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天地 无愧高原
——追忆青藏铁路总设计师李金城
2022-06-06高俊
文/高俊
编者按:2022年2月23日,原青藏铁路总设计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原副院长李金城同志在济南出差期间因突发疾病不幸逝世,享年59岁。
李金城出生于1963年10月,安徽省宿松县人,1984年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同年入职铁一院,历任助理工程师、副队长、副分院长、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等职务,先后主持和参加了青藏铁路、拉日铁路、黔张常铁路以及宝中铁路、包兰铁路、兰新铁路等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尤其是作为青藏铁路的总设计师,李金城坚守高原十余载,累计行程近百万公里,率队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确立了我国在高原冻土工程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为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俯仰天地,无愧高原!李金城用不平凡的一生,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和矢志创新、勇创第一的铁路勘察设计者的尖兵意志。
斯人已逝,而精神永存!
题记:
青藏高原,不是只有纯净的天空和独一无二的雪域风光,还有极度的严寒、极度的缺氧和极度的艰苦。在青藏高原上成就一番事业,不仅需要远胜于常人的奉献精神,更需要一种境界,一种超越个人得失、俯仰天地的情怀。
李金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青藏铁路“项目设计总工程师”,业内通称“总体”,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总设计师”。而每次听到这个称呼,李金城都会郑重其事地做一番解释:“千万别这么叫,我可担当不起,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就是李金城,永远那样谦逊。三十年前在野外负责第一线的勘测工作时是这样;二十年前成了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总设计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之首、全国青联委员时是这样;后来相继荣获省劳模、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成了全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人物”时,还是这样。直到后来当选了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成为中共十七、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他还是一点儿也没有改变,依旧是那个爽直、憨厚的李金城。
“清白传家、实在做人”
“他从小就讲义气,从来不欺负别人,在农村上小学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和他玩,他一直是孩子王。”说起李金城,父亲的脸上满是骄傲。
李金城的父亲是国内研究西夏学的权威学者,而李金城心中最佩服、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却是读书不多的奶奶。奶奶曾告诉过他一段家史:李金城的爷爷年轻时经商,曾经需要一大笔钱,于是去庐山砍柴卖给别墅里的富人,一年下来赚了整整一千块大洋。用看似最没有效率、最笨、却又最扎实的办法,达成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的目标,奶奶用爷爷的经历告诉了他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正是在奶奶“清白传家、实在做人”的家训中,李金城在大别山区一直待到了高二。高三转学到兰州大学附中,生性贪玩的李金城一下子“放了羊”,结果第一年高考时,成绩只够上大专,这下他傻了眼。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李金城像是变了一个人,无论是吃饭、睡觉,甚至走路,都见他捧着书;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自己“发明”的各式各样的快速记忆法……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李金城同时考取了兰州大学生物系和上海铁道学院。报志愿时,历史教授的儿子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铁道学院。于是,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的李金城从此跟铁路“干上了”。
2002年5月,李金城的一位亲戚从《焦点访谈》里知道了他是青藏铁路的“总体”,就连着打了几个电话,后来还专程来了一趟兰州,想从他这找点“活儿”干,结果李金城一句“工程的事你一窍不通,干不了”就把人家打发了回去,为此得罪了长辈。后来,又有各式各样的亲戚、朋友来找李金城,都被他一一回绝了,为此得罪了“一大堆人”。再后来,李金城的职务有了升迁,更有了相当的社会影响力,但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亲友从他这里得到哪怕一点儿额外的照顾。甚至在女儿子承父业也成为铁路设计师时,为了避免别人看在自己面子上给予“关照”,他坚决要求女儿去了别的单位。直到几年后考虑到照顾老人的需要,女儿自己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悄悄应聘进了铁一院。对这种“不近人情”的做法,父亲、妻子包括女儿却很支持,父亲还为此专门送给李金城一句话:大事不糊涂。
李金城与妻子、女儿
“亏欠最多的人”
一年四季一成不变的寸头、永远刮不净的胡茬、憨厚耿直的神情,再加上抽起烟来一根接一根的“海量”、喝起酒来大口大口干的豪爽,怎么看李金城也和“总设计师”这样一个极其专业化的头衔挂不上钩。
李金城的爱人高士荣告诉我们,“金城平常很少在家,即使在家也从来没有给孩子辅导过功课,一天到晚又不修边幅,烟瘾还特别大,以前在野外测量队的时候尤其如此。女儿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以为她爸爸是文盲,不会写字”。
李金城的女儿在学校是班长,学习很自觉,独立性很强。小时候,孩子见到他总是怯生生的。李金城一回到家里,女儿就很乖巧地给他倒水,“叔叔”长“叔叔”短地叫他,一到晚上,女儿就藏在妈妈的怀里悄悄地问:“这个叔叔怎么还不走呀?”每到这时,李金城的心里别提是什么滋味。从此李金城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出差不管工作多忙、时间多紧,都一定会给女儿带件礼物回来。除了女儿,李金城尤其觉得亏欠的还有他的爱人高士荣。
高士荣是湖北黄石人,法学博士,当年是李金城父亲最得意的研究生,经常会到导师家里请教一些问题。“当时觉得他特老实,我和他父亲讨论问题的时候他就在旁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挺有意思的。”后来,高士荣发现几乎每次去导师家都能碰到李金城,这才意识到这个憨厚的小伙子可能对自己有了“意思”。“想一想他挺实在的,而且那时候他还在测量队,活儿也不太多,感觉总在家呆着,今后可以多照顾家务,我也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于是就答应了。”1989年春节,李金城在昆玉线出工,由于工期太紧,高士荣专程赶到工地,和李金城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就算是结了婚。
婚后,李金城更忙了,基本上是“一年两次差,一次五个月”。原指望李金城多照顾家务的高士荣无奈之下只得担起了重担:照顾孩子,洗衣做饭,所有家务活全让她一个人包了。考博士时,孩子还小,她要一边复习一边带孩子,晚上孩子闹得厉害,高士荣就一狠心,把孩子用枕头被子围好,然后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整晚整晚地看书。回想起那段艰难的岁月,高士荣并不记恨李金城。“那时他是技术队长,要操心的事很多,工作又繁重,为他牺牲点,我认了!”
其实,高士荣为李金城付出的牺牲远不止这些。毕业前,甘肃省委要在兰州大学选一名女博士担任副县长,选中了高士荣,但因为家里没人照顾,高士荣主动放弃了。毕业后,南方又有几所大学要高薪挖走高士荣,她征求李金城的意见,李金城觉得设计院领导对他不错,不好意思一走了之,但又不愿意两地分居,于是反过来做高士荣的工作,劝她放弃了这个机会。再后来,西北师范学院伸出了橄榄枝,有科研经费,有安家费,还有三室一厅的大房子。可考虑到西北师院离设计院太远,李金城上班不方便,高士荣又放弃了。1999年,高士荣有了一个赴日本进修的机会,而且已经通过了考试。这一次,李金城实在不好意思再“拖后腿”,但他此时已经是铁一院兰州分院主管生产的副分院长,如果高士荣去了日本,李金城就得呆在家看孩子,既不能出差,更不能带领队伍去野外勘测,工作怎么办?对单位他开不了这个口。那段时间把李金城愁得一下子苍老了几岁,烟瘾也大了几倍。后来还是分院的领导看出了端倪,为了工作,“厚着脸皮”出面去做高士荣的工作。高士荣再次放弃了。
“这辈子欠老婆的最多。”说起高士荣,李金城永远都是满怀愧疚。“没办法,以后再好好补偿吧。”李金城曾不止一次对妻子说,等青藏铁路一建好,他就提前退休,好好地管几年家,让高士荣好好地干几年事业。
而这,又谈何容易?!
“死过两回很知足”
自1984年毕业以来,李金城先后参与和负责了昆玉、包兰、宝兰,以及候月、孝柳、西南、黎钦和尼日利亚国际铁路等20余条国内外铁路干线的勘测设计;从见习生到助理工程师,到工程师,再到三十出头就被评为高级工程师;从线路组长到技术副队长,直到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总设计师”,再到后来主管整个西北地区铁路的副院长……铁路给了他一切,他也为铁路奉献了他所能奉献的一切,甚至先后两次在工作中与死神擦肩而过。
第一次是在1996年。时任兰州分院副分院长的李金城奉命率队前往尼日利亚,进行长达近千公里的铁路既有线改造。在45℃的高温中,独自负责埋设基点的李金城和大部队失去联系,继而又迷失了方向。他知道自己在非洲的酷热中坚持不了多久,就竭尽全力往高处爬,在树枝上挂上水壶和背包,希望队友们能发现他。等搜索和救援的同事们在第二天黎明时找到他时,李金城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李金城在错那湖畔
第二次就是在青藏铁路。2000年6月,李金城出任兰州分院青藏线现场指挥长,担负了全线80%的勘测勘探工作量。9月7日,初测进入了唐古拉以北人迹罕至地区的最后决战。这是最后的、也是海拔最高、最困难的40公里,由于远离公路、野兽侵扰和不可预测的天气变化等不利因素,只能采取突击的办法完成。9月8日早晨5点,李金城亲自带领十几个突击队员,背着仪器和工具徒步向着遍布沼泽的无人区腹地进军了。快进山的时候,天开始下雨,而且越来越大,几分钟之内就变成了瓢泼大雨,一会儿又变成了鹅毛大雪和漫天的冰雹,李金城一直走在最前面。雪越下越大,到下午时天地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家的衣裤早已被风雪浸透,谁都不愿意多说话,只听见李金城边干活边不停地给大家打着气……夜深了,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也降到了一天中的最低值,一些人快支持不住了。李金城把大家召集到一起,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思想上绝对不能垮,要坚持,要挺住;第二,间隔距离不要太远,要随时清点人数;第三,扔掉部分食品和水,尽量减轻负担……经过整整三天两夜的连续苦战,艰苦卓绝的工作终于完成了,一直患有心动过速和周期性麻痹的李金城也终于支持不住了。他脚下一软,一屁股就坐在冰冷的河水里,湍急的雪水拍打着他的身体。他就这样坐在水里向大家做最后的安排:“咱们都不行了,你们先把仪器和枪支放下来,我看着,你们争取尽快走出去,明天再来接我。”但那班生死与共的兄弟硬是跌跌撞撞地抬着他走出了无人区。正是这一次“突击”,彻底弄清了唐古拉山垭口的地质情况,为优化方案奠定了基础,一举节省工程投资8亿元。
面对死亡,李金城倒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人生积累。用他的话说,死都死过两回了,很知足了。什么都看开了,人生短短几十年,名利终究都是身外之物,埋头工作,造福人间才是正理。
“为了青藏铁路,认了”
也许真的应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就在经历“无人区历险”之后的3个月,李金城被任命为青藏铁路建设史上的第三代项目设计总工程师。这一年,他38岁。
在李金城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与生俱来的豪气和韧性,从不拒绝挑战,也从不轻言放弃。李金城在一线从事过整整10年的选线工作,不仅对于各个专业都有相当了解,更培养了从总体上设计铁路的决策水平和决策能力;同时,他担任过多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现场指挥长,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组织和协调经验。但对于青藏铁路这样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伟大工程,李金城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知道肩上担子的分量。”李金城说从接到任命书的那一刻起,就始终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之中。“别的工作中出现失误,也许还可以弥补,但在青藏线,在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即使只是呆在那儿,也是一种生命的透支。我不允许自己的工作有任何失误,否则不要说对不起铁一院的三代勘测者,对不起青藏线十几万的建设者,就是自己的良心,也会一辈子感到不安的。”
李金城(右二)在野外勘测
李金城邀请著名动植物专家开展环保调查
自从干上青藏铁路,李金城就没有一天是属于自己的。作为“总设计师”,李金城要对全线随时复查,随时调整,实现“动态设计”和“动态补强”;还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重大问题及时作出解决。他要负责全线的生产和技术调度;要负责总体组内部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还要随时对十几个专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组织;更要承担各类技术方案和重点工程的审核把关。同时,他还要参加各类技术方案汇报会、审查会;负责向中央及部领导进行全线情况的汇报;陪同各级领导、各类专家赴现场踏勘视察……一年中,李金城在现场来来回回跑下来不少于10万公里!在整个1000多公里的青藏铁路建设工地,李金城是最著名的“活地图”和“工作狂”:铁路沿线没有他不知道的地形,没有他不了解的地质,更没有他没到过的工点。因为他深知,沿线情况千变万化,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听汇报,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因此越是艰苦的地方、危险的地方,他越要冲在最前面。
在青藏铁路设计建设的六年间,李金城上百次地来往于格尔木和拉萨之间,从春到夏再到冬,从海拔2800米到5200米再到3600米,沿途所有的工点少则几趟、多则几十趟地一遍遍跑过。对任何人来说,短时间内上下高原都会给身体带来难以估量的伤害,而对于李金城来说,在整整六年甚至之后更长的一段时间里,这只是他工作的常态。
上青藏线之前,李金城的体重是180斤;到了青藏铁路通车时,只剩下了120斤。而且血压也从一开始的70/100一路飙升到了110/150,通车前一年最紧张时甚至一度冲到了高压180的危险境地,心率更是经常保持在110以上,而且心律还不齐。高原病专家、格尔木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学峰把他这种频繁的上下高原比喻为“荡秋千”,多次提醒他会对身体尤其是心脏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李金城却说,“我知道这是在透支生命,但这样的机会对于我,一辈子也只有这一次,为了青藏铁路,就算是牺牲,我也认了。”
“有它,不怕!”
铁一院副院长、总工程师张学伏是李金城几十年的同事和战友。他俩同月同日生,同年入职铁一院,同时在勘测队担任技术队长,又同时调入分院机关分管生产和技术。青藏铁路开始后,李金城担任设计总体,张学伏主管勘察,又一起并肩上了高原。2000年底,他俩同时担任了铁一院的副总工程师;再后来,他俩都成了院领导班子的成员,李金城依旧负责抓生产,张学伏仍然负责管技术。这种伴随了大半生的缘分,让张学伏对李金城无比地熟悉,也无比地痛心。
回想起李金城,张学伏总觉得以往的总结和宣传都不够全面,因为都漏掉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还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
李金城遭遇的两次生命危险都是在极度劳累下,因为失水缺钾引发的肌无力造成的。医生要求他必须定期吃药补钾,不能过度劳累,但当工作需要时,他却从来顾不上身体。当年在尼日利亚,李金城的身体根本无法适应非洲炎热的天气,更不用说还要在四十多度的高温下开展长时间的户外勘测。张学伏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提醒李金城时,他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药瓶,坚定地说:“有它,不怕!” 2000年青藏铁路初测时,张学伏和李金城同时被任命为现场副指挥长,当问起他的身体能不能坚持时,李金城再次拿出药瓶自信地说:“不怕,有它!”
更早时在广西南丹公路勘测时,面对一段悬崖峭壁,是李金城带头第一个腰系绳索攀岩而下,带着突击队完成了野外勘测;在黎钦线测量郁江水下地形遇到危险时,又是李金城第一个跳入水中稳住橡皮船……这样的事举不胜举。这就是张学伏眼中的李金城,一个不畏艰苦、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极具英雄气概的李金城。
“青藏铁路的一流是全方位的”
把铁路铺上世界屋脊,是铁一院三代勘测设计者半个世纪的情结,也是李金城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成就。
从第一次带队踏上高原,李金城和青藏铁路、青藏高原打了整整20年的交道。对高原,对冻土,对青藏的一草一木,李金城由当初的陌生和敬畏发展到了熟悉、精通甚至热爱的程度。
李金城向铁道部总工等介绍方案
初上高原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李金城就主动与中科院联系,开展合作攻关,并亲自带队远赴俄罗斯、加拿大考察国外冻土铁路。针对“高原、冻土、环保”这三大世界性难题,李金城虚心向老一辈勘测设计人员请教,确定了“一快三减两化”的总体设计思想,加强高新技术应用,并亲自组织编写了《青藏线多年冻土区勘测设计统一规定》《青藏线勘测设计细则》等高原铁路设计的国家规范,满足了青藏铁路全面开工和顺利施工的要求。为加强青藏铁路的质量管理,李金城又制订了青藏线测绘质量、钻探质量、试验工作质量和青藏线勘测阶段质量监督办法等一系列周密详尽的规章制度,为青藏铁路建设从制度上提供了根本保证。
在青藏铁路开工前,为确保铁路选线的科学、合理和经济、可靠,李金城带队走遍了沿线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工作。通过反复比选和论证,格尔木河2号桥有效地绕避了漏斗沟,比原方案节约工程投资370万元;大干沟水库段线路充分考虑到昆仑河对工程塌岸的影响,大胆采用远离厂房且水下施工工程较少的方案,大大增强了线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三岔河与西大滩之间的线路展线有效地回避了洪水位对线路高程的影响……可以说,是李金城和同事们用脚一步一步地在高原上丈量出了青藏铁路。
李金城在简陋的住房兼办公室里与勘察队员一起研究方案
2001年青藏铁路全面开工以来,李金城更像是“种”在了高原上,一年中要在现场累计待10个月,其中仅对全线进行的“地毯式调查”就至少十次以上。
每个新年的第二天,一般都是李金城带队上高原的“法定日”。在坚持开展沿线测温孔连续地温观测的同时,他坚持每年冬季和夏季都亲自带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全线冻土调查。这些枯燥而艰苦的工作,为准确掌握冻土的变化情况和冻土工程措施的有效性积累了大量科学翔实的宝贵数据。在此基础上,深化了对冻土特性和机理的认识,实现了设计思想的“三大转变”,即“对冻土环境由静态分析转变为动态分析;处理措施由被动保温转变为主动降温;工程措施由单一手段转变为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措施。”这开创性的“三大转变”,为把青藏铁路建成世界一流的高原冻土铁路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一举确定了我国在高原冻土工程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青藏高原原始、脆弱的自然环境,使青藏铁路的环境保护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李金城在踏上高原的第一天就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铁路选线的第一个环节开始,他就确立了注重全局的环保理念,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切割。在每一项工程上马之前,要求首先做出环境影响评估,经批准之后才开展审查设计文件,这在国内也是首创。同时,青藏铁路还是中国第一个为野生动物设置专用通道的大型工程。植被、动物、水源、湿地、特殊的景观,都是青藏铁路要保护的范围……不光地表的植被外观要保护,甚至地下的水文条件也要保护。如在线路跨过腐殖土深达6、7米的湿地时,李金城和同事们创造了一种“碎石梅花桩”,即打洞灌入碎石,让地下水有流动的间隙,以保护地下径流不会被隔断。
时至今日,青藏铁路已成为一条世界级的旅游黄金线路。车窗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雄奇壮丽的雪域风光和高原特有的野生动物,还有一座座的“旱桥”。这些桥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冻土的扰动,同时也为野生动物和成群的牛羊开辟了自由迁徙的通道,而这样的“以桥带路”工程在广阔的牧场和连绵的湿地上随处可见。而更让李金城自豪的“特别之处”却被几乎所有旅客所忽略,那就是在铁路的两侧,看不到任何人为施工的痕迹。因为他在设计中将所有的取弃土场都放在远离铁路且在视线之外的地方;对施工便道等无法避免的场地,则采取熟土回填、草皮覆盖、植被恢复等措施,使恢复后的地表和周围的环境协调一致。这一开创性做法已被后来的许多重大工程学习和借鉴。
说起青藏铁路,李金城如数家珍。“不仅仅是冻土、环保,青藏铁路的一流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在青藏铁路首次采用的无线列控系统,还是铁轨和接触网自动融雪、融冰等技术,尤其是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首创的超长交路、机械化施工、无人化管理等一系列崭新的建设和管理理念,都为之后中国大规模的高铁建设做出了探索,奠定了基础。
2008年,青藏铁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李金城在主要完成人中排名第二。此后,他又陆续整理出版了一批有关冻土工程、环境保护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论文、专著,并开始着手准备对青藏铁路的一流体系和设计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可惜的是,日常工作紧张而繁忙,他始终没有真正腾出手来完成这一想法;更令人痛心的是,随着李金城的突然离世,这本注定将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留下重重一笔的著作,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那本用铁夹固定的几十页打印稿和手写纸上。
当梦想成为现实
李金城带领设计团队奔赴玉树开展灾后重建设计工作
“一年两次差,一次五个月,铁轨和高原动物的生存路径,他用脚步和心灵丈量,一条天路,步步真情,他就是青藏铁路总设计师李金城。”这是 2007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对李金城的介绍。当主持人王小丫向全国观众介绍“他是怎样打造这样一条天路”时,李金城正躺在兰州的医院里,右腿的钢板刚刚拆去四天,要下地走动还得半个月时间。一年前,他在工地摔断了右腿,为了不离开岗位,他在腿上打下了25颗钢钉,拖着伤腿又在高原工作了整整一年。
2008年12月,李金城成为铁一院副院长,同时兼任铁一院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长,开始全面负责青海、西藏地区的铁路项目以及全院大型铁路站房的生产和组织。
由他负责的拉日铁路勘测和西宁至格尔木增建二线、新关角隧道等项目点多线长,且均地处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异常恶劣。干完青藏铁路本想着 “轻松”一下的李金城再次带领设计团队,一头扎进了工作现场。
2010年4月14日,李金城负责的青海玉树地区发生特大地震。作为铁路专家,他深知保证铁路畅通在抢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立即指派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西宁,就西宁站改造等工程进行现场踏勘。同时积极同有关部门配合,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同步调兵遣将,准备抢险预案,随时准备奔赴一线开展工作。
4月21日,在接到青海省玉树抗震救灾总指挥部通知后,李金城主动请缨,担任铁一院玉树抗震救灾铁路建设项目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并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他率领132名技术人员连夜赶赴西宁,迅速开展方案研究,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仅用了一天就完成勘测,三天稳定方案,七天内完成设计施工图,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玉树速度”,为实现铁道部和青海省2个月内完成应急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总体目标争取到了最宝贵的时间,为灾后大规模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李金城从抗震救灾重建及玉树未来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为青海省提出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铁路建设整体规划思路,得到了铁道部及青海省的高度认可。玉树灾后重建工作开始后,李金城再次冲到了第一线,担任了中国铁建玉树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全面负责统筹安排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以及仲达乡灾后恢复重建的勘察设计任务,圆满完成了玉树三年灾后重建的设计工作。
对青藏高原,李金城拥有一种近乎狂热的执着;对高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始终怀有一种近乎虔诚的深情。他说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眼看到铁路通到拉萨,看到西藏日益繁荣和发展起来。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让这个美丽的梦一步步成为现实。
还有一年,李金城就将迎来盼望了很久的退休生活,为此他在两年前就开始抓住一切闲暇时间学着养花、养鱼、做家务,没想到在终于可以履行对妻子和家庭承诺的前夕,他却永远地倒在了奔赴下一项工作的征途上。这是铁一院所有员工的悲痛,也是中国铁建三十万职工的遗憾,更是所有至亲至爱之人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创伤。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我们唯有继承他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执着、对同事的真诚,继续拿起他未竟的画笔,在西部的大地上再添几笔重重的“线条”,方为对李金城最好的慰藉。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