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突发性聋
2022-06-07鲍诗平董学瑾
鲍诗平 董学瑾
一般来说,耳鼻喉科很少有急诊,但突发性聋是其中之一,而且患者大多处于三四十岁的美好年华。只是不少人对这一耳科急诊不以为意。待到就医时,大多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遗恨终生。因此,中年朋友们要懂一点有关突发性聋的防治知识。
突发性聋(突聋)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分贝听力水平)。其常见的病因包括血管性疾病、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但只有10%-15%的突聋患者在发病期间能够明确病因,另有约1/3患者的病因是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推测或确认的。一般认为,精神紧张、压力大、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睡眠障碍等可能是突聋的主要诱因。
分型
突发性聋根据听力损失累及的频率和程度,可分为高频下降型、低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含极重度聋)4种类型。
低频下降型是指1000Hz(赫兹)及其以下频率听力下降,至少250、500Hz处听力损失>20 dBHL。高频下降型是指2000Hz及其以上频率听力下降,至少4000、8000 Hz处听力损欠≥20 dBHL。平坦下降型是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 Hz平均听闽≤80dBHL。全聋型是所有频率听力均下降,250~8000 Hz平均听闽≥81dBHL。
临床表现
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可为首发症状,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部分患者听力下降缓慢,在三天以内方达到最低点。听力损失为感音神经性,轻者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达20dBHL以上,重者可全聋。如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耳聋可被忽视,待眩晕减轻后,方才发现患耳已聋。
耳鸣(约90%)耳鸣可为始发症状。患者突然发生一侧耳鸣,音调很高,同时或相继出现听力迅速下降。经治疗后,多数患者听力虽可提高,但耳鸣可长期存在。
耳闷胀感(约50%)部分患者有患耳耳内J堵塞、压迫感,以及耳周麻木或沉重感。
眩晕或头晕(约30%)约半数患者在听力下降前或听力下降后出现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少数为颠簸、兄动感,多伴有恶心、呕吐。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者,常于夜间睡眠中突然发生。
听觉过敏或重听患者对声音刺激变得异常敏感,对声响的容忍度下降,易产生不舒服感,有时即使听到很小的声音也觉得刺耳。
此外,全聋患者常见耳周感觉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症状,如焦虑、睡眠障碍等,影响生活质量。
必要的检查
1.耳科检查。包括耳周皮肤、淋巴结、外耳道及鼓膜等。注意耳周皮肤有无疱疹、红肿,外耳道有无耵聍、疖肿、疱疹等。
2.音叉检查。包括Rinne试验、Weber试验以及Sehwabach试验。
3.纯音测听。包括250、500、1000、2000、3000、4000及8000Hz的骨导和气导听阈。
4.声导抗检查。包括鼓室图和同侧及对侧镫骨肌声反射。
5.伴有眩晕时的检查。应进行白发性眼震检查,并根据病史选择性地进行床旁Dix-hallpike试验和/或Roll试验。
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检查
1.其他听力学检查。如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电图、言语测听(包括言语识别阈和言语识别率)等。
2.影像学检查。包含内听道的颅脑或内耳MRI,应注意排除听神经瘤等桥小脑角病变;根据病情需要可酌情选择颞骨CT检查。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等)、C一反应蛋白等。
4.病原学检查。支原体、梅毒、疱疹病毒、水痘病毒、HIV等。
5.其他情况。对伴有眩晕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进行前庭和平衡功能检查。对有设备噪声或较强刺激声的检查(如MRI等),除因怀疑脑卒中等紧急情况而必须立即检查外,一般不推荐在发病1周内进行检查。
诊断
①在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HL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为单侧,少数可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②未发现明确病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③可伴耳鸣、耳闷胀感、耳周皮肤感觉异常等。④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不反复发生。⑤除第VIII对脑神经(位听神经)外,无其他脑神经受损症状。
鉴别诊断
首先需要排除脑卒中、鼻咽癌、听神经瘤等严重疾病,其次需排除常见的局部或全身疾病,如梅尼埃病、各种类型的中耳炎、病毒感染等。双侧突发性聋需考虑全身因素,如免疫性、神经系统、感染性、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等,以及外伤、药物中毒、噪声性聋等。
聽神经瘤单侧听力下降伴高频耳鸣首先应排除听神经瘤,可先做ABR进行筛查,MRI可明确诊断。
梅尼埃病反复发生的眩晕伴有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初期以低中频下降为主。
分泌性中耳炎有鼻、鼻咽部急慢性病变史,如感冒、慢性鼻窦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等。鼓膜检查可见潮红、气泡等改变。声导抗提示鼓室负压改变等可明确诊断。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每当感冒或头部外伤后出现双侧听力下降。颞骨CT可明确诊断。
治疗
一般处理
放松休息,如果患者失眠或感到焦虑、抑郁,可以适当使用镇静、抗焦虑、抗抑郁药物。避免过度紧张、疲劳、情绪波动、生活不规律等诱因,减少高声刺激。
分型治疗推荐方案
1.低频下降型。①由于可能存在膜迷路积水,^殳需要限盐,输液量不宜过大,最好不用生理盐水。②平均听力损失<30dBHL者,自愈率较高,可口服给药,包括糖皮质激素、甲磺酸倍他司汀。听力损失大≥30dB者,可采用银杏叶提取物+糖皮质激素静脉给药。
2.高频下降型。①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糖皮质激素。②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利多卡因)对丁减轻高调耳鸣效果较好。③可考虑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钻胺等)。
3.全频听力下降者(包括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①降低纤维蛋白原药物(如巴曲酶)。②糖皮质激素。③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等)。建议尽早联合用药治疗。
预后
①低频下降型可能由膜迷路积水引起,预后较好;全聋型发病机制可能与内耳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有关,预后最差。高频下降型可能与毛细胞损伤有关,预后较差。平坦下降型可能的发病机制是内耳血管痉挛,预后较差。②听力损失的程度越重,预后越差。③开始治疗的时间越早,预后越好。④复发主要出现在低频下降型。⑤伴有眩晕的全聋型患者预后不佳。
治疗后注意事项①应注意放松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②尽量减少高声刺激。③如果听力恢复不佳,需要佩戴助听器,最好在听力稳定在3个月以后。④如果听力再次出现下降,尽快就诊。⑤定期复查听力。B703C717-737A-47F2-89F2-7EAB0D1E69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