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肢力量训练对篮球投篮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2-06-05刘晓东

当代体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投篮实验组队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篮球项目在城市公园、校园社区、乡镇广场都随处可见,因为费用低廉、对抗性强、有益身心健康、场地设施逐步健全等特点,所以在我国普及度非常高。但中国篮球在新时期的改革初期成绩不升反降,2019年的中国篮球世界杯成为中国男篮的滑铁卢,在没有了传统的内线优势后,后卫和锋线的糟糕投篮这个弱点被无线放大,男篮兵败主场并且失去了直接晋级东京奥运会的资格,无缘奥运会基本没有悬念。2021年最新一期中国男篮亚太区排名第四,在重返亚洲霸主的道路上背道而驰,面对日本、韩国、伊朗、澳大利亚等亚洲强队,打得比较艰难。反观基层篮球发展之势如星火燎原,随着篮球培训机构、篮球基层比赛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并且在媒体广泛传播的推波助澜之下,基层篮球的发展在我国达到了新高度,长期如此发展将有利于群众达到锻炼身体、发展兴趣爱好的目的。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投篮是篮球项目获得分数或胜利的直接手段,一切进攻手段都是为了最终将球投进篮筐,都是为了求得比赛的胜利,所以投篮在篮球运动中值得深入剖析的一部分。在无论是NBA还是CBA的篮球职业球员中上肢训练是必不可缺的训练任务,当然他们也有着非常高的投篮命中率,NBA顶级投手在训练中的三分球命中率甚至达到90%以上,在高强度的比赛中也有着40%左右的命中率,比如斯蒂芬库里、雷吉米勒、克莱汤普森等球员。投篮的发力顺序依次为:脚-小腿-大腿-腰-肩-臂-手腕-指尖,这每一环节都不可或缺,在这里我们探讨上肢力量训练对投篮命中率的作用。

1.2.2 研究意义

将球投进篮筐是每一名篮球队员和篮球教练的训练目的之一,并且随着现代篮球的发展,精准的投射成为一支职业球队或国家队所必须的,比如美职篮中近四年获得三次冠军的勇士队中就非常依赖于他们队中两位善于投射的球星-斯蒂芬库里和克莱汤普森,再比如以姚明为核心的中国男篮,虽然在姚明是球队战术攻防两端的绝对核心,但是外线的射手群-王仕鹏、朱芳雨等为处于内线被包夹的姚明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使得该时期的中国男篮有出色的成绩。在近几年的国家队中无论是后卫还是锋线都缺乏具有威胁力的投篮手,比如郭艾伦、赵继伟等国内顶级后卫在面对身材更加高大的国际球员的防守时,不仅投篮命中率大幅度下滑,甚至一度没有投篮空间。但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较多,包括投篮姿势、上肢力量、腰腹力量、下肢力量、投篮习惯、心理因素等,在这里我们针对篮球运动员的上肢力量进行探讨,并具体组织实验以增强本文说服力。这一實验在有一定篮球基础的高中男篮校队进行,实验重点在于对实验组队员进行专项上肢力量训练,以达到增强实验组队员的上肢力量,并与参照组队员、实验前的实验队员进行对比,确定上肢力量与篮球投篮命中率之间的相关性,为篮球爱好者、基层篮球训练、职业篮球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更有效的提高投篮命中率。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上肢力量训练对篮球投篮命中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法

投篮成绩测试:实验前,对14名队员进行投篮测试,在篮筐下的地面以圆心画5.3米的半圆弧,队员须在圆弧外任意一点进行投篮,投篮次数为15次,限时90秒,两名队员帮助投篮球员捡球。测试当天无其他训练项目,所有队员在30分钟内做完身体热身和投篮热身后正式开始测试,本次测试在室外篮球场日落之后测试,无风,客观条件相同,并且无外界干扰因素。

实验对象:从运城市运城财经学校男篮协会24名成员挑选出14名高一、高二年级学生,具体分别是孙凯卓、郝一然、朱梓瑄、宋梓齐、范茗波、刘元泽、薛超文、杨万群、郝帅、赵鑫攀、卢佳鑫、勾润泽、邓高飞、王钰康,14名队员均有一定的篮球基础并且差异小,将14名队员随机分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七名成员分别为:孙凯卓、郝一然、朱梓瑄、宋梓齐、范茗波、刘元泽、薛超文,对照组七名成员分别为杨万群、郝帅、赵鑫攀、卢佳鑫、勾润泽、邓高飞、王钰康。

实验方案:运城市财经学校男篮14名队员训练时间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五时至六时二十分进行常规训练,假期无训练。由固定三名篮球教练(杨杰、许靖、刘晓东)进行指导,训练方法、手段均无显著差异。常规训练内容包括:热身、运球基本功、传球、上篮、投篮、实战演练、身体素质练习和简易攻防战术知识。在常规训练后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实验干预,长达8周后再进行一次和实验初期相同的投篮测试。

实验进程:

第一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带球慢跑、列队进行拉伸、熟悉球性完成热身;练习运球、传球基本功;练习防守脚步。

第二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运球、传球练习完成热身;分组进行投篮训练;组织投篮比赛。

第三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室内进行简单战术理论学习。

第四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运球、传球练习完成热身;组织分组进行3V3战术演练并实战;篮球场内组织下肢力量强化。

第五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运球、传球练习完成热身;组织5V5全场战术演练并实战,田径场组织长跑进行体能强化。

第六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运球、传球练习完成热身;分组进行实战对抗,组织教学比赛,并强化腰腹力量。

第七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运球、传球练习完成热身;对于攻防转换所需的体能进行练习,并组织模拟比赛。

第八周全队常规训练内容:运球、传球练习完成热身;组织与教工进行比赛。

实验干预方案:在常规训练后,参照组7名队员解散,另行为7名队员进行时长八周的上肢力量练习,并在训练后进行上肢肌肉拉伸练习。

实验器材:秒表、口哨、哑铃、杠铃

实验场地:田径场

运城市财经学校为一所中专财经职业学校,硬件设施较差,体育器械较少,仅有哑铃和杠铃这些简单器械,所以训练方法较少,实验组上肢力量训练手段为常规训练手段,其中包括俯卧撑、哑铃弯举、杠铃挺举等,八周训练采用了不同训练方法,并且要求队员规范完成动作,训练后进行上肢肌肉放松,整个训练过程较为科学、合理。实验结果见表:

2.2.2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用Excel双样本配对回归t检验统计法进行处理,对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p<0.05为显著水平。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成绩分析对比

由表1、表2、表5的统计分析可得:实验组全队七人总计投篮105次,总计命中34次,对照组同样105次出手命中32记,实验组队员比对照组队员多命中两记投篮,差别较小;实验组全队投篮命中率为32.38%,每名队员15次投篮中平均命中数为4.86个;对照组全队投篮命中率为30.48%,每名队员15次投篮中平均命中数为4.57个。实验组七人中有六名队员的成绩大于等于4次,这六人分别是孙凯卓、刘元泽、郝一然、朱梓瑄、宋梓齐、范茗波,而只有薛超文一位队员是成绩小于4次;而对照组七人中赵鑫攀、邓高飞、王钰康三名队员命中数低于4次,另外四名队员杨万群、郝帅、卢佳鑫、勾润泽的命中数大于4次。实验组命中次数最多为宋梓齐和范茗波所命中的8次,对照组命中次数最多也是8次,为郝帅所命中,三人皆是两队中后卫位置球员;实验组命中次数最少为薛超文所命中的1次,对照组命中次数最少是2次,为邓高飞和王钰康所命中,三人中皆是两队中4、5号位置球员;对照组实验前实验组成员投篮测试相对对照组稍好,但两队在实验前的投篮水平差距较小,在两组未进行训练和实验前,两组投篮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3.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成绩分析对比

由表3、表4、表6的统计分析可得知:试验后实验组7人共计105次的投篮共计命中41次,命中率是39.05%,平均命中数是5.86次;而对照组7人共计105次的投篮共计命中43次,命中率是40.95%,平均命中数是6.14次。实验组7人中有5名成员的测试成绩大于等于4次,这5人分别是孙凯卓、郝一然、朱梓瑄、宋梓齐、范茗波,但成绩小于4次的队员增长成2位,分别是刘元泽和薛超文;而对照组七人中赵鑫攀、邓高飞、王钰康、杨万群、郝帅、卢佳鑫、勾润泽的命中数全部大于等于4次,实验组命中次数最多为范茗波所命中的9次,对照小组命中的次数最多也是9次,为郝帅所命中,实验组命中次数最少为刘元泽和薛超文所命中的3次,对照组命中次数最少是4次,为赵鑫攀所命中。试验后对照组成绩稍好于实验组,但两组投篮水平较实验前均有小幅度上升,并且现阶段两队实力差距较小,两组试验后投篮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3.3 实验组实验前后成绩分析对比

由表1、表3、表6的统计分析可得知:实验组在经过为期八周的篮球常规训练和上肢力量训练后,投篮命中篮筐率从32.38%上升至39.05%,全队投篮命中篮筐率上升了6.67%,全队投篮命中数从34个增加至41个,增加了7个;个人平均命中数从4.86上升至5.86,也就意味着实验后实验组平均每个人比实验前在投篮测试中多命中1个投篮。从表一、表三的组员个人数据来看,孙凯卓的测试成绩由4次中篮上升为7次中篮, 刘元泽的测试成绩由4次中篮下降至为3次中篮,郝一然的测试成绩由5次中篮上升为8次中篮,朱梓瑄的测试成绩由4次中篮上升为5次中篮,薛超文的测试成绩由4次中篮下降至为3次中篮,宋梓齐的测试成绩由8次中篮下降至为6次中篮,范茗波的测试成绩由8次中篮上升为9次中篮,全组7人中有5人的投篮命中数在试验后为增加,其中孙凯卓和郝一然增加数最多,分别从4个增加至7个、5个增加至8个,各自多命中了3次投篮;另有2名组员的命中数在试验后为减少,刘元泽和宋梓齐分别从4个减少至3个、8个减少至6个。所以从整体看出实验组在经过时长八周的篮球常规训练和上肢力量训练后,实验组整体投篮水平有所上升。

3.4对照组实验前后成绩分析对比

由表2、表4、表8的统计分析可得知:对照组在经过为期八周的篮球常规训练后,投篮命中篮筐率从30.48%上升至40.95%,全队投篮命中篮筐率上升了10.47%,全队投篮命中数从32个增加至43个,增加了11个;个人平均命中数从4.57上升至6.14,实验后对照组平均每个人比实验前在投篮测试中多命中1.57个投篮。从表二、表四的组员个人数据来看,杨万群的测试成绩没有发生变化,测试前后均为5次,郝帅的测试成绩由8次中篮上升为9次中篮,赵鑫攀的测试成绩由3次中篮上升为4次中篮,勾润泽的测试成绩由5次中篮上升为7次中篮,邓高飞的测试成绩由2次中篮上升为5次中篮,王钰康的测试成绩由2次中篮上升为7次中篮,卢佳鑫的测试成绩由7次中篮下降至为6次中篮。全组7人中有5人的投篮命中数在试验后呈现增加,其中王钰康从命中2个到命中7个,增加个数最多;全组7人中有1人的投篮命中数在实验前后保持不变,杨万群在实验前后的命中数均为5次;全组人中有1人的投籃命中数在试验后呈现减少,卢佳鑫的投篮命中数由实验前的7次下降至6次。从全队整体看,在时长八周的篮球常规训练后,对照组的投篮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从实验数据和结果可以看出,在进行叫我科学、合理的八周常规篮球训练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的整体投篮水平都有一定进步。

(2)实验前实验组测试成绩较好,对照组较差,但二者并无显著性差异;试验后对照组测试成绩反而更好,二者亦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针对进行实验干预的实验组成员的进步并没有与对照组发生质的变化。

4.2 建议

(1)在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问题中,针对提高上肢力量的办法并不是很有成效,上肢力量的强弱只是影响球员投篮水平的其中一环,并不是提高投篮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2)影响球员投篮命中率的相关因素包括上肢力量、下肢力量、腰腹力量、投篮姿势、投篮习惯、出手速度等等,所以篮球的投篮训练中,必须针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训练,特别是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即运动训练学中的“木桶理论”,木桶的最终盛水量依赖于木桶的短板而不是突出的长板。该理论同样适用于篮球项目中的投篮,球员的投篮水平取决于影响投篮的诸多因素,而是取决于球员诸多因素中某一点。

(作者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投篮实验组队员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看着自己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今天你投篮了吗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