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环节的认识

2022-06-04阴建华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交流探究教学

阴建华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意义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学生的合作探究就成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最近的课改中,我们学校提出了:“目标引领336教学模式”,对于“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这两个环节在课堂中如何把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粗略地谈几点看法。

一、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几个误区

先说对合作探究的误解:自主学习皆欢喜,随心所欲赶大集;合作探究面对面,实际就是做习题。①小组合作探究时目标不明确,学生在小组内各自作答,不关心其他同学的意见。②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差不多每节课都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有时一节课要用到好几次。的确,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有些问题不具有探究性,把所有问题都拿来小组合作,导致问题过于简单,小组合作只是作为形式表现出来。

再谈谈课堂交流展示弱势:一号做题六号念,糊里糊涂举手占;气氛热烈皆欢喜,其实就是两三人。

由于不同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少数人学习,多数人休闲等结果,想抄近道,就像烧水一样,开水一百度,只想烧最后一度,前面九十九度不想烧。小组交流展示时,成绩优秀或性格外向的学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他们频频发言,小组汇报时,真正发言的仍是那一两个学生,而其他学生则成为“多余人”,坐在那里静听,甚至三两成群地说闲话。这样一来,参与合作学习的只是少数几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则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也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我认为,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探究和展示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要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一节课如果不注重探究内容的设计,很可能因为不吸引学生或不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就很容易使学生犯困。然而,一个好的、恰当的探究內容,它能够紧扣本节要学习的内容,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跳一跳摘桃子”的喜悦,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学习中解决所创设的情景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2)探究和展示内容不要面面俱到,应在具体的小问题上深研究。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白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概念和规律建立的需要,领悟到物理思路和方法。如果课课都要探究、题题都要展示,那只会面面俱到而重点不突出,求新求异难点难突破。

(3)把握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的时机。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只是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并不是全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情况、已有的经验合理设置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能看出来,或者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略加思索就可以得出答案,就不需要探究和展示了。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如果合作过频,就会使得其反,且流于形式。

我认为,探究和展示应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第一、出现了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要让学生合作探究。如高中物理,每一个规律的出现,总是以学生的探究为前提,这就必须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展示。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的难度时,要进行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意见不一致而又必须给予确认时,也可以让持相同意见的人一起探究,准备与另外一方进行辩论。

以上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环节的认识。

总之,当我们把空间还给学生的时候,把时间交给学生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会展现出他们最美丽的一面,我们教师收获的是教育教学的成功和愉悦。5D617507-B894-4D4C-9DB0-A02CBC1AAE31

猜你喜欢

交流探究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