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十八大以来协商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与趋势

2022-06-06魏崇辉李钰鑫

创新 2022年2期
关键词:知识图谱可视化

魏崇辉 李钰鑫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协商治理;知识图谱;CiteSpace;可视化

协商治理是指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中,采用协商方式对政治与组织之间、政府与公民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关系进行调试,达成国是商定、政策决定、事务解决、矛盾化解、权利保障和利益实现的活动和机制[1]。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以来,协商治理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良政善治的重要形式吸引了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学界围绕协商治理的概念内涵、理论渊源、理论价值、实践形式、困境破解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推动了我国协商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协商治理研究,理应立足于对当前研究现状的基本认知与科学评价。基于此,我们试图对学界既有协商治理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探究,以期在此基础上把握协商治理研究的脉络,完善已有研究体系,提升研究层次。

CiteSpace软件是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2]。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可以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关键词突现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关键词时区图谱、作者合作图谱、机构合作图谱等,从而实现对当前研究现状、热点以及趋势的直观呈现,为学术研究提供可视化结果。本文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分析工具,对中国知网中主题为“协商治理”①、发表时间为2012 年11 月8 日至2020 年12 月31日②、文献来源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以下简称“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③(以下简称“CSSCI期刊”)的396篇文章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可视化分析④,以了解当前学界关于协商治理研究的现状、热点及趋势,进一步丰富、深化既有研究。

一、协商治理研究的现状分析

在一定程度上,论文的发表年度、发文作者、发文机构、载文期刊、基金类型等基本信息可以反映研究的现状。基于基本信息来梳理和分析近年协商民主研究的相关文章,结果如下。

(一)协商治理研究发展趋于平稳

某一时期发表的文献数量是该时期某一研究领域具体研究样态的体现。通过解读论文发表年度分布情况,可以了解不同时期相关研究的发展阶段及演变趋势。本文依据所筛选的396篇文章的发表时间来统计了不同年度论文发表数量(见图1)。

从数量上来看,2012—2020年,论文年度发表数量总体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3篇增加到2020年的59篇。根据折线图的趋势走向可以看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界对“协商治理”这一主题的年度发文数量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即2012—2014 年。这一阶段,学界关于协商治理的文章发表数量快速上升,2014 年的发表数量同2013年相比增加了1.3倍①。可见,在该阶段,“协商治理”这一问题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而这一趋势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密切相关。第二个阶段是缓慢发展阶段,即2014—2017年。该时期关于协商治理的文章数量仍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较前一个阶段放缓。第三个阶段是平稳发展阶段,即2017—2020年。这个阶段发文数量有增有减,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差值大多控制在10篇以内。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是因为学界关于协商治理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学界多在既定方向上深入挖掘。

(二)学术共同体有待形成

分析某一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使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绘制了所选396 篇文章的发文作者合作图谱(见图2)②。该图可以清晰地展现协商治理研究领域的高产作者以及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图2中的字体越大,说明该作者发文数量越多;连线展示了作者之间的关联,反映的是这些作者曾合作发文。

从作者的发文量来看,协商治理研究领域中发文数量较多的学者有李建(9篇)、魏崇辉(6篇)、闵学勤(6篇)、季丽新(5篇)、张紧跟(5篇)以及宋连胜(4篇)。以上学者的研究均聚焦于不同的方面,如李建、宋连胜深入探讨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魏崇辉更加侧重于协商治理理论的中国逻辑及中国适用性;闵学勤的相关研究多围绕基层治理展开;季丽新对农村民主协商治理机制的创新投入较高关注;张紧跟侧重于分析通过协商治理解决邻避冲突的路径。这些作者深耕于协商治理相关问题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及深入性。此外,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学者之间的连线密度较低,学者之间的合作并不明显,协商治理研究的学术共同体尚未成型。

(三)发文机构以双一流高校、东部地区高校为主

核心发文机构及其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反映出不同机构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关注度以及专业性。发文机构合作图谱(见图3)展示了在协商治理领域发文数量不少于3篇的19个机构。图中的字体越大表示该机构的發文数量越多;若不同机构之间存在连线,说明机构间曾合作发表关于协商治理的文章。

从数量上来看,发文数量较多的机构包括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篇)、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9篇)、南京大学社会学院(7篇)、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篇)、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6篇)、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5篇)、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5篇)、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5篇)、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5篇)等。这些机构在协商治理研究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协商治理研究的知识传播过程中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机构之间的连线密度较低,不同机构合作发文的情况较为鲜见。此外,从图中可知,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设置政治学、公共管理相关学科的学院是从事该研究的主要机构,这反映出协商治理研究的学科分布状况。从发文机构本身的特点来分析,以上发文机构集中于我国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水平高的双一流高校,且多数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反映了人力资本、地域分布对学术研究存在的潜在影响。

(四)高质量期刊为研究提供交流平台

对载文期刊分布的分析不仅可以为学界深入协商治理研究提供信息源参考,也可以为匹配投稿刊物提供指引。为了更好地判断协商治理这一研究领域期刊来源的水平和特点,本文立足所选取的396篇文章的刊载期刊,整合了载文数量较多的20 种期刊及其载文量(见表1)。

经统计,载文量排名前20的期刊载文总量为134篇,约占总发文量的33.84%。其中,《中国行政管理》的载文数量最多,达到了15篇,《领导科学》紧随其后,载文数量为13篇,《理论探讨》以及《社会主义研究》的载文数量也均达到了9篇。载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中(见表1),《中国行政管理》《理论探讨》《社会主义研究》《行政论坛》《人民论坛》《探索》《学习与实践》均同时为核心期刊与CSSCI期刊;《领导科学》《天津行政学院学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为核心期刊。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普遍被认为是高质量期刊。这些高质量期刊为协商治理相关研究提供了较好的交流平台,侧面反映出当前学界协商治理研究成果质量颇高。

(五)获得各类基金项目支持

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国家设立了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中央财政资金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支持。各地和各部门也设立了相应的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支撑地方或相关领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梳理某一特定研究主题的论文基金项目分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该研究主题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程度及研究热度。

本研究所选取的396 篇文章的基金项目标注情况如表2所示。表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在符合筛选条件的396篇文章中,有254篇得到了不同基金项目的支持,占论文总数的64.14%。受到基金项目支持的主题通常是该年度学术研究的热点,体现国家对该研究主题的重视。由此可见,协商治理这一研究主题在学术研究中受重视程度较高。具体来看,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支持的文章总数高达181篇,占论文总数的45.7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筛选标准较其他基金项目而言更为严苛,因此受到该基金项目资助是对该主题学术研究重要性的极大肯定。

二、协商治理研究的热点分析

为了进一步厘清协商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和热点领域,下文使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分别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聚类图谱,试图基于对图谱可视内容的解读,归纳并概括出当前研究的热点。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是对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梳理与分析特定研究领域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助于有效把握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文章绘制了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以期通过图谱分析归纳学界协商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经过参数调整,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呈现了在选取的文章中关键词出现频次不小于4次的关键词,其分布结果如下。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关键词是由圆形的节点标识,其频次由圆环大小标识,某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它的节点越大,也就说明它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3];若关键词之间存在连线,表示这些关键词曾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过。由图片可见,出现频次最高的两个关键词分别为“协商民主”(169次)及“协商治理”(90次)①。这两个关键词存在多条线段与其他关键词相连,其他关键词大多围绕这两个关键词生成。该情况表明,“协商民主”与“协商治理”是协商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

为了更为直观地展现关键词共现图谱中的结果,将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加以整合,绘制了热点关键词分布表(见表3)。

从表3中展示的关键词出现次数来看,不同的关键词在文章中出现的次数有较大的差距,反映了学界针对协商治理这一问题的研究主题和方向有一定的集聚性。从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来看,中介中心度较高的关键词有“协商民主”“协商治理”“国家治理”“乡村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协商”,这些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均大于0.1,说明它们是衔接协商治理不同研究主题和聚类的关键节点,关于协商治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这些关键词展开的。此外,根据不同关键词的首次出现时间,可以归纳出不同时期学界关于协商治理研究热点话题的变迁。除了“协商民主”和“协商治理”这两大核心关键词,“国家治理”“乡村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等涉及不同治理层面的关键词以及“公众参与”“协同治理”“协商机制”等与治理方式和途径构建相关的关键词较早出现,分布于2012—2014年,说明在该阶段学界针对协商治理的运行层面以及运行方式展开有益探索。2015—2017 年,“基层治理”“社区治理”等关键词吸引了学界的目光,对协商治理的关注开始向基层聚焦。2017—2020年,“邻避冲突”“乡村振兴”“基层协商民主”“基层协商”等问题得到了学者的关注,反映了学界对协商治理的目光继续下移,加强了对基层治理问题以及现实问题的关照。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呈现的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通过使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智能聚类,生成了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通过参数调整,关键词聚类图谱共显示了包含关键词较多的10个关键词聚类,分别是“#0协商治理”“#1乡村治理”“#2社区治理”“#3机制”“#4国家治理”“#5 国家治理現代化”“#6 协商机制”“#7 环境正义”“#8 制度优势”“#9 公共协商”。其中,“#0协商治理”聚类包含关键词最多,其次是“#1乡村治理”和“#2社区治理”,关键词聚类前的数字越小,说明该聚类所包含的关键词数量越多。

结合关键词共现图谱,基于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大致认识到当前协商治理领域的热点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协商治理概念、内涵和特点的论述,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表现为“#0协商治理”。该类研究侧重于协商治理基础理论界定。二是协商治理在不同运行层面的应用研究,如“#1乡村治理”“#2社区治理”“#4国家治理”“#5国家治理现代化”“#7环境正义”等,此研究视角将协商治理的相关理论运用于民主运行的不同层面,体现了协商治理思想、理念、理论的适用性。三是协商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涉及的聚类有“#3机制”“#6协商机制”“#9公共协商”等,这一类研究更关注协商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以及实现路径。四是关于协商治理所体现的制度优越性研究,如“#8制度优势”,该类研究通过中西方治理方式的比较阐明中国协商治理所体现的制度优越性。

为了验证关键词聚类图谱中得到的结论,我们在所选取的396篇文章中选择了被引量较高的10篇文章,制作了高被引文章信息表(见表4)。

在一定意义上,高被引文章代表着特定研究领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被引量以及下载量既说明该文章具有较高的质量,又表明有较多学者关注该文章。通过系统分析以上高被引文章,得出的研究热点如下:一是协商治理相关概念、特点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如《协商治理、协作治理、协同治理与合作治理概念及其关系辨析》《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中国的协商治理与人权实现》等;二是关于协商治理在不同层面的应用研究,如涉及城市治理的《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与基层治理相关的《社区协商:让基层治理运转起来》,与国家治理相关的《国家治理复杂性视野下的协商民主》以及与社会治理相关的《社会治理的“协商”领域与“民主”机制——当下中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特征、实践结构和理论批判》;三是协商治理的体制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如《协商治理的中国逻辑》《协商民主制度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等。

与关键词聚类图谱中呈现的结果相对比,尽管因为高被引文章分析所选取的文章数量较少导致所展示出的研究方向受限,难以对当前学界已有的协商治理相关热点做面面俱到的概括,但依然不难看出,关键词聚类图谱与高被引文章分析表所得到的研究热点方向分布高度一致,与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出的研究热点话题分布亦高度吻合,反映出上述得出的协商治理研究的四个热点方向具有较高可信度。

三、协商治理研究的趋势分析

学术研究不仅要着眼现状,同时也要放眼未来,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为今后学者拓展学术研究予以方向上的参考。鉴于此,笔者将通过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绘制关键词突现图谱以及关键词时区图谱,力图呈现协商治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突现分析是研判特定研究领域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的分析方法,其有助于追索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前沿和趋势。协商治理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谱展示了2012—2020年研究热度存在明显变化的11个关键词的突现情况(见图6)。

通过分析关键词突现图谱中关键词(key⁃words)开始出现的时间(year)和出现热度的时间(begin)以及关键词热度消失的时间(end),可以发现不同的关键词热度维持时长。

首先,图6所呈现的11个关键词均在2012年首次出现,说明在协商治理研究的起步阶段,学界便针对不同的问题开展了广泛的探究与思考。其次,多数关键词维持热度时长较短,“协商机制”“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协商”“村民自治”“基层治理”“公民参与”及“社会治理创新”的热度仅维持了1年。從其热度维持时长可以看出,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程度存在显著的变化,未形成持续性研究。此外,“民主协商”这一关键词于2012年首次出现,在2018年出现次数呈爆发式增长,成为该年度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且这一热度一直维持至2020年。据此,有理由相信,未来一段时期,“民主协商”依然代表协商治理研究的趋势之一。

(二)关键词时间线分析

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可以通过展示不同时间段内不同关键词聚类下的关键词演变情况,反映特定研究领域研究热点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7所示的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共呈现了包含关键词数量最多的10个关键词聚类及其内含的关键词随时间变化情况。

通过分析该图谱,可以初步推断出学界协商治理研究重心转变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出现在2012—2013年,在该阶段,“#0协商治理”和“#1乡村治理”两个聚类下产生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第二个阶段是2013—2014年,在该阶段,“#3机制”以及“#6协商机制”热度较高;第三个阶段是2014—2018 年,在该阶段,“#2社区治理”“#4国家治理”“#5国家治理现代化”吸引了较多学者的关注,且相关关键词产生的时间分布较为均衡;第四个阶段出现在2018—2020 年,“制度优势”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上趋势的转变反映了协商治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可以为学界深入研究协商治理提供参考。

(三)关键词时区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谱中(见图8),时间轴所对应的热点关键词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不同时间段受到学界广泛关注的新兴问题,从而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演进趋势。关键词时区图谱通过参数调整呈现了在协商治理研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25个关键词以及它们首次出现的时间。

通过剖析该图谱,可以做出以下判断。第一,2012—2020年,相继有新的热点问题产生。例如,2015年,“基层治理”成为协商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2016年,学界开始对“社会治理创新”这一问题投入更多的关注;2018年,“民主协商”成为该年度的热门关键词。第二,新热点的产生与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密切相关性。例如,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关键词也愈发成为学界关注的对象[4]。由此,“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体系”等关键词在2014年纷纷出现在学界的研究成果中。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5],“社区协商”“社区治理”随之成为2017年协商治理研究领域的热门关键词。这一现象启示学界在开展研究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紧跟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提高研究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四、结论与展望

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主题为“协商治理”、发表时间为2012年11月8日至2020年12月31日、文献来源为核心期刊与CSSCI期刊的相关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的初步结论如下。

当前学界对协商治理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快速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和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为2012—2014年,在该阶段,“协商治理”这一问题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缓慢发展阶段为2014—2017年,在该阶段,关于协商治理的文章数量仍然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较前一个阶段放缓。平稳发展阶段为2017年—2020年,在该阶段,发文数量有增有减,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协商治理研究主要有四个热点方向:协商治理概念、内涵和特点论述,协商治理在不同运行层面的应用研究,协商治理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协商治理所体现的制度优越性研究。从研究趋势来看,当前学界关于协商治理的研究目光有逐渐下移的趋势,基层治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相关研究中。同时,关键词突现图谱、关键词时间线图谱以及关键词时段图谱中呈现的结果均表明,学界关于协商治理的研究趋势与党和国家决策部署密切相关。

综合全文的分析,为了更加紧跟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提高研究的针对性与时效性,我们对深化协商治理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展望。

一是增强研究的实践性,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只有保持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关注经验事实时保持高度的理论自觉,理论的发展才有源头活水,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理论自信才能水到渠成[6]。今后协商治理研究既要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民意以发掘新的研究切入点,增加理论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关切,又要切实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使理论成果更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是加强研究的开放性,学习和借鉴西方治理理论的优秀研究成果。于治理理论来说,西方国家起步较早,因而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影响力和解释力的研究成果,对我国深入协商治理的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歷史观、文化观、价值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学习西方治理理论时必须加以理性辨析与甄别,探索其适用于中国现实的可行性方略。就当前协商治理研究而言,必须注重把西方治理理论中蕴含的一般性的、合理的内容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际相结合,既不能无视其中蕴含的共同价值,又要关注我国本土的特色,尤其是“民主协商方法和本土经验的结合问题”[7]。

三是加强研究的整体性,推动顶层设计研究与基层治理研究的契合,弥补当前研究的不足。根据上文所做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学界关于协商治理的研究存在向基层发展的趋势,着眼乡村、城市社区等基层的研究成果陆续出现。与此同时,有关国家治理、政党协商等顶层设计的研究热度不如以前。而我们知道,诸如政党之间的协商治理主要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治理,它集中体现着执政党与参政党围绕治国理政确立和运行等合作共治关系[1]。加强对顶层设计的探讨,可以对包括基层治理研究在内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应加强对顶层设计研究的再重视。

猜你喜欢

知识图谱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在互联网产品中的设计与应用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思维可视化
基于GeoGebra的高中物理可视化教学研究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