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低段思辨阅读课“问题”设计策略浅析
2022-06-02杨新梅;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小学语文教师。
杨新梅;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小学语文教师。
有效思辨,关键在于找到具有生发性和整合性的“问题”,以“問题”切入作品,以“问题解决”来引导和推动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辨。当下,思辨课已经在小学语文课堂落地,那么,对于小学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怎样的“问题”才能指引学生深入地思辨?“问题”如何设计才能引导学生真实、自然地思辨?以下以《稻草人》阅读思辨课为例,浅谈几点看法。
一、研读文本找准切入点
《稻草人》一课教者意图让学生了解社会之“恶”,感受稻草人之“善”,并思辨二者的关系,剖析稻草人之“善”对于改变劳动人民生活现状的作用,以此来获得“既要有稻草人一样善良的心灵,又要有我们自己的善良的行动”的价值观。
然而童话篇幅长,内容多,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堂课也做不到熊掌与鱼兼得。怎样的切入点才能快速聚焦学生的思维?教者深入解读作品,巧妙地挖掘出童话中三个不同人物——渔妇与孩子、弱女子的“有声语言”以及老农妇“无声的语言”,以语言为切入点设计问题。
弱女子:“我不是一头牛,也不是一头猪,……到地下找我的孩子去吧!”
思辨问题设计:她(投河的弱女子)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吗?
渔妇母子对话:舱里的孩子还在咳嗽还在喊,她就向着舱里说:“你好好儿睡吧!……”“我渴死了!”孩子竟大声哭起来。
思辨问题设计:她(渔妇)是好妈妈还是坏妈妈?
老妇人无声的语言思辨问题设计:为什么通篇找不到老妇人的只言片语?
对于整本书阅读来说,适当定位切入点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这篇童话中人物的神态、动作等都可以成为问题的切入点,但“人物语言”是三年级孩子最敏感的思维关注点,他们喜爱人物的语言,能读懂人物的语言。这篇童话中的人物语言又极具代表性,它们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弱女子的绝望、孩子的痛苦、渔妇的无奈、老妇人的心灰意冷,把握住这些就能把握童话的核心。教者以语言为切入点,聚焦点小,但视野却很宏大,它去除了细枝末节,引导学生心无旁骛地深入品读语言,从语言深挖开去,思辨其背后藏着的人物所遭受的悲惨命运,感受社会的“恶”。
二、依据学情巧搭问题链
在小学中低年级思辨课堂中,如果“问题”不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那么其结果就是学生或哑口无言或离题万里,学生思辨能力不仅得不到发展,反而感到困惑,思辨质量低下。“问题”如能从主问题到子问题,形成“问题链”,我们就可以为学生铺设一条通往有效思辨的路了。
《稻草人》一课,教者将主问题定为“你愿意成为这样的稻草人吗?”这个主问题将文本情境向着学生的生活打开。应该说,学生在这样的主问题环境中将自然而然地选择与自己的生活关联,在生活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判断,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然而,怎样才能让三年级的学生,从全文中找出有关联的信息进行再甄辨,分析,整合,从而清晰而较为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呢?教者没有兜圈子,而是以“语言”为抓手搭建了一条简明有效的“问题链”——
【子问题1】她(投河的弱女子)还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吗?
生:弱女子的生活十分悲惨,她不是一头牛,也不是一头猪,可是丈夫却要把她随便卖了。
师:在丈夫的眼中,她不是——人,而是和牛、和猪一样可以随意买卖的牲畜,她连最起码的做“人”的资格都没有。【板书:无人权】
师:这篇童话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政府不作为,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补充图片资料),你觉得她还有路可走吗?
生:只有死,才能让她摆脱这个社会,摆脱痛苦。
【子问题2】渔妇是好妈妈还是坏妈妈?
生:我觉得她是个好妈妈,因为她说“心都乱了”,她完全可以屏蔽孩子的声音,但是她听到孩子的咳嗽声和喊声,“心都乱了”看出妈妈还是爱孩子的。
生:这是一个可怜的妈妈,她也想陪孩子,但是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她,不去捕鱼就连吃的也没有。
师:这是一个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妈妈,她不能为了陪伴孩子而让孩子吃不上早饭,没有温饱啊!恶的不是这个妈妈,而是这个时代。【板书:无温饱】
【子问题3】为什么通篇找不到老妇人的只言片语?
师:为什么老妇人没有说话呢?
生:在这个黑暗的社会里,她没有倾诉的对象。
师:是啊,在这个社会,大家都一样,这种欲语无言才是最大的悲哀啊!【板书:有灾患】
【子问题4】这些苦难都被稻草人看到了,这是个怎样的稻草人呢?
师:小组成员选取同一个情节,交流你读懂了怎样的稻草人?
前三个子问题意图通过三个典型人物的典型遭遇揭示社会的“恶”——无人权、无健康、无温饱、灾患不断,第四个子问题意在让学生懂得稻草人的无能为力。四个子问题形成了“为什么会这样——还有怎样的悲剧——稻草人的优点和局限性在哪里”的逻辑关系。三年级的学生在这条问题链的引导下,一步步加深对创作背景的了解,加深对百姓疾苦的感同身受。在思辨主问题时,他们就能直达内心,自然地将自己代入文本情境并作出较为深刻的思考与表达。
三、立足发展问题多角度
本课中教者设计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多样,可谓匠心独运。
学生认为不应该选择死亡,路很多,可以逃,可以跑,而弱女子却说只有死这一条路。那么“她还有其他路可走吗?”这一问题是于学生与人物对生活的认知冲突处提问。
孩子生病,妈妈心里关心着孩子,可手里放不下的还是打鱼,“这是好妈妈还是恶妈妈?”这是于矛盾处提问。
“为什么通篇找不到老妇人的只言片语?”这是于不寻常处提问。
“你愿意成为这样的稻草人吗?”这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再进行提问。
优质的思辨问题不仅能指引学生真实有效地思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堂课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在不断转换,他们先沉入文本——读,再“逆向思维”——不这样做行吗?接着陷入矛盾——到底是“好”还是“坏”?又发出疑问——为什么不写老妇人的话?最后设身处地——如果是我会怎样?这样不断推理、批判、类比,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坚定地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习得“批判性思维”“类比思维”等思维方式、思辨方法,对学生正在逐步发展中的思维力起着润物无声的作用。
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思辨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中低段的思辨课堂教学,笔者认为还是应基于文本,基于学情,精选“问题”,优化“问题”设计,以渗透思辨方法、培养思辨习惯为主。让小学中低年级的思辨课堂更自然些,更柔和些。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