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内涵挖掘与体系构建
2022-06-07缪立懿
缪立懿
摘 要: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已成为新时代的新需求。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脉络体系,提炼了思想教育四大内涵。基于问题和新挑战作出分析,高校应当在国际学生思想教育中遵循三大原则,即显隐结合、进出呼应和硬软兼抓。本文还搭建了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多元体系框架,从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和协同配合机制三个方面阐述了新時代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6-0-03
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被各国置于教育政策的核心位置[1],其中招收国际学生已成为各国经济建设、文化传播、外交布局和吸引人才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国际学生招生规模和培养质量有了长足的提升。他们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和对外形象的窗口,是中外友好交流的桥梁,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战略资源。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中指出“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2],之后中共教育部党组在〔2020〕27号文件中提出,坚持提质增效,不断吸引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的意见,要求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中国法律法规、国情校情和文化风俗等方面的教育,增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发展的理解和认同[3],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高层政策的指引下,高校国际学生工作开始从原来的日常教学管理和生活管理层面向纵深方向推进,旨在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有良好法制观念且能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国际人才。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将是新时代赋予的挑战和使命。
一、不同时期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目标与内涵挖掘
从新中国开始招收国际学生以来,国际学生思想教育要求就出现在国际学生管理工作各项政策和规定里,思想教育与国际学生培养的国家政策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简单概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第一,萌芽期(1950—1977年)。该时期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目标是“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友好国家培养人才”,对国际学生生活和学习上进行特殊照顾,造成部分国际学生无视纪律。在当时情况下,1963年8月,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蒋南翔在首次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上在《关于外国留学生工作的报告》中强调,来华留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加强管理,增进友谊,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启发留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二是进行遵守法纪,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重中国风俗习惯,团结友好勤俭朴素的教育[4]。
第二,调整期(1978—200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际学生教育目的从“政治任务”经历了“推进留学生互换,培养我国建设继续人才,促进社会开放”的经济转向,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等部委颁布《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就提出,结合留学生的思想情况,要经常进行勤奋学习、遵纪守法、团结友好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我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经济和风俗习惯,并根据不同对象,介绍我国的政治主张[5]。
第三,发展期(2003—2019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开始关注中国文化和思想的接受与传播。2010年,教育部印发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使得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还要培养一大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毕业生。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联合制定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也强调,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6]。
第四,精进期(2020年至今)。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原有世界格局,中国在疫情中“以人为本,高效治理”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5月、2021年6月先后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和北京大学留学生回信,鼓励国际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同时把他们的想法和体会介绍给更多的人,为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发挥积极作用[6]。
由此可见,我国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在各个时期既有连贯性又有时代差异性,连贯性主要表现在教育内涵上,涉及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法制教育,引导国际学生遵守中国法律和学校章程,确保社会稳定和教学秩序。二是素养教育,培养国际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三是国情教育,向国际学生介绍中国当代国情,帮助他们理解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政治主张。四是传统文化教育,向国际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差异性在于每个时期各有重点:萌芽期和调整期着重法制教育和素养教育,实现治安目的和育人目的,发展期和精进期在前期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元素,增强国际学生对华认同感,服务“讲好中国故事”国家大战略。位于三角底层的法制教育是保证我国主权和学校治安的基本要求,中间的素养教育是育人的基本目标,位于顶层的当代国情和传统文化教育是新时代国家发展提出的战略要求。
鉴于此,本研究认为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既要传承,又要创新。传承是继续让思想教育服务于教学和育人的目的,创新是助力来华留学事业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区别于政治教育,并非将国家意志强加于国际学生,而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人类共有精神财富的全面教育。
二、国际学生思想教育体系构建
(一)三大指导原则
第一,“显”和“隐”相结合.“显”是指专门设立介绍中国法律、当代国情和传统文化课程,帮助学生系统认识中国。“隐”是指将思想教育融会于国际学生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促进学生全方位感知中国。显性教育以直观具体的方式建立学生基本认知,隐形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厚植国际学生友华情怀。
第二,“进”和“出”相呼应。国际学生既是中国文化的学习者,也是中国形象的传播者。我们既要想方设法让思想教育走进学生心里,又要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将他们对中国的新认知讲出来,而且“有故事讲、愿意讲,讲得好”,通过他们让世界了解中国。
第三,“硬”和“软”两手抓。“硬”是指要向国际学生做好国家法规和学校纪律的解读,当出现违法违纪事件时坚决执行以维护中国主权和学校教学秩序。“软”是指在日常管理中要以情动人,柔性教育,增加人文关怀,让身处他乡的国际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的善良温暖。“硬”是捍卫我们的原则底线,“软”能柔化国际学生对思想教育的抵触心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关管理人员特别是辅导员要拿捏适当。
(二)多元体系框架
基于以上内涵挖掘和三大原则,本研究提出了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多元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体系中“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是思想教育的具体实施方式,而配合机制是顺利实施的内部保障。
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首要阵地,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显性是设立专门职业教育类课程和中国概况类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当代国情、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前者旨让学生掌握中国基本法律法规和学校各项规定,规则塑人,培养国际学生守规意识。后者旨在帮助国际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国情和文化,增进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了解和认同,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和对中国道路的情感认同。目前,国内国际学生招收高校都有类似课程开设,且通过中国慕课等平台向世界開放。比如北京语言大学郭鹏团队在慕课上推出《中国概况》课程,该课程专门针对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包括来华留学生、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等海外汉语学习者,带领学习者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精神,观览中国社会发展概况,感受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隐性是将思想教育元素融汇于国际学生专业学习和语言学习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国内高校不断精炼思想教育元素,并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教育、智慧教育等新技术,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汉语学院开设了《汉语视听说“新时代中国故事”》虚拟仿真课程,精选了《习近平讲故事》一书中五个故事(造好两座山、驴马理论、木桶理论等),利用3D建模、动画、语音识别、真人虚拟等技术研发虚拟仿真实验,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硬道理”融入故事场景和互动环节,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同时也领会了中国核心价值观。
第二,课外实践。本研究提出了四个层级的多元育人平台。一是实践育人平台。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打造一批适合国际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项目。例如,温州医科大学依托自身的医学特色,带领国际学生参与了为“一带一路”沿线24个国家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医带医路》公益项目,并打造了为住院儿童阅读双语健康科普读物的《悦读天使》公益项目。国际学生在这些项目中体会到中国的大国担当和中国人的质朴善良,增加了国际学生的对华认同感,同时受到相关国家政要和当地民众的欢迎。二是文化育人平台。以“感知中国文化”为主导的国际学生文化体验活动一直是国际学生在中国学习的“必修课”,在国际学生中也广受好评。然而,这种“单一输送”的文化宣传忽略了受众的主体意识,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本研究提倡一种平等的双向交流,通过“国际文化节”“民俗运动会”等活动,鼓励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参与多元文化交流,一方面展示自己的国家文化;另一方面感受中国的历史传承,这种开放式的交流方能显现中国海纳百川的大国情怀,克服国际学生对思想教育的抵触心理。三是科创育人平台。国际学生在留学生涯中获得的学术成就感可以转化为对留学国的心理认同感。高校要积极鼓励国际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汉语桥”等赛事,这些赛事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拓展创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理解中国主旋律的赛事主题,在与指导教师和中国学生团队的合作过程中更能让他们体会到中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从心理层面建立友华情怀。四是网络育人平台。在自媒体时代,高校要有效引导国际学生发声,鼓励国际学生将自己在中国的所知所感以他们的方式展现给全世界。这种“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的“他方”叙述方式更易被世界理解和接受,是打破偏见、塑造真实中国形象的重要渠道(王端,林左天,2021)。温州医科大学2020年12月启动《新马可波罗游记》,借鉴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的中国游历,从外国青年的视角录制短视频并分享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了一支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网红队伍。该校南非留学生辛成乐拍摄《阿乐抗疫日记》系列短视频介绍中国抗疫经验,获俄罗斯电视台、非洲CGTN电视台、南非SUN等国外媒体报道,全球网络点击量上百万。
第三,协同配合机制。无论是课内或课外的思想教育,都离不开制度保证。高校要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配合机制,合理推进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本研究认为,应当着重在学校、辅导员和教师三个层面打造配合机制。一是学校层面。各高校要充分意识到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将国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统一纳入学校思想教育工作体系,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二是辅导员层面。按要求配齐国际学生辅导员,加强国际学生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辅导员往往是国际学生认识中国的第一个窗口,在思想教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对辅导员开展定期培训,让他们意识到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必要性,同时了解柔性实施的方式和方法。三是教师层面。专任教师要改变国际学生教育“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的传统观念,借鉴中国学生“课堂思政”的经验,积极锤炼中国元素和思教元素,并将其巧妙柔和地融入专业教学中。教师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国际学生,以真诚、真心、真情进行价值观传递,助其人格逐步健全,以师生聚合构建和谐温馨的学习共同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使命之一。高校应结合国家对国际学生教育的新政策,深入挖掘和拓展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的内涵。要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有机融合,完善协同配合机制,将国际学生思想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教育体系。并且,要顾及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文化特征,以灵活柔和的方式全面推进。要坚持四个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
参考文献:
[1]李凤林,李炜.重塑与超越: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审思[J].教育探索,2021(6):34-38.
[2]新华网.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EB/OL].(2020-05-18)[2022-02-10].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0-05/18/c_1125999468.htm.
[3]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重要回信精神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0(5):2-3.
[4]李滔.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949年以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李宝贵,李博文.新时代国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特点、内容与路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1(4):14-23.
[6]袁利.关于加强国际传播亲和力实效性的思考[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21,36(4):90-94.
(责任编辑:董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