值(Cr)、血液尿素氮值(BUN)的平均值最终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144份老年人的体检数据显示,男性(n=3157)和女性(n=3987)老年人的血红蛋白值(HGB)、血液肌酐值(Cr)、血液尿素氮值(BUN)均分别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男肌酐(或者女肌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的肌酐值较观察组低。男尿素氮(或者女尿素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红蛋白值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尿素氮值较观察组低,详细数据见下表:
3. 讨论
在预防和控制慢性肾脏病的发展措施当中,迄今为止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并发症,而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红系生长因子的相对或绝对缺乏是引起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但是炎症通过缩减红细胞寿命,增加铁调素水平表达等多种途径导致贫血的发生,铁调素表达上调使铁利用出现障碍,从而加重贫血,FGF-23及尿素症毒素抑制红细胞的生成及寿命。造血原料缺乏及营养不良、不同的静脉通路、RAS阻滞剂等都参与了肾性贫血的发生。综上,肾性贫血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产生的结果[3]。近年来,有关肾性贫血的研究虽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有所增加,但仍处于瓶颈期,慢性肾病患者贫血的控制率仍不令人满意[4]。
血肌酐和尿素氮作为肾功能的主要指标,肾功能的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造血功能。从本次研究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在老年人群中,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血肌酐超标组的血红蛋白值比血肌酐正常或偏低组的血红蛋白值更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超标组的血红蛋白值比尿素氮正常或偏低组的血红蛋白值也更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有必要在社区积极开展慢性肾病的早期筛查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防止终末期。
参考文献:
[1] 汪妍,裴小华,赵卫红.老年人慢性肾脏病替代治疗的特点及选择[J].中国血液净化,2016,15(03):183-185.
[2] 邓颖豪. 慢性肾衰患者血肌酐、尿素氮与红细胞参数相关性分析[D].南华大学,2018.
[3] 沈海燕,刘孝琴.肾性贫血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22,38(01):81-85.
[4] 张倩, 巴应贵. 肾性贫血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J].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5): 2251-2256.FB695C75-81DD-46A4-BD4E-C4C4F4CFD9A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