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也要“一体化”建设

2022-06-04刘向兵

中小学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学段一体化劳动

刘向兵

隨着劳动教育被正式写入党的教育方针,各地各校劳动教育实践创新不断涌现,劳动教育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但在某些地方也出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各自为战,“背靠背”“各顾各”,彼此衔接不足、混同重复甚至前后倒置等问题。2019年,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落实“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基本要求,也热切呼唤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建设,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纵向衔接”、有序开展、行稳致远。

“一体化”一词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涉及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而言,“一体”指的是要有统一的目标指向,即以正确劳动价值观为贯穿学生成长各阶段的主线,用整体思维的方式与手段,加强课程内容衔接、课外实践基地共建共享、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三个体系建设。“化”则体现了一种过程思维,强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一体推进是一个辩证发展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实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呢?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抓牢培养正确劳动观这条主线。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本身。劳动观,即一个人是如何看待劳动的,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和底色。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三观”确立与形成的关键期,我们要一体化地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作为人生底色,贯穿大中小各学段教育。

二要完善课程体系,实现各学段课程目标的衔接贯通。我们要紧扣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劳动技能水平三个维度的目标导向,结合各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学习旨趣,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接力推进的原则,合理设置各学段劳动教育内容,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散乱、断层、倒置等问题。小学阶段应以“劳动与生活”为主题,着重引导学生感悟、体认劳动的苦乐;初中阶段应以“劳动与学习”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稳定的热爱劳动的情感和良好的劳动习惯;中职或高中阶段应以“劳动与科技”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的信念和精益求精的劳动品质;大学阶段应以“劳动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和社会主义劳动伦理意识、劳动法律意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三要加强实践育人,保障各种劳动实践资源的共建共享。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要积极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贯通的实践教学主题活动,加强大中小各学段学生之间的衔接和互动,着力构建“大手拉小手”的实践育人体系;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要秉持育人为本、因地制宜、开放共享的原则,对现有的大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研学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实习实践场所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跨校实践育人平台,实现区域院校间资源共享。

四要立足素养生成,形成一体贯通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我们应立足学生劳动素养形成的全程性和全面性,综合考虑不同学段学生在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应有素养表现,建立目标分层、学段完整、标准健全、多级评价、多元参与的劳动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这是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挥棒”,也是引导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文化氛围的“加速器”。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既是社会发展和教育综合改革对我们提出的基本要求,又是确保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实现其可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深度认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与艰巨性,踏上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贯通性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大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编辑 孙金鑫)

猜你喜欢

学段一体化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