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在锦界煤矿的实践应用

2022-06-05李永勤

中国煤炭工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区队预控危险源

文/李永勤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地制宜地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科学的、系统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对于煤矿安全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锦界煤矿结合近年来企业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运行情况,针对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堵点,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与现阶段安全管理形势相融合,全面提出各项针对性措施,矿井安全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风险管理由事后处置向超前预控转变,有效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一、锦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总体情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锦界煤矿不断加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明确“坚决杜绝死亡事故,力争实现人身‘零伤害’”“零重大隐患、重大风险管控方案100%落实、一般隐患整改率100%”“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达国家一级”等安全管理目标,通过总结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不断完善风险预控体系考核运行机制,初步达到了强化责任落实、危险源辨识、不安全行为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实现了高危产业向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转变,但在具体应用中仍有不足。

二、锦界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应用存在的不足

1.部分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有待提升

主要体现在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相关知识理解不够深入,不能将体系中相关业务条款较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监察不到位,安全监察反馈问题整改不彻底,导致科、队管理和班组在落实体系方面存在“两张皮”现象,风险预控运行效果不理想。

2.部分员工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从集团公司历年发生的各类不安全行为和事故案例调查中发现,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引发的“三违”现象占70%以上,“三违”引发的事故占90%以上,这充分说明员工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3.员工岗位危险源辨识有待加强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调的是从源头对安全隐患进行控制,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危险源,就难以切断存在的安全风险,致使危险源发展成为事故。对于新员工和根据实际工作进行岗位调整的职工,对新岗位和设备的危险源辨识即使能够记下来,也较难运用于现场,因此员工在岗位危险源辨识方面仍有待加强。

三、锦界煤矿推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措施

1.树立理念,落实责任

(1)树立全员安全理念,夯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基础。锦界煤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切为了安全、一切服务安全”的原则,提炼形成“煤矿干部员工要成为风险预控专家”的工作理念,“有一必争,有冠必夺”的争先理念。充分利用网络、橱窗、新媒体等载体,向矿区职工及其家属宣传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理念、工作目标、工作方法,使安全理念和体系价值根植人心,通过理念引导人、激励人、培育人。

(2)强化安全管理执行力,提升安全风险预控体系运行水平。锦界煤矿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和“五落实”的要求,建立413个各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并将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企业标准要素要求融入安全生产责任制中,促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分解矿长计分管理事项,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安全责任落实;开展科队长安全素质、安全履职能力评价,强化科队长安全责任落实;严格实施安全生产承诺,建立不良记录台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管理制度,完善分级管理、分层考核、覆盖全员的安全考评机制,逐步构建起安全生产诚信管理体系,保障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2.夯基固本,风险管控

(1)深入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提升基础安全管理工作。锦界煤矿建立常态化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工作,实行岗位、班组、区队、专业、矿自下而上的“五级”辨识机制,持续对所有生产系统和作业场所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明确矿井重大安全风险内容,制定并落实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形成月度安全风险管控分析报告,补充完善高风险作业管控措施。从区队“班前会五分钟”对重要岗位危险源再辨识、风险再评估、标准措施再学习,到每季度开展“采、掘、机、运、通”各系统全面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再到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前及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等,全面提高了员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能力,实现了危险源超前预控管理全覆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现场安全风险。

(2)建立健全隐患排查管理体系,堵塞安全漏洞。锦界煤矿施行自下而上的五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明确矿领导、机关部门人员、区队管理人员不符合项排查指标,通过动态检查、责任区域定期检查、专项检查、中夜班督查、步检五种检查方式,实现了隐患排查的有效互补和全覆盖。定期开展隐患整改“回头看”活动,执行重大隐患挂牌及未遂事故、重大隐患汇报奖励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处罚,对于隐患排查不到位、隐患整治不力,以及重复隐患和人为原因造成的隐患,严格追究隐患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实现了隐患查治的PDCA闭环管理。

(3)加大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力度,保证不安全行为查处质量。通过开展不安全行为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治理六大类高危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建立内部自查自治机制,定期分析本单位不安全行为和“高危”人员产生机理,采取针对性管控措施,最大程度降低作业风险;按月对不安全行为查处质量进行考核,杜绝“虚假查处”和“变相查处”现象。在不安全行为管理方面,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指标量化,通过积分管理、行为观察、连带处罚等方式有效管控不安全行为。建立过亲属关、区队关、工会关、安全培训关、领导考核关“五关”违章帮教管理体系,每季度开展不安全行为人员及家属协管座谈会,落实“带着感情抓安全”的举措。

(4)建立安全培训管理体系,提升员工综合素质。锦界煤矿积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制定合理的安全培训计划,改进教学方式,创新培训方式,编制培训教材,开展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履职能力提升培训。扎实开展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建立完善实操基地,开展警示教育、主题宣传、知识竞赛等活动,强化安全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严格落实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要求,规范安全培训档案,杜绝培训“走过场”现象,提升培训质量。

3.创新机制,催生体系

(1)运用先进手段实现动态危险源管控。充分应用人员定位系统和无线通讯系统,对领导干部带班、区队干部跟班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每月公示、考核、通报,提高了危险源管控的时效性。利用风险预控信息平台对查出的各类问题隐患进行分类统计、跟踪管控,借助系统自动预警、考核等功能,提高了隐患整改“五定”措施落实的有效性。通过智能矿山建设,实时对作业环境安全和设备运行进行动态监控,实现了动态安全管控。

(2)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提升管控水平。强化制度建设,修订完善矿井和区队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指标量化、考核奖罚、标准认定,提升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加强制度培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做好制度的宣贯,确保全员掌握制度的核心内容、执行方式、监督形式和考核方法,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矿级管理制度落实、区队制度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杜绝“有章不循”“两张皮”现象,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猜你喜欢

区队预控危险源
预控措施在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高速公路机电交安施工危险源分析及防范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石材幕墙外墙干挂施工问题与预控
煤矿区队管理新探索
论变电站改造期间临时供电模式的风险及预控措施
新形势下煤炭区队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民航维修系统的危险源分类与描述
关于设备风险管理的危险源分类及辨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