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尽揽天下英才

2022-06-05韩一丹

杭州 2022年9期
关键词:钱塘博士后追星

韩一丹

“杭州是一座具有‘引力波’的城市。引力波可以弯曲时空,这意味着,年轻人在这里没有机会‘躺平’。也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创新创业,杭州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活力。”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这样巧妙地比喻。

钱塘两岸宾朋至,鹏程万里正当时。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杭州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全方位引才、留才、用才,全力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城市,建设全球高端人才蓄水池。一座更高水平的“创新活力之城”,正源源不断地积蓄着澎湃动能……

以企引才,人才在哪里就“追星”到哪里

2022年1月7日,“202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名单公布,杭锅集团凭借在新能源领域的数智化实践和卓越的质量管理优势获此殊荣。去年,采用杭锅集团研发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建成的“西子零碳工厂”,集成了钙钛矿幕墙发电、熔盐储能、氢燃料电池等高新技术,实现了电、热的零碳利用,每年可实现530万度电和1万吨蒸汽的绿色供给,成为全国“零碳工厂”的先行者。

过去的两年,西子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杭锅集团董事长王水福觉得,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追星”。不过他追的“星”,不是明星、偶像,而是全国乃至全球能源行业的院士、科学家、专家和技术人员。

近年来,好些专业对口的博士主动向杭锅投来简历。但在原地等待远远不够,从2020年6月起,杭锅开始了主动“追星”——在成都、武汉、济南等能源产业高地设立分公司。原因在于,当地集聚了不少能源领域的人才,不少人对杭锅感兴趣,但对离开家乡来杭州工作生活有些犹豫。“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把公司开过去。”王水福说,人才在哪里,杭锅就“追星”到哪里。

2020年10月,杭锅集团—西安交大能源科技研究院成立,这是杭锅第一次走出浙江,与省外高校达成研究院级的合作。王水福提出ATUP虚拟股权激励计划,通过开放的长期合作,合力将产品打造为产业,让科研人员与企业共享创新红利。

2020年11月18日,浙江大学—杭锅集团先进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在临安青山湖成立,这是杭锅与浙大第三次牵手,现场就签约了四个课题项目。此前的国庆假期,王水福也闲不下来,马不停蹄地与浙大副校长、能源专家严建华等院士、专家们进行深入交流,最终促成了这个校企深度嵌合创新联合体的诞生。“这样的合作让科学家感到兴奋。师生们都很愿意和杭锅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们一起把新型能源研究搞好。”中国工程院院士、浙大热能工程研究所所长岑可法说。

除了“追星”,在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上,杭锅自主开发形成了一套训战结合的“造星”方案,其中包括“质量带级认证体系”。在全员经过培训、考核,取得质量“绿带”的基础上,不论是技术人才还是技能人才,主持完成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流程改进等质量改善项目取得实质成效,即可获得“黑带”资格,并得到相应激励。

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是未来发展方向,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杭锅“追星”“造星”的步伐不断迈大。2021年9月,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在杭锅挂牌,吸引了海内外众多能源领域博士投来简历,目前已有一位博士后驻站安家。多样化的布局和创新,让杭锅与全球人才“零距离”。

以才引才,让“伯乐”来推荐“千里马”

2021年7月14日,在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任职的工学博士何敏,从钱塘区相关领导手中接过了第一张“钱塘举才官”举荐人才认定证书,而推荐她的“举才官”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

“在医学所成立之初,谭院士就向我发出了邀请。从湖南到浙江,做出这一职业生涯中的重大决定,既是出于接受自我挑战的理想主义,更是源于钱塘区对人才的高度重视。”何敏表示。从6月18日谭院士提交举荐信,到7月初正式完成引进,在何敏“扎根”钱塘的过程中,“钱塘举才官”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钱塘区的人才工作非常用心、特别给力,对人才的各项需求都做到了快速响应,打消了我的后顾之忧。”

以才引才,以才育才,让“伯乐”来推荐“千里马”。“钱塘举才官”是钱塘区于2020年底创新推出的人才评价认定办法,聘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谭蔚泓、褚君浩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郑裕国为“举才官”。只要是由“举才官”发现、选拔的业内优秀人才,钱塘区将开通“绿色通道”,优先给予落实人才引进。

生物医药产业是钱塘区的主导产业之一,中科院医学所所在的杭州医药港持续引进高端人才,为钱塘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再添动力。”钱塘区委组织部(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引进的人才,一方面给予其生活、安居、薪酬以及子女的教育补贴等;另一方面,举办‘钱塘人才主题日’‘钱塘人才之夜’等多形式的交流活动,帮助人才拓宽朋友圈,找到真正的归属感,安心扎根钱塘创新创业。”钱塘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钱塘区已集聚生物医药市级以上领军人才160余人,汇聚生物医药从业人员3.5万余名,从业人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钱塘区高端生物医药产业平台入选“中国最佳医疗健康产业园区Top10”。截至目前,“举才官”已引进相当于杭州市C类以上高层次人才13名,这一创新做法也被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

以院引才,一流科研环境汇聚一流人才

2018年1月9日,在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的共同见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法国国立民航大学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合作备忘录,两校在杭州市联合举办一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中法航空大学。

此后,中法航空大学就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建工作,预计2023年建成。校园紧邻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核心区域,山清水秀,生态宜人,学习生活环境和科研创新条件堪称一流。筹建期间,中法航空以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为学术平台,开展学科、机制、实验平台、人才培养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等各项建设工作,其中,重中之重是人才引进。通过各类人才招聘活动,目前已有数十位学者入职教职岗位和博士后岗位。

说起为何选择中法航空大学,2021年12月入职的信息学院博士后徐亮侃侃而谈:“博士毕业后,我对杭州高校进行了细致的了解,最终选择向中法航空大学博士后岗位投递简历。吸引我的主要有几点:首先,中法航空是一所有着高定位的大学,对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是个很好的平台;其次,全新组建的团队意味着新的活力,团队成员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第三,中法航空大学位于城西科创大走廊,附近有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便于開展学术交流;第四,杭州市在政策上对博士后工作支持力度很大。”

同样被中法航空大学光明的发展前景所吸引的,还有工学院博士后蒋成洋:“我博士的研究方向是先进航空发动机高温防护涂层,而中法航空大学工学院的平台和方向与我的研究方向非常契合。”理学院特聘研究员牛天超,曾在杭州这座城市留下过许多美好的记忆,恰好在合适时机选择了中法航空,他感到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缘分。“得知理学院要筹建的量子物态平台,已经购买了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分子束外延设备,这让我心驰神往。我相信理论和实验的完美结合,必定能让我们在量子物态这个领域中做出创新性的成果。”

航空学院博士后徐征自2021年6月入职后,对生活环境十分满意:“生活上,研究院免费提供设施完备的人才公寓,可以拎包入住,从公寓到办公室步行也就5分钟,还有配套的食堂、图书馆、健身房等,生活非常便利。”

2022年1月9日,国际青年学者唯实论坛中法航空大学分论坛举办,来自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百余名青年学者在线上集聚。中法航空大学筹建办公室主任马进喜抛出了“橄榄枝”:“希望各位青年学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了解中法、加入中法,成为中法航空大学建校的拓荒者,成为中国航空产业未来领跑国际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优秀人才的集聚,中国的航空梦想将在这里被点亮!

猜你喜欢

钱塘博士后追星
将敢“闯”敢“创”作为成长基因 钱塘区打造产才融合示范高地
全球拍天宫 “追星”少年拍不停
钱塘区:上线“碳富码”助力绿色低碳生活
钱塘、仁和、余杭三县的排名之争
追星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编辑部追星日常
白居易写诗
追星不如追艺术 赶上看展览的漫步人生
广西今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获资助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博士后发展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