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Nvivo 11 plus质性分析

2022-06-02周宸羽刘勇军刘晓玲

江西化工 2022年2期
关键词:编码高中化学原则

周宸羽,刘勇军,刘晓玲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1 研究背景

随着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微课成为信息化教学的热点。教育部2018年4月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要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1-2]。其中,“两高”就是指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把微课引入高中化学课堂正是信息化教学和培养师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对近两年的51篇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梳理,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文本分析法,对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推动微课在我国高中化学教育中更好发展。

2 研究设计

2.1 样本选择

微课全称为“微缩型视频课程”,主要以“小视频”的形式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可供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观看。微课在教学中不仅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课这种新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手段。

本研究涉及的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文献全部在中国知网上获得,通过以“高中化学”、“微课应用”等为关键词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将筛选时段设定为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最终获得有关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研究文献51份。

2.2 研究工具及过程

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方法论框架,依托Nvivo 11 plus质性分析软件,首先将51篇文献导入Nvivo 11 plus分析软件,通过一级编码,形成“自由节点”352项。然后对“自由节点”进行合并、聚类,将相互联系的“自由节点”纳入“子节点”,每个“子节点”均对应若干个“自由节点”,完成第二级编码[3]。最后从“子节点”中归纳概括出“父节点”,完成三级编码。经过三级编码后,形成应用价值、原则、建议、困境与解决途径、意义、实践、策略、微课概念与特点8个“父节点”,即截止到目前,众多学者研究的方向集中于这些方面。

3 研究发现

根据Nvivo11plus的数据分析,得出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应用内容的编码统计结果,具体情况见表1,并得到相关的情况分析。

表1 文本编码统计

注:本研究以文献为分析单元,所以一篇文献中可有多个参考点。

3.1 深入理解概念是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对微课概念及特点的编码进行分析,进行词频查询,设置选定的项,最小长度为3,显示字词50,进行完全匹配,最后运行查询,见图1。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微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如微信、微博、微电影等。学生也进入微时代,如微学习,即碎片化学习,具有针对性强,学习内容短小精悍,只学最主要的,能够随时随地借助任何移动设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学习任何内容等特点。

图1 微课词汇云

微课是为了教学和学习模式创新而生,广大教育者不能为了微课而微课,在教学中盲目地追求新颖,不考虑应用效果,注定是徒劳的。教师要在理解微课的特点和概念的基础上,切合学生特征设计微课。弄清楚微课存在的最大意义,让高中化学教师教得更轻松,让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

3.2 严格把策略与困境落实是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核心要求

选择应用策略和困境两个节点进行聚类分析,聚类依据设置为单词相似性,使用相似度量Pearson相关系数,见图2。根据相似度聚类分析,发现学生能力培养片面性、视频编辑难度大、知识结构碎片化、缺少师生互动四个困境,还没有出现很好的策略解决。在分析文本的时候,发现研究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较多,策略对应解决的问题相似度极高,出现“成堆状”的研究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已有问题得不到解决,还容易忽视新问题的出现,久而久之将无法推进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发展,高中化学教学微课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

图2 按单词相似性聚类的节点关系图

3.3 重视应用原则是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要求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原则不容忽视。目前,大多数人不重视制作微课的原则,以自己的个人想法为主,这就导致出现很多粗浅的问题,如微课的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目前提出来的应用原则有三条:一是主次性原则;二是主体性原则;三是开放性原则[4-5]。教师要根据需要,结合原则,针对学生,因人、因事、因时而异,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信息化教学效果。

4 分析与讨论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是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新时代教学的重要途径。结合上述数据分析结论,要加强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4.1 加强微课程建构

微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知识结构碎片化的问题突出,以建构微课程为途径。虽然微课具有个性化、可视化、趣味性、情景化等优势,但单个微课存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深度,容易加剧知识碎片化等缺点。在教学时,可通过单元、模块、专题微课程等途径加以解决,构建系列教学活动组成的微课程,解决单一微课的不足。

4.2 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微课资源新模式

微课的未来将持续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和相关企业的关注,将逐步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微课资源建设新模式,积极提高教师微课教学的积极性。像教师制作高中化学微课编辑难度大的问题,可从教师信息化素质提高、举办教师信息技能比赛等途径加以解决[6]。教师自身平时需要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例如从电视、电影、广告等大众媒体和抖音、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中找到可以借鉴的想法,灵活地运用到微课制作上。

4.3 分清微课与传统教学的主次之分

教师在使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时,不能脱离教学的主题,单纯追求形式的变化。其次,高中生虽然在认知和思维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是明显的,教育者在进行微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最后,微课教学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辅助学生学习知识点;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生能力。教师在依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相关资料制作微课视频时,明确教学重难点外,还有具备启发性、引导性和开放性的课堂问题,以此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进行深入学习。

猜你喜欢

编码高中化学原则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生活中的编码
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法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