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体育锻炼预防青少年吸毒的研究
2022-06-07宋施思孙飙
宋施思 孙飙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4-037-03
摘 要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戒毒模式受到全球学者的关注。文章分析了国内外青少年吸毒成瘾的问题现状,总结得出体育锻炼对预防青少年吸毒成瘾具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结论,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体育锻炼对预防青少年吸毒的影响机制。最后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预防青少年吸毒的体育锻炼方案。
关键词 体育锻炼 青少年 戒毒 影响机制
毒品问题一直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公认的极具危害的社会性难题。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颁布的《2021年世界毒品報告》中指出,2021年全球使用毒品的人约为2.75亿人,在2010年到2019年的10年中,全球吸毒人数上升了22%,预测到2030年全球吸毒人数还会增加11%。吸食毒品的人数一直呈稳步增长趋势,同时吸毒人员的年龄也呈下降趋势,吸毒人员年轻化也正在成为现代全球社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在过去的24年中,世界部分地区的大麻使用量增加了四倍,但是全球范围内认为大麻有害的青少年比例却下降了40%[1]。因此青少年的吸毒问题是一个亟需解决的严峻社会现象,预防青少年预防吸毒需要有全面的预防措施,并在理论上对预防青少年吸毒做出系统研究。
体育锻炼一般指在身体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规律性的或者结构性的运动,目的是促进身体健康,能够对参与者的身体、心理等方面产生积极促进作用[2]。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体育锻炼在戒毒方面的作用,美国ACSM运动医学会数次推荐利用运动干预来促进健康以及治疗疾病。俄罗斯联邦政府在2006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联邦法》第1条修正法中给出了毒品预防的法律意义,并强调了体育运动的特殊作用[3]。在我国,运动戒毒也作为一种绿色新型的戒毒模式。2018年,司法部在国际戒毒日提出戒毒核心目标“以运动戒毒为引领,构建中国的戒毒体系”。因此,目前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专家开展了针对运动戒毒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4、5]。
陈艳等在论文中通过短期运动锻炼对毒品成瘾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指出,体育锻炼对毒品成瘾患者的干预效果受患者年龄因素的影响较大,整体趋势体现为,毒品成瘾患者的年龄越大,体育锻炼对毒品成瘾患者在诸多心理方面改善的效果越差[6]。因此将体育锻炼应用到青少年吸毒成瘾的预防以及康复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青少年吸毒成瘾问题现状分析
在国际上,吸毒已经在越来越多国家成为了严峻的社会问题,各国打击毒品传播与消费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严禁型”。用最严厉的手段与毒品进行斗阵,对于贩毒行为的立法尽可能的严厉,直至死刑,其中主要包括中国、马来西亚、伊朗和巴基斯坦。
第二类是“控制型”。在这种类型的国家中,对各类毒品实行相对严格的管制,对于贩毒组织与贩毒者也进行较为严格的管理,但没有像第一种类型的国家采取极其严厉的措施。其中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
第三类是“自由型”。其中著名的代表是荷兰以及瑞士(苏黎世)。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荷兰的这种毒品完全合法化的制度是危害性极大的[7]。正是因为这种情况,其十年内仅仅注册吸毒者的人数就从20万人增加到了近160万。
美国是世界上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毒品问题也是美国人民最为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据统计,90年代以来,美国人每年在毒品上的消费高达500亿美元以上。根据2018年的报告显示,在过去的38年里,美国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的人数一直呈高速增长的趋势,每年增长量约为9%。这意味着每8年这个数据就要增加一倍,单单在2017年就有72000人因吸毒过量而死亡。调查结果表明1991—1995年在五年内美国青少年吸毒的人数增加了一倍,到1996年有29.5%的学生吸毒[8]。虽然到2018年的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少年选择拒绝毒品,但是在美国青少年吸食毒品的比例依旧很高,仍是一个继续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在美国,从政府措施到非政府组织,打击毒品已经成为一个真正的全国性的斗阵。
目前我国吸毒者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有研究表明,我国首次吸毒在18岁以下的超过全国总吸毒人员的25%。报告显示,到2018年底,我国现有约1万多名吸毒人员年龄低于18岁,这个数据占全国总吸毒人数的0.4%。另外在我国18岁到35岁这个年龄段吸毒的人数达到125万,这个数据占全国现有吸毒总人数的52%[9]。因此针对青少年的毒品危害以及毒品预防教育十分重要。我国在禁毒政策上属于前文所说的第一类——严禁型。我国坚决对贩毒行为采取严厉打击,我国于2007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10],对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做出明确规定,严格打击与毒品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对毒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近年来我国在打击毒品的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吸毒人员180.1万人,同比下降163.1%,在全球吸毒人数不断增加的现状下,我国已经连续三年吸毒人数减少。但是对于我国社会稳定的需求,禁毒、戒毒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二、体育锻炼预防青少年吸毒的影响机制
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体育锻炼对预防青少年吸毒问题展开研究。总体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体育运动水平与其接触毒品、受毒品影响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具有更高体力活动或者参加更多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接触和使用毒品的概率更低,对毒品的抵抗能力更强。下面将对体育锻炼预防青少年吸毒的机制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体育锻炼预防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内在机制
在生理层面,体育锻炼对身体带来的愉悦感的动机很重要,它依赖于阿片肽代谢的生理机制,同时这一机制也是药物成瘾发展的生理机制。但是这两种生理机制存在不同之处,体育锻炼期间身体产生并释放的β-内啡肽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而使用药品的过程会破坏这一自然生理过程并对身体造成损伤。体育运动强化大脑功能,而吸毒则会弱化记忆与认知控制系统,即体育运动与吸毒会对大脑记忆和认知控制系统产生正反功效。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加强青少年的认知控制系统,抑制其做出吸食毒品的冲动举措,从而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B35E3FAC-867B-4A43-9371-B4FFB9E18368
在心理层面,莫洪宪等人提出,体育运动提升人的幸福感、自尊心与自信心,起到预防与戒治毒品滥用的效果。就非毒品使用者而言,体育运动缓解负面情绪、降低毒品吸食概率;就吸毒者而言,体育运动可以减轻毒瘾、降低复吸率[11]。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研究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抽烟、饮酒与吸食大麻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出两倍,并且更易于依赖酒精与毒品。然而,人们参与体育运动能够获得正面情绪,使负面情绪得以消解,亦起到自我调节与自我治愈的作用。因此,参与体育运动可以作为吸食毒品的替代措施发挥作用,并起到预防毒品的效果。
(二)体育锻炼对预防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影响的外在机制
体育锻炼对预防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影响的外在机制涉及到青少年外在学习、生活以及家庭社会关系,因此外在因素是一系列相对复杂的因素。
冯俊鹏等人在2019年关于运动戒毒研究进展的文章中指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还起到了占用青少年时间分配的作用,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为了取得更好的体育成绩或者为了获得很高的体育技能,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这样他们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如此也就大大降低了青少年接触毒品的可能性[12]。
对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交往会受到年龄较大者的影响并增加接触和使用毒品的风险。而在青少年时期,多数的体育锻炼会因为强度的不同而自然产生年龄段的分隔,体育比赛则会根据规则按照性别与年龄进行分隔。因此参与体育锻炼会降低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结交的可能性,更多地与同年龄同性别的朋友交往,从这个角度上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预防青少年吸毒的风险。
另外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更为敏感,对胜利也往往更为渴望。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出于追求胜利的目的需要具备良好的体能。而吸毒会严重影响身体机能,因此参加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更倾向于拒绝毒品。
三、预防青少年吸毒的体育锻炼活动方案设计
人格导向教育的基础是形成一个整体的人,协调他的精神和身体潜能,并在对个性认同的基础上对青少年的人格进行发展与自我发展。而影响青少年个人能力的形成的主要方法是创造一种以人格为导向的教育、认知或者生活情境,在此过程中青少年逐渐形成他们的主观体验、对毒品的态度、价值观意、兴趣以及活动动机。因此让青少年处于一个有助于他们发展并考虑他们兴趣和选择的体育文化环境中,对青少年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青少年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并且远离毒品。
在上述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将针对预防青少年吸毒的体育锻炼方案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激励,二是塑造,三是支持。
第一阶段,鼓励阶段,青少年通过交谈、说服、熟悉多种体育运动的特点以及观看视频和广告等方式,来鼓励青少年了解和参与体育锻炼,乃至比赛和体育赛事。
第二阶段,形成阶段,通过识别体育活动的动机,享受课程和选择体育活动的类型,以及通过参与来实际体会体育活动的好处,形成可持续的体育运动的兴趣。
第三阶段,支持阶段,在享受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支持青少年对既定体育运动的兴趣,鼓励青少年参与各类比赛以及作为各类比赛赛事的裁判,并且对参加这些活动的青少年给予鼓励和奖励。
持续预防工作有效性的标准是:青少年吸毒成瘾率;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的指标;体育活动的普及率;心理情绪状态的矫正(攻击性降低、焦虑和情绪增加);向青少年介绍运动生活方式。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接触外界的方式和程度都不断提升,预防青少年吸毒成瘾也越来越体现出其必要性。国内外青少年使用毒品的情况都不容乐观,各国专家学者也都针对体育锻炼对预防青少年吸毒展开了各类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体育锻炼在内因和外因上都对预防青少年吸毒成瘾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作用。通过对不同学者在体育锻炼对预防青少年吸毒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设计了一套预防青少年吸毒成瘾体育锻炼的初步方案。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戒毒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肯定,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吸毒成瘾影响机理的研究,形成更科学更全面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勇安.国际禁毒研究报告(202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2]胡冰倩,王竹影.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06):6.
[3]Крикунов Г А. ФИЗИ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В ПРОФИЛАКТИКЕ НАРКОМАНИИ СРЕДИ МОЛОДЁЖИ[J]. E-Scio, 2020,10(49):201-207.
[4]马靜,梁成军.运动对戒毒人员的影响及干预效果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06):171-173.
[5]吴俊良,蒋心萍,邓益伟,法绍云.不同运动干预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体质康复的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21(01):106-109.
[6]陈艳,丁洁,吕艳阳,等.短期运动锻炼对毒品成瘾者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9,40(06):46-56,70.
[7]干蕙榕,王威.荷兰毒品“合法化”之弊端略析[J].法制博览,2017(26):225.
[8]胡尔贵,郭悦悦.美国毒品治理的路径与启示[J].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18(05):51-57.
[9]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R].北京: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8.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M].北京: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18.
[11]莫洪宪,任娇娇.体育运动干预毒品滥用问题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09):40-44+68.
[12]冯俊鹏,严翊,路瑛丽,等.运动戒毒研究进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9,55(11):3-11.B35E3FAC-867B-4A43-9371-B4FFB9E1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