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马克思人民主体观的发展及当代价值

2022-06-07王炳涵

学理论·下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我意识马克思

摘 要:青年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围绕着“人的本质”何以实现、“人的解放”何以能的问题展开,其思想的形成呈现了启蒙、激发、转向到基本形成的动态发展逻辑。强调青年马克思人民主体的思想,有利于激发人的主体意识,挖掘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本文着眼于马克思的青年时期,以历史线索和文本归纳的方法阐述其思想的觉醒与转向,以发挥引领新时代青年思想、明悉新时代青年成才之路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人民主体;自我意识;人类解放;新时代青年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3-0025-03

马克思关于“人民主体”问题并未曾撰写专门的学术论著,但其对此有诸多见解,散见于早期的文章著作中,并且学术界对此研究已有较多成果。人是社会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对人民主体的研究必须要建立在社会历史的层面。马克思立足社会实践,实现了能动的“自我意识”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转变,对人民主体的认识实现了飞跃式的进步。充分把握和认识青年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对于引领新时代青年思想、明悉青年成才三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为主体及青年马克思的主体观

(一)何为主体

近代以来对主体的认识主要有两种,广义上的主体指普遍存在的万事万物中,使具有能动性作用的力施于被动的一方,则主动方为主体,被动方为客体;而狭义上的主体指使能动的对象性活动发生或使事物发生运动、变化的发起者,即人本身或现实的人。本文则主要研究后者。

人作为主体,在能动的、对象性的活动中与客体发生作用关系,遵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改造客观事物的形态、性质,证实了人作为主体而存在的同时,也促使主体自觉、自主地实现自身的目的,激发表现主体自身的能力、看法等。

(二)青年马克思的主体观

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同时,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反映其发挥对象性作用的直接体现。马克思的学说就是关于人的解放的学说,纵观其青年时期(1835—1848年)的经典著作不难发现,其主体性思想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在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中,他继承了黑格尔思想,受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论”的“激发”,认识到“抽象的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将“自我意识”提高至人的本质高度。《莱茵报》时期,通过揭露社会环境、分析社会物质利益,他逐渐对“黑格尔式”的思想产生怀疑,将纯粹理论批判的重心向政治批判转向,开始脱离“抽象的人”的解放转向现实的“人本身”之中,即主体本身的解放。随着对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从劳动解放视角,提出扬弃异化劳动,重建人民主体地位。最终,马克思提出只有到了“真正共同体社会”,每个人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初步实现”人本身主体地位的复归,以共同体的形式对抗异己的力量,才真正走上了解放的道路。

二、青年马克思的“自我意识”觉醒

(一)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思想“启蒙”

在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居于支配地位的并非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而是带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强调自我意识的理论倾向。”[1]而这种“主观唯心主义色彩”作为思考的基础,绝大部分仍源于鲍威尔的思想。马克思正是将这种实现“自由”为目标的“自我意识”思想作为实现人的解放的理论基础。

随着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他意识到鲍威尔思想的局限性。他认为鲍威尔的批判仍停留于思辨的、精神上的批判之中,而这时的马克思“却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现实的社会领域。”[2]

(二)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思想“激发”

在撰写博士论文时,马克思以“辩证法”为研究方法,看到了伊壁鸠鲁“原子偏斜”的能动性,并将其作为普遍规律予以把握认识。并且他也认识到,人的“自我意识”所具有的某种“在现象世界打破运动必然性的偶然性”[3]的作用,从而将“自我意识”从绝对精神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并赋予人的独立性和自由以应有的地位。

从三个方面可以见得,此时马克思思想转向的“预兆”。首先,马克思看到了伊壁鸠鲁思想的能动性与感性的作用。伊壁鸠鲁从原子运动的偶然性与能动性出发,打破了原有规定性的束缚,将运动的直接动力来源由经验、观念转向原子本身,实现了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直接扬弃。此外,马克思还看到了感性的作用,伊壁鸠鲁将外部世界视为精神的对象化体现,将抽象的精神转变为对象化的感性存在,通过对象化的复归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其次,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具有打破规定的否定性。即“原子偏斜”在“涡旋运动”基础上的某种“否定性”[4]。在马克思看来,这种自由思想的发挥不仅体现了自我意识的能動性,也具有跳脱某种局限、打破现有规定的革命性力量。

最后,马克思扬弃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将其与伊壁鸠鲁感性与对象化相联系。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指出“感性的自然也只是对象化了的、经验的、个别的自我意识,而这就是感性的自我意识。”[5]在此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感性的存在;其二,对象化的存在。马克思既已承认感性的存在,就已表示对绝对精神的超越,他不再从绝对精神出发,局限于观念的世界范围,而开始重视感性世界的存在,并将感性世界视为与人处于某种对象性的关系存在,将外部世界作为“感性对象”把握,标志着马克思主体性的真正“觉醒”。

伊壁鸠鲁哲学体现的“自我意识”思想激发马克思冲破固有观念的牢笼,关注到主体的能动性作用,具有打破某种规定的现实力量,“通过个性自由挣脱既定性规定的束缚”实现改造客观世界。而马克思也认识到“应当按照现象来认识世界,但是绝不应该把自我唯一正确的‘神性’同对这些现象的解释等同起来。”[6]可见,此时马克思抽象的“自我意识”认识世界的思想已经动摇,把握现实的存在实现改造世界的思想已经萌发。但由于受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马克思的思想仍具有某种唯心主义色彩,对未来的建设路径还未清晰。

三、青年马克思的主体性转向

(一)《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向人自身解放的转向

在《论犹太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中,马克思详细地分析宗教、政治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内在逻辑,标志着马克思开始关注人自身解放的问题。在《问题》中,他明确指出,犹太人的解放并非简单的、纯粹的宗教解放问题,而是政治解放的问题。有宗教信仰的人即便不放弃自己的信仰也能实现政治上的权利平等,将人从宗教中解放是实现人的解放的必要前提,但并不确指消灭宗教的必要性。

此外,马克思进一步意识到,“政治解放本身还不是人类解放”[5],实现人类解放之必要在于对政治的根本超越。马克思认为“政治国家表现出来的只是公民政治上的解放,在政治生活中,公民表现出来的只是人的社会本性,一旦回归到市民社会,每个人还是复归为自私自利的个体。”[7]主体个性的差异性会阻碍政治上的人的真正解放,并且政治解放并不代表人的信仰的消失,国家从宗教的定在中脱离也并不能使市民社会中的人民实现解放,实现人民的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而人的解放“就是人类从犹太中获得解放。”[5]

解放人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使其从宗教中脱离,更是为了实现解放后能回归“本我”,即人民本身的主体性复归,既非宗教上的人也非政治上的人,是纯粹的“人本身”。但此时马克思并没有关注到经济因素引发的问题,因此这条“解放道路”仍遮有一层模糊的面纱。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经济视角出发解释人民主体的解放道路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曾指出,经济领域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冲突的“祸根”。他认为“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能离开‘政治经济学批判’”[7],必从社会的“人本身”出发,将经济问题与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达致真正的解放道路。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彻底抛弃了黑格尔式的观念,转而从社会的“人本身”,即人民的主体性出发思考解放路径的问题。马克思从“人的本质”问题思考出发,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8],人作为类存在物具有自觉的能动性力量,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是创造类生活的过程[9],是作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物质力量而真实存在。其次,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的过程中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统一关系正是人“类生活”的直接体现,并通过“交往”活动建立了人与人的统一。

马克思从现实的问题出发,即对人的主体性关注出发,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深刻揭露,认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8]他将“工人的解放”提高到“普遍的人的解放”的维度,关注的重心从社会中单个的人向社会中的人民转变,从而揭开了《问题》中未曾显现的实现路径,隐现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将解放自己”的重要逻辑。

(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费尔巴哈式的人本主义思想彻底决裂

在撰写《手稿》时,马克思所指出的解放路径仍有“费尔巴哈式”思想,直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马克思开始关注人民主体的视角,也标志着其思想向历史唯物主义立场的转向。

主要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从思考人的本质问题来看。在《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之前的旧唯物主义将“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视为“人的本质”,认为感性活动和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明确提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本质。其次,从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方式来看。马克思否认费尔巴哈脱离历史考察人的本质,也否认“撇开历史的进程”对“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的方式。他强调对象性活动在历史中的作用,指出环境与人的改变都是受实践作用的影响,表明工人从异化中解放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才走向了解放的道路。马克思认为“解放”并非思想层面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8]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未来“人的解放”图景的路径规划

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的立场,揭露并批判社会现实,认为“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8]只有回到人能动的生产实践中,才能彻底摆脱这种异化力量的束缚,实现人类的解放,“只有彻底扬弃经济生活的異化,人才能获得根本上的解放和自由。”[10]

在《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人的解放”的两个路向。首先,“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8]现实的手段即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决定了人的物质生活质量,“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8]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与人“自由自觉”的能动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以阶级斗争的手段,才能实现解放。其次,以共同体的形式,才能有效激发个人全面发展的能力,即“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8]马克思指出在“真正的共同体”中以“联合”实现人主体性的复归,达致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在某种意义上的统一,实现“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才能实现人民主体的解放。

四、当代价值与启示意义

青年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明确地阐释了人作为历史推动者的重要作用。当下树立“人民主体”思想也是新时代发展的时代要求,为新时代青年“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1]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导向。

(一)引领新时代青年思想发展

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思想为引领新时代青年思想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12]。首先,青年要以理论武装头脑。以马克思主义的丰富理论作为行动纲领与思想指南,充分与现实实践相融合。其次,练就过硬的“真”本领。马克思曾说,“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我们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打下坚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当下,投身实践,将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中国梦”相结合,“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3]。最后,树立“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担当精神。青年要敢于担当,自觉自主地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接续担负起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时代重责。

(二)明悉新时代青年成才之路

马克思的人民主体观为新时代青年成才之路指明了方向。首先,青年要努力提高思想认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引导,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引领作用的同时,具备辨识不良社会思潮的能力,争做“立大志”的新时代青年。其次,青年应加强主体认知,提高思想政治修养,找准定位,坚定初心与使命,时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争做“明大德”的新时代青年。最后,青年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去,将主观能动性与切身实践充分结合,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高度,发挥青年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探寻青年马克思早期哲学构境的复杂线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學·社会科学),2020,57(3).

[2]毛林林.马克思对布鲁诺·鲍威尔的扬弃:从自我意识理论出发[J].山东社会科学,2020(3).

[3]张雷.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逻辑主线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学刊,2020(5).

[4]王利军.自我意识:从封闭走向开放——论马克思博士论文对黑格尔思维方式的批判[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聂锦芳.马克思是在什么样的基点上开始哲学征程的?——以《伊壁鸠鲁哲学》中对“天象”的分析为例[J].天津社会科学,2015(5).

[7]柳博.马克思哲学新的起程——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思想转变[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3).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陈婷.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四个层次——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现实的个人”的分析[J].理论导刊,2020(7).

[1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赴清华考察 “学长”习近平这样诠释心中的“大学之道”[N].人民日报,2021-04-22.

收稿日期:2021-11-24

基金项目:2021年江西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动力及路径研究(21KS02);201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慕课环境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JXJG-19-4-24)

作者简介:王炳涵,硕士研究生,从事唯物史观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自我意识马克思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马克思像
最有思想的句子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