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纠错性反馈
2016-09-22赵冰清
赵冰清
摘 要: 作者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关于纠错性反馈的问题,结合自身课堂英语教学经验,通过对中学英语阅读课堂及部分教学视频进行观察记录,着重研究教师对不同错误采取的纠错性反馈方式,以及教师不同的纠错方式带来的学生回应。在此基础上展开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上纠错反馈的基本情况,以及改进英语课堂纠错性反馈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纠错性反馈 改进建议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改错是提醒学生规范语言形式的一种方式,并不是一种批评。教师应进行有效合理的纠错,积极地通过纠错来促进学习,利用这些错误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现成资源。这些丰富的资源,无疑比更多的机械性练习更行之有效,因为它们针对每个独特的学生而特定存在,纠正这些错误便意味着帮助学生走出一个长久困扰的误区,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充分认识纠错性反馈的基础上,了解与之相关的各项理论支撑,认识到各纠错类型的特点,可以游刃有余地选择最有效合理的纠错方式,切实提高纠错的水平及效率,达到最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根据不同需要,衡量纠错必要性
在英语教学中,不同的练习对于语言准确性和流利性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果是侧重于口语交际、自由表达思想的练习,教师应积极对待错误,尽量关注学生想表达的思想内容,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避免犯错上,却忽略了交流的真正目的。过分强调其错误而频繁纠错,过多规定其语言应用,会约束学生语言应用的积极性,造成其怕说的畏惧退缩心理。
另外,根据错误类型的划分标准,它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即错误和失误,这二者所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反馈也是不同的。对于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因大意等原因产生的过失行为,教师在判断为明显失误之后只需略加提醒或暗示即可,学生会立刻认识到该错误并能够自行改正,无需浪费过多的时间给予纠正。
正如监察假说所强调的那样,对学生的“监督”应恰到好处,不宜过急或过多纠正,以便让学生的注意力真正集中在课堂的实际活动上,而不是如何避免出错上。
二、视纠错性反馈为重要语言输入,提供更多语言输出机会
缺少足够的英语输入是中学英语课堂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很多学校教师倾向于用母语讲解语法等重要知识点,少数的英语输入也均为练习、课本内容等非自然语言,这些英语输入对学生真正运用英语交流并没有显著成效。纠错性反馈是一个绝佳的提供自然语言输入的机会,因为学生的错误都是随机的,教师针对这些错误所做出的纠错性反馈也就不尽相同,教师针对不同错误、不同学生、不同目的都会采取不同纠错反馈,便达到了丰富的语言输入,这些输入都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当学生通过自然习得,即以无意识的方式用目的语进行交流,语言能力将会随之提高。
与教师的英语输入相应,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有足够的英语输出,在得到教师英语输入的基础上,再不断地尝试用英语表达、交流,以逐步提升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提供语言输出机会向来是英语课堂中所提倡的做法,教师应尽可能设计丰富的活动,以便学生有话可说,而教师通过纠错性反馈则可以即时向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在解释、改正的同时增加自然语言的输出,实现真正的交流。
三、合理进行纠错反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正如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中所提出的,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收,情感因素起着阻碍或者促进输入传到大脑语言习得器官的作用。动力大、自信心强的学生倾向于学得更多,而焦虑程度低也有利于第二语言的习得。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造一种友好自由的环境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尽可能避免负面情感体验,从而作为输入的前提和输出效果的保证。
在选择纠错方式方面,不同的纠错反馈方式会给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特殊阶段,情感体验可能会被无意识地放大,教师应合理地加以选择和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以同伴纠错为例,若教师过分强调同伴纠错,不注意采用合适的手段引导同伴来帮助纠正出错学生的问题,只是一味否定,继而请另一名学生来说出正确答案,这样很可能使出错学生产生自卑、羞愧、焦虑等不良的情感体验,甚至使其产生的消极态度,进而影响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因此,教师在把握纠错时机的时候,务必要在情感和认知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得纠错行为既具有最好的认知效果,又能把负面情感影响降低到最小,真正促进学习。
四、针对不同错误类型选择合适纠错反馈,因“错”而异
由于不同错误的类型其特点和着重点不同,教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最合适的纠错反馈方式,以达到最佳效果。具体而言,对于词汇错误、语法错误及语用错误的修正,由于此类错误主要出于学生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明确、英语国家语言运用习惯不了解等原因,教师较难以通过重复、重述等纠错反馈方式使学生达到修正的目的,因此明确纠错不失为合适的选择,简洁而有效。在对内容错误的纠正中,教师可选择的纠错反馈方式空间更大,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加以选择。其中,引导在内容纠错中有重要的地位,这种循循善诱的引导性做法,能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在纠错中重视学生自我理解、自我修正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真正达到理想的纠错效果。
当然,每一种纠错性反馈都有其优势和缺点,在教学中都有尝试运用的必要,因“错”而异并不代表着教师应针对某种错误类型拘泥于使用某一种特定的纠错反馈方式,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堂和学生的纠错性反馈,并灵活地加以运用。
五、针对不同学生个体选择合适纠错反馈,因“人”而异
教师在选择纠错性反馈方式的时候,还应该重视分析学生个体不同的认知风格、学习水平和个性差异。不同学生在以上几个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切不可以偏概全。
就认知风格而言,有的学生较细心敏锐,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对于这样的学生采用重述式纠错反馈,可以使其通过比较教师提供的正确语言形式或内容,从而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进行改正吸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权和思维,并非被动纠错,因而取得的效果较好。
就学习水平而言,根据输入假说,学生需要有比其现有水平更高的语言输入,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而纠错性反馈本身也就是一种语言输入。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尚佳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采用引导式纠错反馈,将信息加以暗示性的传达,使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一步思考,以得到正确答案;而对于那些学习水平欠佳的学生,则可以更为直接明确地加以提示,以便学生能真正把握错误所在。
就个性差异而言,一如之前在情感态度中所提到的,较为敏感内向的学生更倾向于对教师的纠错性反馈话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不把握机会激发他们的动力和自信心,而过多地使其产生焦虑情绪,例如选择较为隐晦的提示使学生不能得出正确的自我修正等,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
[2]胡坚.“错误”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及错误纠正策略[J].山东外语教学,2004(5).
[3]刘旭东.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话语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1):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