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建设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2022-06-07陈洁
陈洁
摘 要:培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是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体系,改革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对我国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和学生的健康发展等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全面、发展等哲学观点,在厘清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逻辑架构的前提下,首先剖析了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然后深挖示范性建设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最后多维度地探索构成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各子体系的合理构建及协调运作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高效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理论;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6-0-05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前景广阔,大有作为。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实施者,是在党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以服务社会为第一要务,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面向市场、面向实践、面向人人的办学理念,扎实走稳走好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738所(含独立学院241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468所[1],约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4%。高职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中流砥柱,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正在持续健康向好的发展。高职院校之所以能够形成现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高等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特别是2005年至2015年的十年期间,由教育部牵头倡导、启动、实施的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计划,助推了高职院校改革创新、争先创优、加速提质的良好势头,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得以全面提升。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任务,驱动着高职院校在增强办校办学改革创新动力、完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扩大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运用教育教学技术技能和提升课堂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在《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扩招100万人。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2],提出了在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等方面的具体实施意见,为高职院校发展绘就了行动蓝图。在示范性建设、创新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环境下,高职院校唯有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才能确保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前提保障和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出一套以制度化为目标、以多元化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手段的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全面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确保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有效运行。
一、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为确保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就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国家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检查、研究、评估、指导等,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制度[3]。其中,“督”是对教学督导内容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监督、检查、督促、评估及反馈;“导”是对教学督导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协助、咨询、服务及反馈。新时代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对高职院校及其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者等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的可靠保障
教学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社会等职能的充分发挥,新时代高职院校必须以党和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引领,因地制宜地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确保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教学督导工作體系作为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核心体系,不仅能够多维度、全方位、多层次保障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促进教学管理部门间的通力合作,在学校、教师、学生与教学管理者之间搭建起彼此传递教学督导信息及反馈信息的桥梁,为学校领导及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出台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提供教学督导动态实践数据。
(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人员通过日常巡查、听课观摩等常规性督导方式和阶段性检查、专项调研等专题性督导方式,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地对教师日常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督导,严把教学质量关,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把脉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服务于教师职业发展,帮助教师克服职业畏惧和倦怠,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促使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认真落实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及时进行教学问题诊断,主动开展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专业业务能力,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养成风清气正的职业风范,保证教学过程各项质量指标达标。
(三)高职院校学生全面提高职业技能的外部保障
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人员通过随堂听课、召开座谈会以及专题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日常课堂内外学习以及顶岗实习过程进行跟踪督导,具体内容包括检查登记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观察记录学生的守纪情况,记录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抽查学生课外实训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根据学生不同的特长、爱好及需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指导、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全方位提升职业能力。
(四)高职院校提高教学管理者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人员通过检查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课程管理、日常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教学竞赛活动的组织、教学改革创新的推进、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等情况,并结合“督教”和“督学”过程中收集的有关教学管理反馈信息,及时发现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及时跟进直至问题加以解决。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学管理者加强服务意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学领导者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信息参谋与咨询,保障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有序有效协调运转。
二、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及其成员的职责范围不明确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组织及其成员应该有精准明确的职责范围界定,概括起来就是对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学习实习、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监控、评价、指导、反馈,否则易导致越俎代庖现象的发生。有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及其成员的职责范围界定过于宽泛,容易使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与其他教学管理部门因职责重叠交叉而出现推诿拖沓、人浮于事等现象,最终使教学督导工作流于形式化;有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及其成员的职责范围界定过于狭窄,致使个别教学督导人员以找问题、挑毛病为工作重心,背离了其教学督导工作的初衷。
(二)教学督导工作功能和目标的定位不准确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人员通过履行常规性督导、专题性调研等基本职能,达到实现充分发挥检查监督、管理控制、评估考核、指导参谋等功能的目的。然而,部分教学督导人员因自身教学督导工作观念过于陈旧且根深蒂固,以致其在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中过分强调检查监督、管理控制功能,教学督导工作的功能没有得到全面有效落实,教学督导工作开展失之偏颇,重“督”轻“导”,甚至只“督”不“导”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教学督导工作的目标定位发生偏离,部分教学督导人员忽视被督导对象的内在需求,造成教学督导人员对待工作轻描淡写、人际关系紧张等不良后果,极大地影响了教学督导工作功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较低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功能发挥和目标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督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建设专业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没有统一规范的选拔标准,用人随意性较大,教学督导人员的综合素养和督导能力令人担忧;队伍成员结构失衡,教学督导人员的学科背景分布不均、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年龄普遍偏大等问题突出;部分教学督导人员教学观念落后、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经验主义盛行,教学督导工作效率较低;缺乏对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制度、报酬标准、激励制度等,教学督导人员的可持续发展难以得到保证。另外,随着“互联网+教学”新形态在教学中的推广以及不同学科间的彼此融合,尤其是MOOC、在线课堂等新媒体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教学督导人员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而现有的部分教学督导人员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较低且不能与时俱进地了解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其教学督导评价结果不够专业、提出的建议和解决方案令人难以信服等。
(四)教学督导工作内容具体实施的广度和深度不足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内容应该涵盖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管理者的“管”各个基本环节,即“督教”“督学”“督管”三個方面。目前,高职院校在教学督导工作内容的具体实施方面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范围窄、浅表化等问题。其中,广度不足的具体表现:在“督教”工作中,偏重于课堂教学督导,忽视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第二课堂以及学术交流等的督导且对教学改革等重难点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的调研并提出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偏重于理论教学督导,忽视对实验和实践教学的督导;偏重于校内教学督导,忽视对校外顶岗实习和实践教学的督导;在“督学”工作中,偏重于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督导,忽视对学生实验实践活动的督导,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课外学习情况等了解不够,致使对学生学习评估和指导工作不充分。至于“督管”方面的督导,缺位现象非常严重。另外,深度不足的具体表现:有些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仅仅停留在教学检查和质量监控层面上,没有深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深层次领域,大多数教学督导人员很少有机会参与教学管理决策。
(五)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缺失或不健全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功能的有效发挥需要以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触角、纵横交错、通达灵敏的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为载体。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致使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缺失或不健全,大部分教学督导信息依然采用人工统计或者文件传输形式,信息的收集、传递、反馈等功能不能及时实现,多向实时在线互动也无法实现或较少呈现。比如在“督教”过程中,教学督导人员通常是利用课间休息时间与被听课教师短暂地交流教学督导心得,或者直接上报教学评价结果,缺乏深层次的信息反馈,造成教学督导工作目标难以实现甚至适得其反。没有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化网络技术平台的支撑,教学督导人员不能及时完整传递教学督导评价结果,造成信息反馈滞后,相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教学督导工作收效甚微。
(六)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课程差异化不明显
目前,尽管高职院校都有针对教学督导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并没有针对不同课程分门别类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大多是包含教师素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课堂效果等内容在内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职院校课程类型有:理论课、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课、体育课、选修课等多种,理论上说各类课程的评价指标应有所区别和侧重[4]。在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设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并未考虑不同类型课程的实际情况,忽视课程的差异性,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致使不同课程使用相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窘状。另外,仅凭随堂听课就形成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整体评价结果,容易导致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公正性令人质疑。
三、高职院校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对策探索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
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的组织保障,决定着教学督导工作的运行模式、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学督导决策的具体实施等。为确保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科学高效运行,首先要建立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科学合理配备教学督导人员及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设备等,组织开展教学监督检查、信息反馈、问题整改、咨询指导等教学督导工作。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一级制或二级制的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其中,一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是教学督导制度实施初期被广泛采用的组织体系模式,它是只设立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由主管教学院长直接领导、全权负责。二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是随着高职院校外延建设过程中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而被采用的组织体系模式,它由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和院、系(部)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组成。其中,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负责全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各院、系(部)的教学督导工作组织是在校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的宏观指挥、微观指导下负责本院、系(部)教学督导工作的开展。二级制下的各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既各司其职又彼此沟通,共同负责完成全校教学督导工作。另外,近几年又出现以校级、院系(部)级、教研室为单位的三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
(二)建立科学严格的教学督导工作原则体系
教学督导工作原则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想行动准则体系,是教学督导工作体系有序高效运行的基本条件和要求。教学督导工作原则体系具体组成:一是科学性原则。教学督导工作必须恪守教育法律法规,在有关方针政策指引下,依循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明确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因地制宜地做好教学督导工作。二是服务性原则。服务是教学督导工作的首要职能,教学督导工作的目的是服务并帮助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发展性原则。教学督导人员要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审视被督导对象,立足现在,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科学评价教学督导对象,为被督导对象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其发展。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
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制度保障体系,是保证教学督导工作基本环节规范化运行的重要条件,需要根据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的特定性质、任务、内容和职责等来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的具体组成:一是基本制度。基本制度一般包括教学督导的目标任务以及教学督导人员的选聘解聘、工作职责、薪资待遇、经费保障等制度。二是工作制度。工作制度一般包括例会制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评价制度、反馈制度、奖惩制度等。三是责任制度。责任制度一般包括各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的职责、各级教学督导人员的职责、学生教学信息员的职责等制度。只有建立科学完备的教学督导工作制度体系,才能使检查、评估、反馈、帮助和咨询等教学督导工作环节有章可循。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体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体系是由需要完成的教学督导工作具体项目组成的,可概括为“督教”“督学”和“督管”三大基本内容。一是“督教”。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导者,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督教是指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各个主要教学环节进行督促、评价和引导,具体包括对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主要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督导,也包括对教师的学术科研、教改试验、业务进修、答疑解惑等方面的督导。二是“督学”。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的主体,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督学是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多方位的督促、评价和引导,具体包括对学生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实训、自学、评教、课外活动等督导,并针对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玩手机等问题,加强与学生沟通,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三是“督管”。督管是指对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学籍管理、课程管理、成绩管理、教学信息管理等工作进行督促、评价和引导,帮助教学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五)建立科学专业的教学督导工作队伍体系
教学督导工作队伍体系是教学督导工作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其专业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督导工作的权威性和效率。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专业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在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建设中,要统筹考虑教学督导人员的职业、学科、专业等背景,做到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离职在职人员相结合、校内外人员相结合、教学与管理人员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实现教学督导人员结构多元、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保证教学督导工作效能的最大化。一是一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下的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其成员一般是由教学研究专家、学科专业教授和教学管理专家组成,具体包括分管教学副院长、校内专职督导人员和校内兼职督导人员和校外兼职专家。其中,校内专职督导人员以教学督导为本职工作,需要在校集体办公,而校内兼职督导人员则分布于各院、系(部),以教学管理、教学、教研为本职工作,兼任教学督导工作;校外兼职专家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参与教学督导工作,所有教学督导人员共同负责全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控制与协调。二是二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組织体系下的教学督导工作队伍,其与一级制教学督导工作组织体系下的教学督导工作队伍成员组成相同,院、系(部)级教学督导小组,其成员一般包括院、系(部)分管教学副主任、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各专业教授等。另外,要加强对教学督导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熟悉有关教育政策、法规,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理论,了解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特点,掌握正确的教学督导方法;建立教学督导人员专家库,便于遴选和储备后备人才。
(六)建立科学先进的教学督导工作观念体系
教学督导工作观念体系是教学督导人员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必须依循的一系列指导思想。教学督导工作需要树立的观念有:一是现代教学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生成、转化、建构、提升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二是全面质量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关乎每一位教职员工,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党务团学、后勤保障等部门都是育人的主体,应该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三是“以人为本”观。教学督导人员要尊重被督导对象,与人为善,平等待人,学会换位思考,以研讨的方法、切磋的精神,做到启发点化、激励引导,要善于挖掘被督导对象的潜能[5],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四是新型评价观。教学督导人员要密切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以及教学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做好对被督导对象的过程性评价工作。
(七)建立科学多样的教学督导工作方式方法体系
科学的教学督导工作方式方法是影响教学督导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中,教学督导人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督导方式方法,切实保证教学督导工作效能的发挥。常见的教学督导工作方式方法有:一是常规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以及课堂教学设备设施运行等情况进行常规督导;对于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课程多元化评价、选修课开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执行情况、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情况、校级课题进展情况与指导、非课堂教学学生安排、出卷、考试、试卷批改及学校与各单位重点工作执行情况等进行专项督导[6]。二是一般与重点督导相结合。对学期初的教学资料准备、学期中的教学进度、学期末的考查考试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好的年长教师等进行一般督导;对课堂教学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晋教师、新开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等进行重点督导。三是督促检查与帮助指导相结合。对教学资料、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批改等进行督促检查;对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意见、建议和方法,帮助指导被督导对象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八)建立科学多元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量化教学质量高低的可靠体系依据。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做好以下具体工作:一是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主体。对教师“教”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教学督导人员、教学管理者、同行、学生、教师自身;对学生“学”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教学督导人员、教学管理者、教师、伙伴、学生自身;对教学管理者“管”的评价主体主要包括同级教学督导人员、同行、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自身。二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决定教学督导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不同的职称级别分别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7]。高职院校应该本着全面、合理、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科学设置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使教学督导人员的督导评价有据可依。对教师“教”的评价指标应该涵盖教师的教学实施准备、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其中,理论和实践课堂教学评价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风等方面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教师能从各方面获得教学反馈信息,能不断地进行反思,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能力。对学生“学”的评价指标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效果、学风等。对教学管理者“管”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者在管理服务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服务态度、管理能力与水平、规范化水平等。三是合理分配各评价主体和指标在评价量化中所占的百分比。根据评价主体和评价指标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设置其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体现全面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九)建立科学及时的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反馈体系
信息反馈是指控制系统把输出的信息与其作用的结果相比较后再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8]。教学督导工作信息反馈体系是高职院校各级教学督导组织获取教学督导信息的重要渠道保障,在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教学督导人员只有通过听、看、查、议、评等方式收集、分析、整理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的各个层次、各个系统的状态,将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被督导对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将教学督导过程中收集的教学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加以客观正确公正的评价并以书面或网络形式及时将教学督导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学督导组织、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决策者和教学实施的参与者,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院系(部)教学部门、教师、学生之间搭建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管理理念先进,上下渠道通畅,解决问题准确,推动工作有力的良好督导势头。
四、结语
新时代创新教学督导工作体系建设理论与实践是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该以积极构建特色鲜明、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督导工作体系为己任,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基本职能为根本着力点,紧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在系统充分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教学督导理论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做好对教學过程系列相关环节进行检查监督、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分析与指导等督导工作,为教学管理决策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筑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把好关,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提供科学的、持续的、活跃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2021-11-15)[2022-03-01].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2111/t20211115_579974.html.
[2]焦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2022,21(2):30-36.
[3]李碧歌.新时代民办应用型高校院系教学督导机制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33-36.
[4]王茹荣.高职院校和谐督教关系构建路径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77-79.
[5]李欢.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机制探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27-129.
[6]李波.论职业院校教学督导工作体系的构建[J].江苏科技信息,2016(36):49-50.
[7]刘铁英.高职院校教学督导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9(23):135-136.
[8]王琦.秘书信息工作与档案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