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患者外周血NLR、MLR、PLR水平的检测价值分析*

2022-06-04冯刚华罗善琦李海鹏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423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10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间歇粒细胞

周 娟 冯刚华 罗善琦 李海鹏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423000

视神经脊髓炎(NMO)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2007年Wingerchuk等[1]提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的概念,以血清NMO-IgG为标志,包括NMO和NMO相关疾病。最终,2015年国际视神经脊髓炎小组(IPND)取消NMO定义,并制定新的诊断标准,将NMO纳入为NMOSD的范畴[2]。NMOSD是一种主要由体液免疫参与的抗原—抗体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谱,具有病情复杂、病程长、预后差、易复发的特点,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3]。秦佳睿等[4]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可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病情及预后的评估。目前,关于NMOSD患者外周血NLR、MLR、PLR变化及相关研究较少见,本次研究选取60例NMO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外周血NLR、MLR、PLR水平变化及对病情评估的临床价值,以期为本病的临床诊治及分子学机制研究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2020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60例NMOSD患者临床资料,将处于急性发作期的35例患者设为发作组,处于疾病缓解期的25例患者设为间歇组。纳入标准:(1)符合NMOSD的诊断标准[5];(2)水通道蛋白 4 抗体(AQP4-IgG)检测呈阳性;(3)病历资料完善。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合并恶性肿瘤者;(3)使用影响检测指标药物者;(4)AQP4-IgG呈阴性者。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发作组中男10例,女25例;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2.16±7.02)岁。间歇组中男6例,女19例;年龄17~70岁,平均年龄(43.25±6.48)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2.75±6.65)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均抽取空腹静脉血2.0ml,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计数,并计算出NLR、MLR、PLR。

2 结果

2.1 三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计数比较 发作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间歇组及对照组,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间歇组及对照组(P<0.05);间歇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NLR、MLR、PLR比较 发作组NLR、MLR高于间歇组及对照组,PLR低于间歇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歇组NLR、MLR明显高于对照组,PL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三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血小板比较

表2 三组NLR、MLR、PLR比较

2.3 NLR、MLR、PLR鉴别诊断NMOSD病情程度的价值分析 绘制NLR、MLR、PLR鉴别诊断NMOSD病情程度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NLR、MLR、PLR水平鉴别NMOSD急性发作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73、0.881、0.870(P均<0.05),见表3、图1。

表3 NLR、MLR、PLR鉴别诊断NMOSD病情程度的价值分析

图1 NLR、MLR、PLR鉴别诊断NMOSD病情程度的ROC曲线

3 讨论

NMOS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的健康组织视为有害物质进行攻击。张洋洋等[6]研究表明中青年女性是NMOSD的高发人群,该病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的特点,部分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多次复发,每一次复发都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和残疾逐步累积,从而造成失明和瘫痪等严重残障后果,同时,长时间的病痛与价值感的缺失,也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目前临床对于NMOS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AQP4-IgG检测,但该检测普及度低、费用高、等待结果时间长、程序烦琐,且对于AQP4-IgG呈阴性的患者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NMOSD属于由多种炎性因子参与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张亚岚等[7]研究发现,检测相关实验室指标有助于NMOSD的诊断。白细胞计数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且检测手段简单,其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血小板计数与炎性反应、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而NLR、PLR及MLR作为4个指标的整合更能敏感地反映出机体的炎症状态。其中中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炎症因子,破坏血脑屏障,加速脑损伤,朱一白等[8]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LR、PLR可反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淋巴细胞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之间的平衡状态,从而整体反映机体免疫炎症状态,目前三者已被用于痛风[9]、哮喘[10]、克罗恩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本研究分析发现发作组NLR较间歇组、对照组升高,PLR较间歇组、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与孙庆利等研究结果类似,均表明NMOSD患者外周血NLR、MLR水平明显升高,PLR明显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这主要与急性发作期NMOSD患者炎症反应更严重有关。同时,本研究绘制NLR、MLR、PLR鉴别NMOSD急性发作与疾病缓解的ROC曲线,结果其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873、0.881、0.870(P均<0.05),提示检测NLR、MLR、PLR水平对评估病情程度有重要价值,因此建议临床密切监测此类患者外周血NLR、MLR水平,必要时采取积极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NMOSD患者外周血NLR、MLR水平明显升高,PLR明显降低,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检测NLR、MLR、PLR水平对评估病情程度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间歇粒细胞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中年女性间歇习练太极拳的强度、能量消耗与间歇恢复探究分析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间歇俯卧位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尿酸水平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关系的研究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单核细胞亚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移植单核细胞对中枢系统不同病变趋化作用的PET/CT示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