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联合雌孕激素预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内膜恶性病变的价值探讨
2022-06-04宋云霓谢奇虹黄少薇
宋云霓 谢奇虹 黄少薇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医院 523000
在常见妇科症状中,异常子宫出血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发生在青年或绝经前女性中,病情十分复杂。对于存在异常子宫出血者,一般提示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故此需早期明确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1],从而确认其病理类型,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阴道超声广泛用于妇科疾病中,其能明确病变部位、病变形态、病变大小,并且能够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预测,而根据子宫内膜厚度能够有效评估患者病理类型[2-3]。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针对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子宫内膜厚度联合雌孕激素预测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100例月经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6.52±2.52)岁;观察组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6.56±2.78)岁。两组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和家属均明确本次研究内容、流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标准;③年龄在18岁以上,并且伴有子宫结构性改变。(2)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②存在阴道超声检查禁忌证;③合并阴道感染;④伴有重要脏器病变。
1.3 方法 组织病理类型检查方法:患者均实施常规妇科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对于子宫内膜异常部位,需进行定位活检,再进行诊断性刮宫,在获取标本后送检;参照子宫颈和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解读标准,对患者的病理类型进行评估。子宫内膜厚度检测方法:在患者月经后3~7d,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仪器型号为voluson E8型、生产公司为美国GE公司)对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查。具体内容:将探头频率调整为5~9MHz,患者的体位选择膀胱截石位,在开始检查前需做好探头的消毒工作,缓慢置入患者阴道内,选择3D模式采集图像,对患者子宫内膜形态和回声特点进行观察,取患者子宫纵位切面图,对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量,共2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激素水平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盒实施检测,在检测完毕后,需进行分段诊刮送病理检查,并进行患者的雌孕激素受体检测。
1.4 观察指标 分析患者组织病理学情况以及恶性病变、良性病变的子宫内膜厚度,同时对比不同类型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以及性激素水平。
2 结果
2.1 患者组织病理学情况分析 20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刮宫,共有内膜恶性病变36例(18.00%),其中子宫内膜癌20例(55.56%)、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6例(44.44%);良性病变164例(82.00%),其中子宫肌瘤78例(47.56%)、有排卵型功血18例(10.98%)、子宫内膜息肉15例(9.15%)、无排卵型功血25例(15.24%)、其他28例(17.07%)。
2.2 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恶性病变子宫内膜厚度为(16.25±2.21)mm;良性病变的子宫内膜厚度为(9.51±1.13)mm;恶性病变子宫内膜厚度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
2.3 不同类型异常子宫出血的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对比 除有排卵型功血外,其他类型异常子宫出血的ER、P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类型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对比
2.4 不同类型异常子宫出血性激素水平对比 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除有排卵型功血患者外,其他类型患者的雌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组间存在差异性(P<0.05);而有排卵型功血孕激素含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FSH、LH含量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异常子宫出血性激素水平对比
3 讨论
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诱发该疾病的因素较多,比如宫颈病变、子宫肿瘤等,而如何对异常子宫出血的病理类型进行明确十分重要,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4-5]。根据以往研究显示,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方式包括多种,比如宫腔镜、阴道超声、诊断性刮宫等,其中诊断性刮宫存在一定损伤,并且漏诊概率较高;而宫腔镜能够对宫腔内病变情况进行直接观察,从而明确诊断,虽然能够将病灶部位、形态和大小等情况清晰显示,但单独应用效果不佳,导致其使用受到限制。而寻找其他有效的方式预测异常子宫出血的病理类型十分重要[6]。
近年来,阴道超声被广泛用于多种妇科疾病的检查中,能够结合超声回波反射情况对病变具体情况进行明确,具有无创、性能好等优势。经超声检查能够对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厚度情况进行清晰观察和检测,研究发现,当人体子宫内膜厚度在5mm以上时,易增加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占比60%~75%[7-8];而对于子宫内膜厚度在5mm以内者,其病变风险较低。由此说明,对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而言,对其子宫内膜厚度检测十分重要,能够对内膜病变情况进行预测。此外,当子宫内膜覆盖黏膜时,并且子宫伴有病变时,易增加子宫内膜厚度[9]。在本次结果中,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的子宫内膜厚度存在明显差异,且恶性病变的内膜厚度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故通过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能够预测异常子宫出血的良恶性。
有学者认为,从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方面分析异常子宫出血的发病机制,能够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10]。正常月经周期一般依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正常,从而促进患者卵泡的发育和成熟,使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此外,雌激素和孕激素需与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的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能够使生理作用得以发挥。对于女性患者而言,其子宫内膜组织的含量和激素水平的含量,若上述指标任何一方面出现功能异常、减低等情况,均可改变子宫内膜功能和形态,最终引发异常子宫出血[11]。无排卵型功血是因E2的单一持续作用所致的一类内膜增生性疾病,根据其不同病理变化可分为多种类型,即子宫内膜增殖、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而根据本次结果显示,无排卵型功血的发生机制较多,包括LH分泌不足、FSH/LH比例失调等,以上情况均可引起卵泡发育异常,无排卵迹象,导致卵泡出现连续闭锁,且存在两种增生表现,即间质细胞增生、卵泡膜细胞增生,使E2水平出现异常性升高;对于子宫内膜而言,其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增生表现,其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雌激素单一刺激而缺乏孕激素的对抗作用所导致的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而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易发展为子宫内膜癌[12]。在本次结果中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无排卵型功血患者在体内E2的含量方面的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异,但ER和PR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说明子宫内膜增生程度和PR阳性率、ER阳性率、E2水平具有一定关联性,并且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越高,则代表异变的概率越大。有排卵型功血的发生和机体黄体功能异常的关系密切,进而导致P持续高水平,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脱落。在本次结果中,有排卵型功血患者、对照组患者在体内E2水平方面比较,前者明显降低,而E2水平的下降与LH和FSH分泌不足存在密切关联性,对于子宫内膜患者而言,其ER和PR的阳性率也具有下降趋势,但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对于有排卵型功血而言,其发生机制与子宫内膜中ER和PR减少、E2水平低下等存在密切关联性。对于子宫肌瘤患者而言,患者E2和P水平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并且经过ER和PR测定,发现子宫肌瘤患者ER和PR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提示,E2和P激素水平、ER和PR异常增高和子宫肌瘤的发生具有一定关联性。而对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而言,其E2水平、ER和P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但P水平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并不显著[13],由此说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和E2水平升高、ER和PR阳性具有密切联系。根据以上内容可见,通过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子宫内膜厚度联合雌孕激素进行测定,能够明确其内膜恶性病变类型,从而利于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为临床提供有利依据[14-15]。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厚度联合雌孕激素能够对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内膜恶性病变进行预测,从而早期明确疾病、早期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