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抗生素混合药剂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2022-06-06赵晓佳袁裕超孙玉凤叶建仁谈家金

关键词:松材线虫病马尾松

赵晓佳,袁裕超,孙玉凤,叶建仁,谈家金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 210037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PWD)作为松树“癌症”对森林经济以及生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松材线虫病防治的重点都在杀线剂上,防治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是仍然面临严峻的病害形势。自 1980年 Oku 等[1]提出细菌与松材线虫病相关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2-4]。有学者认为该病是松材线虫和致病细菌共同作用引起的复合侵染病害,二者互惠共生,在诱发寄主萎蔫方面缺一不可,且认为运用抗生素控制细菌的方法可以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5]。在此基础上,一些学者开始研究用抗生素[6-7]或抗生素与杀线剂混合使用[8-9]的方法防治松材线虫病,都取得了一定的防效。可见,对松材线虫和病害相关细菌双向抑制,可能成为今后解决松材线虫病的重要方向。

甲维盐是在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 基础上合成的一种半合成抗生素杀虫剂,对许多害虫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且对益虫影响较小,能够在保护人畜安全的情况下,对害虫进行精准防治[10]。甲维盐作为低毒、高效农药多次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杀线活性,能有效地降低松材线虫病的发病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松材线虫病的扩散[11-13],但关于甲维盐和抗生素混合防治松材线虫病鲜有报道。本研究将对松材线虫病相关细菌有较强抑菌活性的抗生素与甲维盐混合,测定其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以及松材线虫病温室防治效果,旨在为寻求更好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松材线虫AMA3 强毒虫株分离自安徽省感病黑松(Pinus thunbergii)。2年生马尾松盆栽苗由江苏沂北园林苗木有限公司提供。98%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盐酸盐)和98%盐酸环丙沙星购自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抗生素药敏片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直径为7 mm,包括:米诺环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麦迪霉素、头孢哌酮、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氯霉素、多西环素、头孢唑林、氨苄西林、阿米卡星、苯唑西林、复方新诺明(SMZ/TMP)、青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羧苄西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丁胺卡那、克林霉素、多粘菌素、庆大霉素。72%甲维盐原药购自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NA 固体培养基为蛋白胨10 g/L,牛肉膏5 g/L,氯化钠 5 g/L,琼脂 20 g/L,pH 为 7.2~7.4。NB 液体培养基为蛋白胨10 g/L,牛肉膏5 g/L,氯化钠5 g/L,pH 为 7.2~7.4。MH 固体培养基为牛肉膏2 g/L,可溶性淀粉1.5 g/L,酸水解酪蛋白17.5 g/L,琼脂20 g/L,pH为7.2~7.4。

1.2 细菌处理下松材线虫存活率、繁殖量的测定以及病害发生情况统计

1)松材线虫携带细菌 AMA3-1、AMA3-2 和AMA3-3 的获得。将松材线虫AMA3 接种在长满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PDA 平板上,25 ℃培养5~6 d后,采用贝尔曼漏斗法分离收集线虫。将收集到的线虫悬液3 500 r/min 离心3 min,弃上清,用无菌水清洗3 遍以上。吸取0.5 mL 松材线虫水悬液于1.5 mL 灭菌的离心管里,用灭菌的研磨棒充分研磨,稀释涂布NA 固体培养基,25 ℃倒置培养2~3 d,挑取单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和保存,即为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

2)松材线虫预处理。将收集到的线虫水悬液与3%的过氧化氢1∶1混合,静置10 min,3 500 r/min离心3 min,弃上清,用无菌水清洗3 遍后用等体积0.1%的硫酸链霉素混合处理1 h,随后用无菌水洗3遍以上。

3)细菌水悬液的制备。挑取NA 固体培养基上的1 个单菌落于 NB 液体培养基中,28 ℃,200 r/min黑暗条件下震荡培养10 h,在8 000 r/min 下离心10 min,弃上清,沉淀用无菌水清洗3 次后重新悬浮,制成1×108、1×107、1×106cfu/mL细菌水悬液,备用。

4)松材线虫存活率的测定。将线虫浓度调整为5 000条/mL,分别与3种浓度的细菌水悬液1∶1混合于1.5 mL 的灭菌离心管中,此时细菌的浓度为5×107、5×106、5×105cfu/mL。将虫菌混合液放置于25 ℃培养箱中,每隔3 d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虫的存活情况,统计和比较不同浓度、不同细菌处理下松材线虫的存活率。每个处理重复5次,以松材线虫和无菌水等体积混合为对照。线虫虫体僵直无光泽,用大头针刺激不活动者,视为死亡。

线虫存活率=活虫数/线虫总数×100%

5)松材线虫繁殖量的测定。将线虫浓度调整为3 000 条/mL,分别与 3 种浓度的细菌水悬液 1∶1 混合,吸取200 μL 虫菌混合液(约300 条松材线虫)放置于长满灰葡萄孢的PDA 固体培养基中央,于25 ℃下培养,待其中1 个培养皿灰葡萄孢菌丝消失时,分离线虫并计数,以松材线虫和无菌水等体积混合的处理为对照,每处理5个重复。

6)松材线虫病病害发生情况的统计。将线虫浓度调整为10 000 条/mL,与浓度为1×108cfu/mL 的细菌水悬液等体积混合2 h后,采用皮接法[14]接种于2年生马尾松苗茎干中部偏下位置,在25 ℃的室温下进行培养。设计8 个处理,每个处理接种6 株马尾松:(1)AMA3-1+ AMA3;(2)AMA3-2+ AMA3;(3)AMA3-3 + AMA3;(4)AMA3-1 +无菌水;(5)AMA3-2 + 无菌水;(6)AMA3-3 + 无菌水;(7)CK1:AMA3 +无菌水;(8)CK2:无菌水。每株马尾松接种500 μL 松材线虫水悬液,每5 d观察马尾松苗的感病症状,统计感病率和感病指数。马尾松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计算参照谈家金等[15]的方法,略加修改:0级正常,针叶绿色,代表值为0;1级为1/2 以下针叶褪绿、1/4 以下叶发黄,代表值为 1;2 级为1/2 以上叶褪绿、1/4~3/4 叶发黄,代表值为2;3级为3/4 以上叶发黄、1/2 以下叶变红,代表值为3;4级为1/2 以上叶变红、植株濒死或死亡,代表值为4。计算公式如下:

1.3 抗生素药敏试验

吸取100 μL 的细菌水悬液放置于MH 固体培养基中,用涂布器推匀整个平板,稍晾干后,取30 种抗生素药敏片置于细菌平板上,于25 ℃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 h,记录抑菌圈大小。每个处理3 个重复。筛选出高效抗生素,备用。

1.4 甲维盐对细菌抑菌活性测定

将直径7 mm 的圆形滤纸片灭菌烘干后浸泡于预先配制好的不同质量浓度(5×104、104、103、102、10、1、0.1 和 0.01 mg/L)的甲维盐溶液中,10 min 后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上晾干,制成含甲维盐的药敏纸片。在MH 固体培养基上,用涂布器充分推匀100 μL 的细菌水悬液,放置含有甲维盐的药敏纸片。25 ℃24 h后记录抑菌圈大小,每个处理3个重复。

1.5 甲维盐与高效抗生素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试验

1)不同质量浓度高效抗生素的配制。将本文“1.3”中筛选获得的高效抗生素环丙沙星和米诺环素分别称取1 g,加入1 L 无菌水使其充分溶解,得到2 000 mg/L 的抗生素母液。再将抗生素母液取出一定量,用无菌水分别稀释成 1 000、500、250、125 和31.25 mg/L的不同质量浓度的抗生素溶液。

2)不同质量浓度甲维盐的配制。将72%甲维盐原药用助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乳化剂OP-10溶解制成5%的甲维盐乳油(EC),再用无菌水稀释成 1 000、500、250、125 和 31.25 mg/L 不同质量浓度的甲维盐溶液。

3)不同质量浓度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混合液的配制。将双倍浓度的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1∶1 混合于离心管中,配成质量浓度为1 000、500、250、125 和31.25 mg/L 的混合液。将上述不同质量浓度的高效抗生素分别与松材线虫水悬液1∶1 混合于1.5 mL 离心管中,此时得到终质量浓度为500、250、125、62.5和15.625 mg/L 的含有抗生素的虫药混合物,同理得到终质量浓度为500、250、125、62.5 和 15.625 mg/L含有甲维盐的虫药混合物及含有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的虫药混合物。将虫药混合物放置25 ℃培养箱中培养24 h 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线虫的总数和死亡数,每个处理5 个重复,以线虫和无菌水等体积混合为对照组。

1.6 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病的温室防效测定

1)马尾松苗预备。先将马尾松种子用无菌水冲洗干净,无菌水浸泡24 h 后,用30% H2O2处理30 min,用灭菌滤纸吸干水分,播种于121 ℃、120 min 灭菌的无菌营养土中,用少量的土覆盖其上,培养2 周后移栽至一次性塑料水杯中,用无菌水定期浇水。当马尾松苗长至180 d 后,将表面消毒的松材线虫AMA3 与浓度为 1×108cfu/mL 的 AMA3-1 菌株水悬液(松材线虫的预处理和细菌水悬液的制备参照本文“1.2)”等体积混合2 h后,用灭菌的剪刀剪去马尾松顶部部分针叶,在伤口上附少许灭菌脱脂棉球,向脱脂棉上滴加40 μL 虫菌混合液(约含线虫500 条),接种后24 h内不定时地向脱脂棉球补充无菌水,使灭菌棉球始终保持水润,以确保松材线虫侵入马尾松苗。

2)不同施用时间下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的测定。在接种前5 d、接种前2 d和接种当天以灌根法[16]向马尾松苗施药,每个施用时间下将500 mg/L 甲维盐、高效抗生素以及混合液分别施入马尾松苗,每株马尾松苗施药10 mL。以灌根无菌水处理为对照,CK1、CK2、CK3 和 CK4 均作为对照组。处理组及CK1、CK2、CK3 均接种虫菌混合液。CK1 接种前 5 d 施无菌水,CK2 接种前 2 d 施无菌水,CK3 接种当天施无菌水,CK4 接种时加入无菌水。每个处理6株松苗,重复3次。

3)不同施用浓度下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的测定。在接种前5 d 将500、250、62.5 mg/L 的甲维盐,500、250、62.5 mg/L 的高效抗生素,500、250 以及62.5 mg/L 的混合液分别以灌根法施入马尾松苗,每株马尾松苗施药10 mL。以无菌水处理为对照,CK1、CK2 均施无菌水。灌根5 d 后处理组及CK1 接种虫菌混合液,CK2 接种时加入无菌水,每处理6株马尾松苗,重复3次。

接种虫菌混合液后每2 d 记录马尾松发病状况并计算感病指数,接种第7 天计算马尾松感病率、死亡率以及药剂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马尾松病情分级和病情指数的计算参照Xue 等[17]的方法。感病率和感病指数计算公式参照本文“1.2”,死亡率和防治效果计算公式如下:

1.7 数据分析

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 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显著水平为α=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松材线虫携带细菌对松材线虫存活率、繁殖量和病害发生的影响

如图1 A-C 所示,不同浓度菌株AMA3-1、AMA3-2 和 AMA3-3 分别与松材线虫 AMA3 混合后,与对照组一样,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松材线虫的存活率逐渐降低。菌株浓度为5×107cfu/mL 时,AMA3+AMA3-1、AMA3+AMA3-2 和 AMA3+AMA3-3 处理组线虫存活率分别由第2 天的97.03%、95.02%和90.59%降至第18 天的55.08%、52.44%和41.98%。菌株浓度为5×106cfu/mL 时,AMA3+AMA3-1、AMA3+AMA3-2 和 AMA3+AMA3-3 处理组线虫存活率分别由第2 天的93.15%、91.44%和88.78%降至第18 d 的48.19%、40.56%和37.76%。菌株浓度为5×105cfu/mL 时,AMA3+AMA3-1、AMA3+AMA3-2 和 AMA3+AMA3-3 处理组线虫存活率分别由第2 天的88.96%、83.17%和83.10%降至第18 天的37.82%、35.17%和29.01%。而对照组松材线虫存活率由第2天的85.68%降至第18天的30.97%。结果表明,在3 种浓度处理下,与对照相比,AMA3 + AMA3-1、AMA3 + AMA3-2 和 AMA3 + AMA3-3 处 理 组 松材线虫存活率下降速度均小于对照组,且AMA3-1处理下的线虫存活率下降速度小于AMA3-2 和AMA3-3。菌株浓度为5×107cfu/mL时,3株细菌中任何一株细菌处理过的线虫存活率下降速度小于菌株浓度为5×106cfu/mL 和5×105cfu/mL。因此,相比AMA3-2和AMA3-3,AMA3-1更能延长松材线虫的存活时间,提高其存活率。

由图1 D 可知,当细菌浓度分别为5×107、5×106cfu/mL 时,AMA3-1、AMA3-2 和 AMA3-3 处理的松材线虫繁殖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AMA3-1 处理的松材线虫繁殖量显著高于AMA3-2和 AMA3-3 处 理 组(P<0.05),而 AMA3-2 与AMA3-3 处理的松材线虫繁殖量无显著差异(P>0.05)。当细菌浓度为5×105cfu/mL 时,AMA3-1处理的松材线虫繁殖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AMA3-2 和AMA3-3 处理的松材线虫繁殖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 株细菌均能提高松材线虫的繁殖量,其中,AMA3-1 处理下的线虫繁殖量高于AMA3-2 和AMA3-3处理。

图1 细菌处理下松材线虫的存活率和繁殖量Fig.1 Survival rate and reproduction of B.xylophilus treated with bacteria

2年生马尾松苗接种试验表明,表面消毒的AMA3 以及 AMA3-1、AMA3-2 和 AMA3-3 处理过的松材线虫均能使2年生马尾松盆栽苗出现感病症状,均表现为针叶先失水褪绿、黄化,进而枯萎、死亡。接种 10 d 时,AMA3 + AMA3-1、AMA3 +AMA3-2 和AMA3 + AMA3-3 混合处理组松苗先表现出感病症状,部分针叶失绿变黄;而单独接种AMA3-1、AMA3-2、AMA3-3 和对照无菌水均未表现出感病症状,马尾松保持健康,针叶始终为绿色。各处理具体的发病情况见表1。2年生马尾松苗接种松材线虫后25 d的发病症状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接种 AMA3-1、AMA3-2 或 AMA3-3 的松材线虫比单独接种消毒的松材线虫的马尾松苗更早表现出感病症状,且与接种AMA3-2 或AMA3-3 的松材线虫相比,接种AMA3-1 的松材线虫能使马尾松苗发病症状更严重。

图2 2年生马尾松苗接种松材线虫后25 d的发病症状Fig.2 Symptoms of the pine wilt disease at 25 days after being inoculated by B.xylophilus on two-year-old P.massoniana

表1 接种不同菌株及松材线虫的马尾松苗感病率和感病指数Table 1 Disease incidence and disease index(DI)of P.massoniana inoculated with different bacteria and B.xylophilus

2.2 抗生素的抑菌效果

相比 AMA3-2 和 AMA3-3,AMA3-1 对松材线虫的存活率、繁殖量和病害发生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本研究以AMA3-1 为研究对象,对AMA3-1 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抗生素对AMA3-1 的抑制作用不同。依据抑菌圈的直径大小,判定米诺环素、环丙沙星对细菌抑制作用最强;氧氟沙星、麦迪霉素、头孢哌酮、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氯霉素和多西环素8 种抗生素对菌株AMA3-1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2)。

表2 30种抗生素对菌株AMA3-1的抑制作用Table 2 Inhibition of 30 kinds of antibiotics on strain AMA3-1

2.3 甲维盐对松材线虫携带细菌的抑菌活性

用菌株AMA3-1 涂布平板后,加入不同浓度甲维盐药敏片,培养24 h,平板上均未产生抑菌圈,说明甲维盐对AMA3-1没有抑制作用。

2.4 甲维盐与高效抗生素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效果

由表3可知,甲维盐或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随着浓度的升高不断增强(P<0.05),在药剂质量浓度为500 mg/L 时,甲维盐或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的致死率均达到80%以上,说明甲维盐或混合液对松材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毒杀作用并没有随着浓度升高而有显著的变化(P>0.05),且不同浓度的高效抗生素处理下,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均维持在较低水平(0.74%~2.43%),表明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无明显的毒杀作用。

表3 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混合对松材线虫的毒杀作用Table 3 Toxicity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high-efficiency antibiotics to B.xylophilus %

2.5 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温室防效

1)不同施用时间下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接种松材线虫后第7天,对照组CK1、CK2 和CK3 的马尾松苗全部死亡(表4),经镜检,体内均含有松材线虫,而空白对照组CK4始终保持健康,针叶为绿色。此时,接种前5 d、接种前2 d和接种当天用甲维盐灌根处理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50%、33%和17%,表明随着施药时间的提前,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接种前5 d 灌根,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病防治效果为50%,与甲维盐防效相当,但高于高效抗生素(17%)(P<0.05)。在接种前2 d 灌根,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50%,高于甲维盐(33%)或高效抗生素(17%)(P<0.05)。在接种当天灌根,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为25%,高于甲维盐(17%)或高效抗生素(0%)(P<0.05),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混合,可提高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表4 不同施用时间下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Table 4 Control effects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high-efficiency antibiotics on the pine wilt disease under different application time

2)不同施用浓度下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接种松材线虫后第7天,对照组CK1 的马尾松苗全部死亡,空白对照组CK2 仍然保持健康(表5)。此时,用质量浓度为500、250 和62.5 mg/L 的甲维盐处理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 50%、29% 和 17%,用 500、250 和 62.5 mg/L 的混合液处理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33%和17%,表明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甲维盐或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 种浓度处理下,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与甲维盐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高效抗生素处理(P<0.05),表明与高效抗生素相比,甲维盐或混合液对松材线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表5 不同施用浓度下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Table 5 Control effects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high-efficiency antibiotics on the pine wilt disease at different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s

3 讨 论

不同地区、不同寄主松树上的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种类和数量有所不同[18]。针对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已有较多的研究[19-21],但并没有发现松材线虫与细菌之间存在特异性和专一性,哪些细菌在松材线虫病发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定论。本研究从安徽省感病黑松的松材线虫(AMA3)虫体上分离到3 株细菌:AMA3-1、AMA3-2 和AMA3-3,发现这3 株细菌均能促进松材线虫存活率和繁殖量,并且经接种试验发现混合接种松材线虫和3 株细菌中的任何1 株均能使马尾松苗发病速度快于单独接种松材线虫,说明松材线虫携带的3株细菌均能加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加速马尾松的死亡。相比AMA3-2 和AMA3-3,AMA3-1 对松材线虫的存活率、繁殖量和病害发生方面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有研究表明,在寄主体内,致病细菌通过调节自身的代谢途径,如降解苯甲酸和松萜类物质,帮助线虫降解松树自身产生的保护物质,提高线虫的适应性,从而使松材线虫更能适应松树体内复杂的环境[22-23];松材线虫感染松树后,松树体内氧化应激反应会增强[24],而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可以提高松材线虫抗H2O2胁迫的能力,从而加重病害的发生[25];松材线虫伴生细菌能够产生致萎毒素,如苯乙酸[26]、绿脓杆菌螯铁蛋白[27]、环二肽[28]和鞭毛蛋白[29]等对寄主产生毒害作用,这些可能是细菌协助松材线虫致萎寄主的原因。但松材线虫病致病机制比较复杂,细菌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和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待明确。本研究中,AMA3-1 在提高松材线虫存活率、繁殖量和加重病害方面表现出更好的作用,这可能是由于AMA3-1与松材线虫之间具有更好的协同作用。

鉴于AMA3-1 在加重松材线虫病方面有较显著作用,本研究以AMA3-1 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环丙沙星和米诺环素2 种高效抗生素。环丙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 的复制来杀灭细菌。米诺环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抑菌目的。如果将2种类型的抗生素混合使用,将取得更好的抑菌效果。通过甲维盐抑菌试验可知,甲维盐对AMA3-1 没有抑制作用。杀线试验中,甲维盐对松材线虫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高效抗生素对其无明显的毒杀作用。通过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混合应用于松材线虫病防治试验可知,当药剂质量浓度为500 mg/L 时,在混合接种松材线虫和AMA3-1 前2 d(当天)根施混合液、甲维盐和高效抗生素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是50%(25%)、33%(17%)和17%(0%)。说明在松材线虫病防治方面,杀线剂(甲维盐)发挥主效作用,高效抗生素虽无法直接对松材线虫起到毒杀作用,但是通过控制松材线虫携带细菌AMA3-1 的种群数量,可以提高杀线剂(甲维盐)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张志超等[6]和杨耀长等[8]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因此,利用杀线剂和杀菌剂复配对松材线虫病进行防治可能不失为一个好的手段。

松材线虫与其携带的相关细菌可能存在某种营养共生关系。谈家金等[30-31]从松材线虫体上分离到松材线虫伴生细菌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GD1,且GD1可延长松材线虫的存活时间,促进其繁殖,并且发现单独接种松材线虫或GD1松枝不发病,而携带GD1 的松材线虫可使病害发生。赵博光等[32]发现松材线虫优势伴生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能够促进松材线虫产卵、繁殖和虫体生长发育。何龙喜等[33]发现松材线虫携带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在非寄生条件下对松材线虫繁殖量具有一定的负调控作用,但可增强松材线虫致病力,加速寄主松树的死亡。本研究再次证明了细菌在松材线虫病中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应用抗生素和甲维盐控制该病的良好前景。但本研究由于采用灌根法进行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试验,药剂被寄主的吸收情况可能影响到防治效果。考虑到打孔注药技术的高效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在今后的试验中,可以采用打孔注药向林间大树注入甲维盐和抗生素,进一步研究其对林间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松材线虫病马尾松
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综合防治对策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松材线虫病多种防治措施成效
香樟树之恋
宁波市松材线虫病疫情继续“双下降”
山药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