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要迷信牛奶和豆类的营养

2022-06-07宁琳净

家庭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二战母乳饮用

宁琳净

中国似乎一下子迈进了养生保健时代!书店里最畅销的是养生保健书籍:礼堂里最热闹的是名目繁多的健康专家进行的名目繁多的保健讲座;社会上最流行的是长寿养生秘诀。微信里也随时可见养生的内容。

遗憾的是多数经验具有片面性.经不起深入细致的究问。而一些人盲目跟风,只求过程,不计后果,到头来失去的是时间和金钱,得到的却是窝火无奈的教训。

让健康学家担忧的是,有些已经被证明是片面的.甚至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东西目前仍在鱼目混珠地坑人骗人。其表现之一就是过分夸大了牛奶和大豆的营养价值,有人竞宣称它们可以防癌。以致这两样东西的市场价格不断蹿升。

但实际上,大饮特饮牛奶并不科学。因为中国人作为农耕民族的后代,五谷才是养生之本。许多人熟悉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说二战后日本政府倡导国民饮用牛奶.不仅提高了全民健康素質,还使日本青少年的身高增长逐年上升。其实是子虚乌有。而且从统计学上说,这种排他性结论本身就有问题。饮食对健康影响是多方面的,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饮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二战后的日本人不仅喝牛奶,他们的人均食鱼量也是全世界最高的。在地球能够吃到鲸鱼肉的只有两个民族,一个是爱斯基摩人,另一个就是日本人。在他们的食谱中,紫菜的含钙量是牛奶的20倍。此外,二战前日本人饮食中的热量极低,而现在日本人的饮食热量已达到标准。

此外,近年来日本青少年的骨折率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明显上升,有科学家猜测这可能与大量饮用牛奶存在某种联系。因为只要是奶都含有激素,即使母乳中也有这一成分,只是母乳中的激素含量对婴儿的需求来说是正好的。牛奶中本身含有激素,尤其是近年来因喂食饲料的原因,激素水平更是有所上升。各地医院都有病例显示,青少年因长期饮用牛奶或奶粉而发生血糖偏高的现象.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个别牛奶消费量高的地区,乳腺癌和肠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

大豆的主要成分虽然对人体有益,但对某些人却是不适宜的。肾功能不全或肾衰竭的病人、肝脏病人、结石病人和高尿酸病人,都应少食或忌食大豆类及其他高蛋白的食品。

美国有研究表明,吃豆奶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引发甲状腺和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系数增大.原因在于婴儿摄入大豆中的高含量植物雌激素,只有5%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其余的在体内积聚,可能为成年后的性发育埋下隐患。

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氨酸,会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同型半胱氨酸.而这是导致血管硬化的重要因素,比胆固醇的危险要高三倍之多。此外,常吃豆制品还能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容易使人嗜睡、疲倦、贫血等。

权威专家称,营养学可以写成厚厚的几本书,要是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什么都吃,但要适量”,这才是最重要的。凡是特别推崇某一种食物,都不可轻信。80AE27CA-2722-4832-AE87-A5CBC1B16B43

猜你喜欢

二战母乳饮用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二战那些事(连载)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饮用生鲜奶存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