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2022-06-06黄秋霞
黄秋霞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现代社会知识大爆炸,社会竞争激烈,孩子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素质,心理承受力差,受不起挫折失败的打击,是难以在这激烈的竞争中立足的。因此,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
一、家庭教育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环境条件,家长的教育方法,无形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大部分家长都忽视对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片面认为家长的职责是给孩子吃好穿好,不受冻挨饿,身体不生病,能正常去学校读书就行了,至于心理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谁知,在家长给孩子吃好穿好,不受冻挨饿的关心爱护的各环节中,教育方法不当,就会造成儿童的心理损伤。
首先是,过度溺爱,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能力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经济收入水平提高,过着衣食富足的生活。有些家长认为,我们这辈子过着苦日子,现在生活水平好了,不能让孩子再吃苦,吃穿用的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是孩子养成任性的习惯;有些家长甚至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也全部代劳。长此以久,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缺乏在强烈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应变能力,经受不起在社会竞争中的各种挫节打击。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
其次是,家长不以身作则,不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专制独裁,损伤孩子心理健康。有的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认为孩子小不懂什么,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长则玩手机看电视。家长没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常此次以往孩子就产生敌对情绪,当孩子有些过失或言行过激,动不动就打骂、罚跪,不管孩子如何讨饶,家长却心安理得。这样不仅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受到极大的创伤。
第三,家长期望过高,造成孩子的心理偏差。现代社会的竞争,往往是知识的竞争。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将来出人头地,从小就在学习方面施以很多的压力。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就教汉语拼音,都背唐诗,并规定到三岁能背多少首、到四岁能背多少首;当孩子认得涂鸦时,就要求每天要学写几个字;上学后,考试必须要双科一百,学习成绩必须是全班第一、二名,不达到以上目标,就不是好孩子等等。这样无形中就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将会使孩子整日处于焦虑紧张之中,当某日超出孩子的承受力,就会爆发出家长不愿看到的后果:孩子或厌学,以逃避压力,或出现心理偏差,断送学业。
二、创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
(1)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接触外界的第一人,家长也就成为孩子的心目中的偶像。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为人处事、工作作风、言行举止等方面都是孩子崇拜的偶像。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处处做孩子的表率,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待人热情,处事果断,讲话要守信用。特别是对孩子的许诺,一定要兑现,不要敷衍了事。否则,在孩子的心中会产生极坏的影响。在对孩子的要求上,凡要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做到。
(2)家庭和睦,家庭教育一致性。家庭和睦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保证。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夫妻恩爱。父爱和母爱如同孩子成长的双翼,折断任何一只都是一种损失。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过分地享受母爱而缺乏父亲参与教育作用,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离开家庭,便不能自主独立。而父亲参与教育和带领子女,则可宽严得体,相得益彰。同时还会发现孩子具有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浓,擅长于社交的特点,而常与父亲在一起的孩子智商略胜一筹,独立敢于自信力更强。可见父爱和母爱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同时,家庭和睦是整个家出现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对孩子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要保持一致性。如果教育态度不一致,有的“哄”、有的“吓”、有的溺爱、有的打骂,这样也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做父母的对子女教育应由一致的措施。我国家庭教育主刚柔并济。往往父亲失之过严,母亲失之宽。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上始终保持一致性,如在某些方面有异议,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争论,应当在孩子不在时加以争论,最终统一口径。
(3)尊重孩子的人格,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尊重孩子,精心爱护和教育儿童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儿童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认为“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人之所以变成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由于失去自尊心的结果”。父母经常絮叨孩子的过失,就有损于孩子的自尊心。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的过失,也有损于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对孩子既不能一味地迁就溺爱,也不能过于苛刻和冷酷。溺爱和放纵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自高自大、为所欲为、品质恶劣,而冷酷对待孩子,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荣誉感,从而产生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家长在教育过程中,要严宽适度,做到理有节,要多赞美孩子的优点,特别是在他人面前更要赞孩子的优点,如果出现某些过失,也要先讲讲优点,并指出这些过失是暂时的,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尊重他的自尊心。不要为了大人的面子,对孩子大打出手。同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发现某些心理变化时,及时咨询心理医生,做到防微杜渐。
(4)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长期以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习成绩好坏是孩子掌握知识的尺度,为了考得好的成绩,家长盲目大量购买辅导资料,有的甚至请家庭教师,使孩子本来就重了的课业负担,加上更重的压力。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考核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情况,既要从孩子的学习成绩,又要从孩子的创造力,孩子的体、德、美、心理素质等综合因素来评价的。因此,家长也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只要孩子热爱学习,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造能力就行了,要还给孩子玩的权利。这样孩子减少了来自家长过分的学习压力,心地宽阔,心情舒畅,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文萍主编
2.素质教育在家庭.黄全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