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及对策浅谈

2022-06-04周玉琼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原因及对策中学生

周玉琼

摘要: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其心智尚未成熟,自制力不强,且攀比心理、从众心理、叛逆心理严重,导致玩手机成瘾。学校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联合家庭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成瘾;原因及对策

本研究通过对本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并查阅了中学生手机成瘾相关文献资料,掌握初中手机使用现状,进行原始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并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中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危害、原因及应对措施。

一、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我们了解到中学生手机成瘾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既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也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众心理的影响。初中生的从众心理较强,当身边的绝大多数人都这样做时自己也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另外,由于初中生的群聚意识较强,很容易排挤身边与众不同的人,处在群体中的初中生在群体压力下为了不被边缘化,也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增加自己在群体中的安全感而不得不跟随大家,不断地使用手机,渐渐被手机所吸引,这同样使学生手机成瘾的可能性极大增加。

(2)家庭教育的缺失。一方面,由于部分学生家庭中父母有一方或全部在城市务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大多数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而由于年龄所限,他们大多数并不了解手机,对手机的使用还停留在接打电话上,甚至有些连这个都不熟练。因此,他们对初中生玩手机处于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这不是什么大事。另一方面,有些父母虽然认识到手机成瘾的危害,但身在城市,想要管教却有心无力。有些则是虽然认识到了手机成瘾的危害,却因为自己常年在外打工,无法陪伴孩子,出于补偿心理,对孩子手机成瘾这一情况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忍心管教。这就导致学生认为玩手机不是什么大事,于是更加沉迷于手机。

(3)自制力弱。智能手机不断更新换代,其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借助手机可以获取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初中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形成阶段,其心智尚未成熟,认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自制力还比较弱。手机上,每天更新推送的八卦新闻、新奇事件等很容吸引初中生眼球,尤其是网络社交和网络游戏非常容易诱惑初中生陷入手机依赖的漩涡中去。初中生产生对手机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身自制能力较弱而导致的。

(4)学校教育教育观念滞后。由于学校工作不能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问题,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影响,再加上“ 传统型”的德育方式,只重视约束性的教育,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去遵守纪律,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个性的心理需求和愿望,使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追求新颖、时尚正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应对手机成瘾的对策

(1)家庭方面。青少年虽自制力差,但可塑性强,需要家长耐心引导,家长需从行为上改变自己——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为孩子树立模范带头作用,留出足够多的时间与孩子共同学习、读书、交流,同时经常沟通交流如何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孩子才会在遇到挫折时,拒绝沉浸虚拟网络世界。学会合理利用手机软件进行学习,让手机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正向伙伴。家长应该及时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及行为变化。尤其是对那些性格孤僻的学生,家长更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陪伴与关注的温暖。

(2)学校方面。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途径。学校应加大力度宣传青少年健康使用手机的意义及目的,开展相关知识系列活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等积极引导中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同时,学校应该多开展一些课外社会实践课,如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组织英语角、体育社团、美术、书法社团等让学生了解多学科知识、增长见识,拓宽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的听课状况及精神状态,注意是否有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与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交流,了解问题背后产生的原因,时常保持与家长的联系。

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再加工,将书本上的文字变成活泼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新授课的内容做成 PPT,重难点利用微课来进行展示,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繁缛的文字变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将课堂变成一场视听盛宴,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我们也可以考虑如何让学生利用手机搜集学习信息,传递学习信息,将手机变成学习的帮手,实现课本和语言外的另一种课堂互动。

(3)社会方面。社会上,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手机不良信息的打击力度,对容易导致沉迷的手机游戏出台更加严格的监管制度,降低中学生成瘾风险。对可能引起中学生身心不健康发展的色情、暴力等信息进行强有力的打擊,为青少年提供绿色健康的上网环境。

(4)学生方面。学生要提高自控能力,学会自我管理。在手机成瘾的学生身上我们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自制能力低、没有目标性。有的学生也曾经尝试着减少或者是不去使用手机,但是均以失败告终;有的学生明知过度玩手机所带来的危害,但是依旧控制不住自己玩手机的冲动。其实,要想摆脱手机成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首先,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作为学生,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其次,团体监督。老师可以将手机成瘾的同学组成互助小组,形成一个小团体,在团体中签订协议,相互监督组内成员之间玩手机的行为,每当有人违反规定想玩手机时及时加以制止,同时及时反省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也存在想要玩手机的侥幸心理。通过团体监督,在督促他人的同时又能监督自己,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再次,抵制不良文化的诱惑。当前,许多垃圾短息、虚假信息、黄色图片、不健康的视频都是通过手机进行传播,许多学生深受其害,却又难以自拔。作为学生,要明辨是非,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手机文化的诱惑。

总之,在对待中学生手机成瘾这个问题上,学校、家庭、社会应当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及其手机成瘾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干预策略,共同努力,使同学们能够充分意识到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从而提高自己的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正确、合理的使用手机,最终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摆脱手机成瘾。

猜你喜欢

原因及对策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关注学困生让每一位学生走向成功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大学生中长跑锻炼焦虑心理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