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研究

2022-06-04陶智霞朱碧玲湖北省天门市中医医院脑病科4317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神经炎前庭康复训练

陶智霞 严 芬 朱碧玲 湖北省天门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431700

前庭神经炎作为外周性前庭病变之一,是引起周围性眩晕的主要原因,仅次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病因主要为潜在单纯疱疹病毒的活化,临床表现为眩晕、平衡障碍及恶心呕吐,多数为急性自发性眩晕且持续发作1d以上[1]。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来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的短期疗效,但前者毒副作用较大,远期疗效不确切,后者难以坚持治疗,仍存在慢性眩晕或残留性头晕的可能性。中医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针灸等中医特色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小。为进一步探讨疗效,本文以84例前庭神经炎患者为对象,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前庭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前庭神经炎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51.2±3.4)岁;病程2~11d,平均病程(6.4±0.8)d。观察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51.5±3.2)岁;病程3~12d,平均病程(6.6±0.7)d。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急性或者亚急性持续性眩晕,伴有视物旋转、平衡障碍、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检查发现自发性眼震,向健侧水平或旋转;半规管功能发现一侧功能减退甚至丧失;无耳蜗、听力损害;头颅CT排除颅脑占位病变和脑血管病变。

1.3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20~70岁,性别不限,病程>2d;无意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无前庭康复训练、中医护理禁忌证;治疗前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血管、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有精神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恶性肿瘤、前庭性偏头痛、中枢性眩晕或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同时参与其他研究,纳入后有重大不良反应,或资料不全、失去随访。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前庭康复训练。(1)先进行前庭—眼反射康复:①VOR-1前庭康复:a.摇头固视: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转头时,眼睛注视前方中心的固定静止视靶,保持视觉清晰。b.交替固视:在两个固定静止视靶间转头时,眼睛交替注视两个视靶,与头转动方向保持一致。②VOR-2前庭康复:分离两个固定静止视靶,头眼对准同一侧视靶,保持头不动,眼睛向另一视靶固视。以上方案先易后难,可按坐位练习—站位练习—行走练习的顺序练习。(2)再进行前庭脊髓反射康复:①重心康复:行走转髋练习;②平衡康复:弓步传球,马步云手;③步态康复:前脚跟对后脚尖的直线行走。康复治疗从患者可以耐受的练习量开始,每次训练15min,每日不少于2次。最后都增加到每天训练30min,连续训练1个月。

观察组予以中医护理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前庭康复训练方案与对照组保持一致。针灸:针刺患者神庭、百会及晕听区,得气后留针30min,针刺结束后加灸百会、囟会二穴,每穴艾灸15min,1次/d。中药:服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水煎剂,组成为牛蒡子、生地黄、竹茹各15g,川贝母12g,钩藤、茯神、桑叶、白芍各9g,羚羊角片4.5g,生甘草6g,用水煎服,一剂200ml左右,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连续治疗1个月。

1.5 观察指标 (1)前庭功能:用冷热试验评定一侧半规管功能,计算优势偏向(DP)和半规管麻痹(CP)值,用眼震测评测定自发性眼震(SN)值。(2)DHI:用于评定眩晕严重程度,总指数范围为0~100,分值越高,代表眩晕主观症状越严重。(3)VADL:用于评定日常活动前庭功能状态,包含28个日常活动中会涉及前庭功能的项目,每项分值为1~10分,总分越高代表日常活动前庭功能越差。

1.6 疗效评定 治愈:无眩晕,头位变化时头晕无加重且无眼震;好转:眩晕症状消失,但有头晕不稳定感,若头位发生变化会诱发头晕,对生活和工作偶有影响;无效:眩晕、眼震等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或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前庭功能指标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前两组DP、CP、SN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P、CP、SN值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前庭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DHI、VADL评分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前两组DHI、V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HI、VAD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DHI、VADL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3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前庭神经炎是临床上常见的眩晕疾病之一,多由于单侧前庭功能突发性减退、丧失,造成患者出现旋转性眩晕,并持续数日甚至数周。该病一般采用改善循环类药物配合糖皮质激素来治疗,能有效抗炎、抗水肿,但长期服用副作用大,远期疗效不佳,预后差,易遗留下前庭功能低下、平衡障碍等后遗症,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小的影响。前庭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前庭功能障碍及日常活动能力,它作为除了药物外又一项重要的治疗方案,能加快前庭代偿的形成,减轻眩晕感、增强平衡感,改善前庭眼动反射,增强步态稳定,预防摔伤的风险[3]。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眩晕”范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若患者情志不畅,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上扰清窍,易形成本病,治疗当以平肝息风、宁心除烦。羚角钩藤汤主治热盛动风证,对眩晕、头痛、抽搐均有奇效,其中牛蒡子疏风散热,生地黄凉血滋阴,竹茹、川贝母清热化痰,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茯神宁心安神,桑叶清热平肝,白芍养阴泄热,羚羊角片善凉肝息风,生甘草与白芍相伍酸甘化阴,并调和诸药,共同起到凉肝息风、增液舒筋的作用[4]。针刺百会能提升阳气,促进清阳在头部的会聚,针刺神庭对风眩、善呕、烦满疗效突出,晕听区属于足少阳胆经,具有疏通少阳、息风止眩之功,针刺该区可促进对应区域大脑皮层的血液循环并增强其代偿作用,加灸百会、囟会能减轻炎症损害,改善微循环,保护神经元。且服用中药、针灸等中医护理方法安全性高、成本低、并发症少,减轻了患者的医疗成本,易被患者接受,从而提高依从性和远期疗效[5]。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DP、SN、CP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有利于促进前庭功能的恢复;治疗后观察组DHI、VADL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能有效缓解眩晕症状,提高日常活动能力;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联合疗法的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联合前庭康复训练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功能康复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提高前庭功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一定的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炎前庭康复训练
前庭康复在前庭疾病的应用进展
视神经炎的悖论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被忽视的“前庭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