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2022-06-06郭强
摘 要:本文探讨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分析了英语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三个特征,聚焦英语学习活动包含的“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類”“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三个层面的活动,结合案例诠释如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引导学生在探究语篇主题意义的活动中,增长语言知识、技能,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培养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
关键词:高中英语;学习活动观;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郭强(1979.12-),男,福州时代中学,高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学习活动观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FJJKXB19-4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 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素养。”《课标》提出了由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的课程内容,以及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本文阐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特征、架构,结合案例探讨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二、学习活动观的内涵及特征
《课标》强调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认知加工,借助同化、顺应机制将外在信息纳入学习者原有的认知体系,在实践中将内在知识提取、转换、应用。英语学习活动是英语学习能力的外化,是学习者在一定交际情境中将英语进行整合的活动。“观”指对事物形成的一种观念、态度和认识。《课标》把英语学习活动观界定为“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
英语学习活动的特征为:
(一)综合性
英语学习活动是基于六要素整合的课程内容。作为连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英语学习活动,其综合性体现在:教师在围绕主题意义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知识,培养语用能力和学习策略,提高思维品质。
(二)关联性
关联性一方面指教师在英语学习活动中所创设的情境需与学生的认知背景有关,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已有知识结构建立联系,并纳入个体的认知体系中;另一方面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规律,前一活动是后一活动的基础,后一活动是前一活动的提升。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学生在合理情境中,将内化的知识转为分析、评价、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体现在教师要采用“小步子循环”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变。
三、英语学习活动的架构和设计
教师要明确三个层级学习活动不同的目标指向性,设计层次清晰的学习活动。
(一)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教师围绕主题意义创造语言学习情境,预设要解决的问题,目的是利用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运用语言的体验和感受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学生调取已有的知识和语言,获取与主题相关的语言信息来建立新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逐步感知语篇的意义和情感。课前,教师可通过恰当的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期待,引导学生建立语篇图式。此外,还可设计概括段意、提炼段落主题词、绘制思维导图等活动促成新知的学习。
(二)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教师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架构,开展描述、分析、判断等实践活动。学生熟练运用所掌握的技能,巩固学习策略的应用,获取文化体验。在设计该阶段活动前,教师应关注语篇细节信息和逻辑关系的提取, 为学生与文本的进一步对话提供平台。建议教师可采用概要写作、复述等方式让学生吸收语言知识。
(三)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教师剖析语篇的价值取向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欣赏语篇的修辞手法,借助探究方式,如续写、仿写等自由度较高的语言产出方式,创造性解决陌生情境中的问题。
四、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分析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2 “Wildlife Protection”中的“A Day In The Clouds”属于叙事类文体,以作者观察藏羚羊的所见、所闻、所感为主线,介绍藏羚羊的生存状态和中国保护野生动物的举措,主题意义是“保护濒危动物”。
(一)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
1.设置情境,引发感知,导入主题意义。
Step1:展示猎杀野生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畅谈感受和分辨濒危、灭绝动物,导入主题。
Q1: How do you feel about the pictures?
Q2: Why are these animals being killed?
Q3: What animals are endangered and extinct animals?
【设计意图】 借助图片,铺垫背景信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Step2:根据标题和插图预测课文,浏览第一段并锁定关键信息。
Q1: Where does this story take place?
Q2: What does “in the cloud” mean in the title?
【设计意图】根据标题线索预测文本需要学生感知标题中的特定信息,在阅读中从语篇检索、匹配信息。
2.围绕主题意义,获取、梳理、整合信息。
Step1:閱读全文,“关键词”提炼段意。
第一段至第七段的关键词分别为:Observation、Present problem、Belief、Bad times、Protection、Effect、Reflection。
Step2:整合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见图1)。
图1 语篇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本活动中,学生首先找出段落的主题句或根据关键词概括出主题句,接着提炼关键词,训练了高阶思维能力。教师通过“问题链”帮助学生深度学习语篇,梳理出语篇信息。最后,学生绘制涵盖宏观和微观层面信息的思维导图。
(二)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
Suppose you had a field trip in Tibet this summer. Your teacher invited you to make an introduction to this trip, including what you had seen, heard and felt.
【设计意图】思维导图能高度概括语篇线索,学生在简述野外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实现语言、文化的内化,促进围绕主题意义的语言运用自动化。
(三)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
Step1:判断本文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基调,谈论保护野生动物的举措。
Q1: What's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Q2: What is the tone of passage?
Q3: Your friend, a member of WWF, is collecting posts about protecting wild animals. Write down your measures and submit it to him.
【设计意图】问题1、2通过整合材料中的线索、逻辑等信息,推断写作意图。教师将主题意义延伸至问题3情境中,设计个体保护野生动物这一开放性的语用活动。问题环环相扣,从基于语篇到超越语篇,体现英语学习活动的实践性和关联性。
Step2:根据云南亚洲象北迁的新闻,要求学生以领头象的口吻写一封信给他的子孙,叙述近年来象群生存状况的变化。
Suppose you were a leading elephant. When reaching your destination after migration northwards, you're writing a letter to your grandchildren about the Asian elephant in China including your life in the past(problems and reasons), your present life and government's effort.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课文线索,利用所学相关词块撰写一封信,在融入自己情感进行创作的同时,提高多元思维意识。全新的语境使学生更能从理性的层面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五、结语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应具有寻找语篇主题意义的意识,从语言、语用、文化等角度全面解读文本,遵循综合性、关联性、实践性三个特征,合理建构出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发展,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新忠.英语学习活动观解析及实践案例分析[J].福建教育,2019(36):47-49.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王春晖.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认识与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9(5):32-38,106-107.
[4]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六大变化之解析[J].中国外语教育,2018(2):11-19,84.
[5]王蔷,钱小芳,吴昊.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内涵、构架、优势、学理基础与实践初效[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7):1-6.
[6]赵连杰,刘晶.英语阅读教学流程重构探析[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9(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