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2022-06-04张红芳
张红芳
【摘要】“双减”之后,对小学语文学科的作业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已经难以适应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教育趋势,因而,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双减”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从开设“自选超市”、创建“闯关游戏”等方面,对“双减”背景下的语文作业创新性设计的策略展开分析,力求提升语文作业的质量、减轻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负担。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2)10—0054—0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为“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重现学校的育人主体地位。在“双减”政策的指导和启示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方向和目标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应围绕着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及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设计兼具新颖性、层次性、弹性化等特征的语文作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作业中的趣味,提升他们解读作业和完成作业的兴趣,以此体现“双减”政策在语文教学中的驱动作用。笔者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以及“双减”政策中的相关条例,对“双减”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具体要求和创新策略展开研究。
(一)语文作业应精减数量
在“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了“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要求,教师设计和布置作业,要以“双减”政策为主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作业设计工作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精减作业数量。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年级层次,将“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的理念贯穿于语文作业模式中,以精简且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1]。
(二)语文作业应提升质量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是“双减”政策的主要内容,教师设计的作业是否优质和完善对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提升语文作业的质量,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等要素,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语文作业。同时,教师应将弹性化、趣味化、探究化的原则引进作业设计中,以此建构完善、立体的语文作业体系[2]。
(一)超前化——发布“预习诊断”,培养自主意识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功能和作用更加全面,在预习阶段,教师秉承着超前化的原则,通过发布诊断性的预习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作业的引领下,明确预习的重点和方向,以此为根基,小学生也能在预习中找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而为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准备,这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具有重要价值[3]。同时,在预习阶段超前发布作业,也能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规避校外有偿辅导的乱象,这也与“双减”政策中的相关要求相契合。
例如,在《观潮》一课的阅读教学前,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发布“预习诊断”,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了解本课的基础知识和主要信息,而“预习诊断”中的内容应以课内文本为主,如下示例:
1.正确且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查阅资料,解释带点字或词语的含义。
4.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问题?请写出来。教师以内容精简、形式凝练的“诊断性”作业,引导学生在预习阶段完成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还厘清了文本的结构和段落大意,而在第3小题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见解,这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灵感。
(二)彈性化——开设“自选超市”,促进个性发展
“双减”政策强调教师应布置弹性化和个性化的作业,结合政策中的相关内容以及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教师应从弹性化的角度设计和布置语文作业,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基于此诉求,教师可以开设“自选超市”,以学生的自主意愿为依据,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决定需要完成的作业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不仅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作业,也能在选择作业的过程中明确自身所处的知识层级,以便补齐短板弱项[4]。而且,“自选超市”本身是一个创新概念,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会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完成作业。为了保证“自选超市”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可以做好准备和监督工作。
首先,研读学情,精选“超市物品”。弹性化的作业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要全面研读学生的真实学情,以其作为选择“超市作业”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取的内容为学生所用。以《猎人海力布》一课的作业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过往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表现,将学生按照语文综合实力分成梯度递进的三个层次,对应这三个层次,教师可以为作业“超市”选择基础性、拔高性和拓展性的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契合自身实力的基础上,拥有选择作业的主动权。
其次,主动参与,开启“自选超市”。在做好作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后,教师可以正式开启“自选超市”,依据“基础作业”“拔高作业”和“拓展作业”三个层次,设计出内容优质、结构合理的作业,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在以上三个层次的作业中,教师精心选取难度递进的内容,学生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够依据自身的意愿,选取契合自身实力和意愿的内容,能动性明显加强。
最后,分层评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意义非凡,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选择的作业内容展开分层评价和批改工作,以面对面和书写评语的方式,针对学生选择的作业内容,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明显加强。
(三)趣味化——创建“闯关游戏”,强化主观意愿
趣味化的语文作业对学生具有十足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主观意愿,基于趣味化作业的要求,教师可以创建“闯关游戏”,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他们对作业的刻板印象。在积极情绪的引领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参与实践活动时会全身心投入。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内知识,以“闯关游戏”为载体,增强作业的吸引力[5]。比如,在《猫》一課的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主观意愿,教师可将“闯关游戏”作为课后作业的形式,在游戏的第一关中,设置“看拼音,写词语”的内容,考查学生对词汇的了解程度,让学生明确基础词汇和语句的书写方式和读音。待学生完成第一关任务后,方可获得开启第二关的密码,第二关可以设置“多音字组词”或者“比一比,组词”等多种形式的作业,考查学生组合词语的能力。在游戏的第三关中,设置“把词语补充完整”,以“无忧无虑”“屏息凝视”“生气勃勃”等词语造句,并在句子中设置空格,让学生在空格上填充对应的词语,考查学生补足句子的能力。在游戏的最后一关中,教师要升级作业难度,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内容作为作业的素材,考查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融入与文学经典相关的内容,如“黛玉葬花是哪部文学名著中的重要片段?它主要讲述了怎样的内容?隐含了怎样的深意?”
借助“闯关游戏”作业内容,学生从基础关开始,逐层完成闯关任务,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水平都呈现递进形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此种作业形式也恰好迎合了“双减”政策的要求,达成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四)探究化——引进“项目工程”,拓展深度思维
依据“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教师要避免布置机械化和重复性的作业,探究化的语文作业与这一要求相符,因此,教师可以引进“项目工程”,以项目化的形式设计和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集中解决某一个或者某一类问题,以此达到拓展学生深度思维的目的。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从本单元的主线出发,为了达成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强化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教师可以设置“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项目化作业,以“拜访当地的红色纪念馆,将所见所感与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并落实到书面写作上,创作一篇饱含深情的文本”作为作业内容。在接受项目化作业后,学生可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探访的形式,主动获取作业中应涵盖的信息,围绕着“红色精神”的主题展开深度探索和创作,进而高质量地完成语文作业。
(五)实践化——巧借观察问卷,增强综合素质
“双减”政策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出台和落地的一种教育政策,是为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据此,教师所设计的语文作业,理应具有实践化特征。教师可以巧借观察问卷作为设计作业和学生完成作业的手段,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比如,结合“介绍一种事物”的习作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实践作业,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问卷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种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找出该种事物的外在形态、内在特征,并将其记录在观察表中,为写作积累素材和灵感,待素材积累到一定量后,学生随即展开文本创作活动,这时所创作的文本便有血有肉。由此,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了实践作业,也养成了乐于观察和勇于实践的良好品质,久而久之,其综合素质也能明显增强。
简而言之,“双减”政策为作业设计乃至语文教学活动带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教师要抓住这一机遇,结合小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和布置语文作业,让小学生在优质、完善的作业体系中强化学习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学校强化了育人主体地位,学生也能在学习语文知识、完成语文作业时获得更强的效能感。
[1]何捷.“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整体框架构想[J].江西教育,2021(35):10-11.
[2]夏艳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21(Z2):88-92.
[3]倪静,姚世娜,李雪莲.以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实现提质增效——以小学低段语文为例[J].四川教育,2021(23):32-33.
[4]马秀英.浅议优化课后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J].才智,2020(09):136.
[5]阎素红.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有效性的思考[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09):25-26.
编辑: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