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育人导向 彰显学科特质

2022-06-03陈国兵束鹏芳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改进建议

陈国兵 束鹏芳

【摘 要】2021年,全省中考历史命题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试题形式丰富、难度适中,很好地达成了测量目标。不过,由于各地在学情、命题传统、技术力量上的差异,历史中考命题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考命题在立德树人、导向教学上的积极作用,2022年的历史中考命题必须进一步明确育人导向,必须进一步优化试卷结构,必须进一步创新试题情境。

【关键词】中考命题;情况分析;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5-0053-04

【作者简介】1.陈国兵,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2.束鹏芳,江苏省大港中学(江苏镇江,212028)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推动义务教育育人观念与育人方式的科学转型,实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减负提质,全省各地应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分析往年中考历史试卷编制的成果与不足,积极探索未来中考命题的创新路径和方法。

依据2021年全省12个设区市所编制的历史中考试卷,我们从价值导向、试卷结构、试题形式、命题技术、实测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宏观研究。本文就这一研究中所发现的历史中考命题的总体成果和部分不足进行说明,并据此对今年的命题给出建议,供各地参考。

一、探索与成果

1.价值导向正确

各地中考试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12个设区市的试题都关注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其中,徐州卷第29题用时间轴、统计图、照片、地图与文献等五类材料建构了“百年党史”,考查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镇江卷第26题基于纵向的史事比较,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又在第27题中基于单元归纳,考查新中国初期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引导学生认识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各地试卷还以明确的价值主题来突出对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例如,淮安卷第26题的“开放交流推动人类进步”,扬州卷第28题的“红色精神”和连云港卷第37题的“劳模精神”等。

2.试题形式丰富

单选题与材料题是全省历史中考试卷的两大基本题型。在此基础上,各地通过题型创新逐渐丰富了试题形式。(1)试题情境的多样化。除了文献情境,通过地图、图表、数据搭建的新情境明显增多。例如,南京卷用柱状图来表现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化进程,要求考生通过煤、铁产量的数据图解读工业化的本质特征;宿迁卷借用高中历史新教材中《2011—2018年中美日国内生产总值柱状图》的数据材料,设定了概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文字表达任务;徐州卷设计了基于数轴与地图的填图分析题。(2)情境活动的多样化。例如,南京卷的“大事记思维导图”填空题,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苏州、泰州、盐城等地试题设计了学生绘制示意图、搜集资料之类的学习行为,突出了在场景中解决问题的要求;泰州卷以家国情怀为主题,以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的历史人物事迹为材料,设计了“整理知识卡片”“解读红色家书”“倾听人物故事”“致敬英雄人物”四步学习活动,增加了学生主体“在场”的机会。(3)试题设问的开放性。相较于往年,全省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开放性设问,对学生的文本阅读和语言建构能力的要求开始提高。例如,南通卷要求围绕“革命传统教育”品读两幅美术作品;连云港卷要求根据《三大战役形势图》逐条归纳其中的信息,并任选一条信息分析原因。这些开放性任务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广度,也考查了学生的思维深度。

3.试卷难度适中

全省历史中考试卷的难度如图1所示,总体上在0.70左右,较为合理、稳定,较好地体现了中考“两考合一”的考试性质。根据调研分析,个别设区市历史试卷难度系数常年偏高的现象与该地区中考政策的宏观设计有关。

二、问题与不足

各地历史中考试卷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术方面,这反映出各地在命题技术层面的研究缺乏深度,对命题人员的培训也缺乏科学的机制。

1.知识比重的问题

历史中考试卷的内容结构有两个向度:学段内容与模块内容。全省各地中考试卷两个向度的安排比例整体上如图2、图3所示,但各地有较大差异。在学段内容上,中国古代史在20%及以上的有8个设区市,中国近现代史在40%及以上的有6个设区市,世界史保持在40%及以上的有5个设区市。在模块内容上,政治史在50%及以上的有7个设区市,经济史在30%及以上的有7个设区市,文化史在20%及以上的有6个设区市。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的占比大体是60∶27∶13,中外史的比例大体是64∶36。对照这一比例,有些地区试卷的知识结构安排存在明显问题。特别是个别设区市的试卷中政治史占比高达75%,而文化史仅仅占了5%。在學段内容的安排上,有两个设区市没有考查世界古代史。这表明,部分设区市的命题未能完全遵循课程标准进行,知识的覆盖面不够,不利于科学地评估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2.素材结构的问题

各地注重试卷版面设计的美观性和素材结构的合理性,基本做到了图文并茂。有8个设区市在主观题中设置了观察、分析与感悟图表的任务要求,彰显了图表的史料功能。但从整体上观察全省历史中考试题,各地试卷中非文字史料的数量、类别与质量均有较大差异。有些地区的试卷素材结构不够合理,部分设区市试卷的图表类素材偏多,文字阅读量偏少,如图4所示。试卷整体上信息量被压缩,从考试数据上分析,这影响了试卷的考查效果。

3.试题情境的问题

各地在创新试题情境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例如,个别设区市的试卷所用图片几乎都是教材中的素材;个别设区市运用外地近两年的中考真题或省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进行变式改装,原创性不够;某设区市试卷第12题为情境而情境,用100余字描述深圳经济增长的奇迹,却是指向深圳乃经济特区这个直观答案,情境成为摆设。

4.任务设置的问题

历史中考试题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科学设计任务指向,检测不同的思维水平层级,体现良好的思维梯度。但是,不少设区市的试题过于注重对具体的客观史事的考查,思维能级偏重于识记,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素养立意”的评价方向,很难对一线教学改革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

5.答案设置的问题

部分设区市设置了开放性问题,但在评分层面出现了答案死板、答案泛化和答案赋分不合理等情况。例如,某设区市试卷第30题第(3)问的任务设定是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进行阐释说明,作答要求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评分样例中,从观点到阐释有4个要点,逻辑、表达等层面也有细节要求,但赋分仅有2分,这种要求和赋分的不匹配使得评价目标很难落实。

三、原则与建议

在积极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和实施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2022年的中考命题改革创新将备受社会关注。为此,各地的历史中考命题一定要坚持育人导向、彰显学科特质,做到三个“必须”。

1.必须进一步明确育人导向

要把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历史中考命题工作的基本遵循。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要落实“四史”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要根据历史学科特点有机渗透理想信念、体育健康意识、审美素养和劳动意识。

2.必须进一步优化试卷结构

历史中考试卷一定要彰显历史学科特质,通过历史的方法达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倡导历史探究,培育历史思维,提升历史素养。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持续优化历史中考命题的基本结构。(1)知识模块的分配。要重视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以及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内容的科学分配。(2)考查维度的扩展。要从单纯的知识维度考查转向知识、能力、素养、价值观多个维度的立体考查。在素养考查层面,又要特别注重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素养的系统建构。(3)能力考查的分布。历史学科关键能力分成3个能力群,即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3个能力群细化为15个关键能力。要在这个关键能力结构框架下设计命题蓝图,把对3个能力群、15个关键能力的考查合理分布在各道试题中。(4)考查难度的控制。试卷难度结构的合理性与考试目的、考试性质密切相关。根据教育部评估要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试卷的难度分布易、中、难试题的分值比例应为7∶2∶1,试卷总体难度应在0.65~0.75之间。(5)题型结构的优化。引进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整合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学科思维,创造性地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此类试题的设计理念契合核心素养考查的基本特征,是有效检测学科核心素养的题型。

3.必须进一步创新试题情境

好試题需要好情境,情境创新是历史中考命题的必然选择。情境如何创新?一是要体现时代性。历史中考命题要把准时代脉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据此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其中,要特别关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国家出台的重要方针政策,引导学生在鲜明的历史比较中体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真正确立起“四个自信”。二是要体现适切性。历史中考命题要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选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素材,培育学生积极乐观、孝老爱亲、勤于实践、热爱家乡等品德与修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世界、探索实践、学以致用。三是要体现多样性。历史中考命题要充分利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表现形式,通过书法绘画、建筑遗迹、传统节日、经典名著等丰富素材,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四是要体现关联性。历史中考命题情境要重视背景材料与考查目标的内在联系,避免立德树人的表面化、形式化现象。选用的素材、创设的情境都要与历史学科知识、学科能力有机融合,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紧密联系,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五是要体现探究性。历史中考命题要着力于探索探究性试题的命制,考查的目标重在指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查。

总之,历史中考命题要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遵循课标,参考教材,合理安排试卷结构,高度重视情境创设,科学命制难易适度、两考合一、层级分明的试题,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视域里,发挥考试评价对历史教学的导向作用,有力推动学科教学在减负提质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改进建议
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满意度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与改进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建议
如何做好新时期水利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及其问题的调查研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英语教学中的纠错性反馈
浅议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内外业工作常见问题成因及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