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期主题:关于动物的古诗

2022-06-06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弯刀托物言志

诗词深刻反应社会的生活风貌,体现着时代的精神。历代诗人在诗词中对各种物象都进行过描写,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这其中也不乏对各种动物的描写,动物是古人写诗生活题材之一。很多诗人写下了借某种动物来表达其情感或志向的诗句,下面一起来学习几首吧!

画 鸡

□明·唐 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诗词大意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身披雪白的羽毛,威风地走过来。它平时不敢轻易啼鸣,不过一旦叫起来,千家萬户都会把门打开。

加深理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寅为自己的画作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公鸡的威武,写出了它的高洁。把鸡这种家禽的神态气质和报晓天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平时不多说话,但一说话大家都响应,由此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抱负,从此诗还可看出诗人“不避口语”的写诗特点,富有儿歌风味。

马 诗

二十三首·其五

□唐·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词语注释

大漠:广大的沙漠。

钩:弯刀,古代兵器。

何当:何时才能。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诗词大意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好像一把弯刀。什么时候才能给它戴上金笼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加深理解

诗的前两句选取了“沙”和“月”两个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了边疆的景色,展现出一派悲凉肃杀的场景。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何当”领起问句,流露出强烈的企盼。表面上希望马能得到金笼头,驰骋沙场,实则希望自己能像良马一样得到重视,获得建功立业的机会。

全诗托物言志,通过咏马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唐·罗 隐

无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词语注释

山尖:山峰。

占:占有,占据。

诗词大意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上,无限美好的风光都被它们占据了。采集百花酿成蜂蜜,它们这是在为谁辛苦?这香甜的蜂蜜又被谁享用呢?

加深理解

此诗是罗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前两句描写了蜜蜂辛勤劳动的场景,后两句笔锋一转:它们如此辛苦,而劳动成果都被谁享用了呢?使用问句,语气更加强烈。

当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劳动人民饱受统治阶级剥削。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蜜蜂,实则是写当时劳苦大众的悲惨处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深切的同情以及对那些不劳而获者的强烈不满。

□唐·虞世南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词语注释

(ruí):蝉腹下的针喙。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藉:凭借,依靠。

诗词大意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喝着纯净的露水,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传得远是因为蝉居在高树上,而不是凭借秋风。

加深理解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前两句写蝉的外形和习性,“垂”暗指其显贵的身份,纯净的露水和疏朗挺拔的梧桐则暗示蝉的显贵和高洁。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蝉身处高处,叫声自然传播得远,不用借助外力。言外之意是,一个人只要自身品行高洁,自然声名远播。全诗处处在写蝉,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高尚的人格和不凡的气度。

猜你喜欢

弯刀托物言志
弯刀
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 托物言志法
延续风雅
张进(一首)
石灰吟
“物”绘人生“吟”新篇
你是自己的敌人——
竹 石
父亲
含蓄委婉情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