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2-06-02申会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专业

[摘           要]  以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为例,对该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阐述,分析我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组织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培训、学习,对专业课程内容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同时优化课程评价内容,确保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质量。

[关    键   词]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32-03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5月)中指出要紧紧抓住课程建设“主战场”,在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促进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1]。

一、采购与供应管理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在企业走访调研中发现,除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这些培养任务就要落实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在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与实践,力求使学生既能扎实掌握从事采购与供应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方面均有所提升。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融入国内龙头企业等典型案例,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模拟企业采购过程等,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外,还可以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识不强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聚焦和深化了“课程思政”概念,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同时还指出“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之后,学院2017年就开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为例,自学院开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来,专业课程的教师仍停留在以往的专业教学上,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不够,对思政元素相关知识的储备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融合,忽略了对学生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和塑造,教师没有利用好专业课程教学平台发挥出课程思政教育这个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教师没有真正把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作为自己要承担育人环节的一部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部教师的职责,作为专业教师所承担的职责就是把专业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是专业教师忽略了其育人的职责,育人職责不仅仅是思政部教师应该做的,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应承担育人的使命。

(二)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于生硬

在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中,由于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够,知识储备不足,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通过查阅学习他人文献来总结前人的思政元素点,或者纯粹查找思政元素点,如搜集大国工匠、乡村振兴、大国三农等热点元素引入教学,但是没有考虑这些元素点是否能与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效融合,或者没有完全想清楚哪些思政元素点可以融入哪部分内容中,这就导致思政元素挖掘不够透彻,思政元素的融入与专业教学内容不匹配。在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没有进行系统的设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为了表现出有课程思政教育部分,在教案中、课件中会醒目地写上课程思政或者思政元素点等字样,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课程思政而进行思政,但是没有很好的学习效果,甚至会造成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反感。

(三)课程评价缺乏对课程思政效果的检验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在原来的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未包含对课程思政教学的检验部分,主要是采用专职教师、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及客户等多方组成的考核体系,评价部分包括:专项课业训练考核(70%),每次课后,课程小组指派一人代表本组提交课业或汇报课业,课业成绩作为该组所有成员的本次课业平均成绩,每次课业成绩相加的平均数作为该组的总评平均成绩。各组按照成员平时表现,在总评平均成绩基础上再进行具体成绩总评,分为A(不超过2人)、B、C、D四等。平均成绩按总评权重进行分配(A:1.2,B:1.0,C:0.8,D:0.6)作为该组员的最终成绩。企业评价(10%),主要表现为对参观、实习顶岗活动由企业做出评价。考查考试(30%),组织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该部分的成绩评定部分,此类评价方式由多元主体参与评价,但是评价内容较为单一,都是围绕着专业知识展开的。

三、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策略

(一)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培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改革能力

自学院启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以来,学院考虑到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理解不够和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培训、学习交流,通过专题讲座,学校教师既提高了对“课程思政”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又使教师掌握“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要领,大大地坚定了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自信心,为学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协同推进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学院成立课程思政工作坊,并选拔课程思政工作坊坊主,同时聘请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卓越的教师组建课程思政特聘研究员,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相关工作。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组建“思政教师+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团队,加强思政部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帮扶和协作,通过这种教学团队的组建,逐步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提高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动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的建设工作。

(二)组织集体备课,共同挖掘思政元素融入课程

采购与供应管理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2021年获批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项目,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人数较多,2020级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共有359人,共8个教学班级;2021级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共有333人,共有7个教学班级;授课教师数多,课程教学团队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共同探讨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将零散的、没有逻辑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整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内容进行“无痕”融合,形成课程思政元素映射表(见文末表),提高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契合度,提升育人水平。同时,教师在挖掘思政元素的过程中,注重将学院文化融入课程,发挥党性教育中心的作用,将学院“思茗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同时,注重运用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进行授课,授课过程不局限于讲授,同时采用视频、图片等形式,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活跃课堂氛围,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典型案例中,采用翻转课堂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团结协作精神,以此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三)增加德育评价,保证学生知识技能素质全面发展

通过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供应链的相关知识,了解采购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掌握采购流程、采购合同的制定,能够选择供应商等专业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具备严谨的学习态度、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对专业课程学习质量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每一方面的内容。在新的评价体系中,保持原有的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如参观、实习顶岗活动(10%),考勤、课堂活动(10%),任务完成情况(25%)等,在此基础上增加评价内容,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检验纳入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10%),如在过程性考核中,增加职业素养方面的評价,主要针对学生6S管理表现、质量观念、安全意识、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团队意识等方面做出考核评价。在终结性考核评价中,对期末考试评价环节进行改革,实现期末专业知识考核(30%)和期末思政元素考核(5%),在试卷中融入课程所涉及的思政元素进行考核部分(期末)。

四、小结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前仍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要充分利用专业课堂、专业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与专业课程内容相符的思政元素,加强资源整合,做到融入自然、改革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专业课程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R].2018.

编辑 张 慧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首批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专业领域课题“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载体与方法创新研究”(YB2020120101);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桂职院〔2021〕111号:《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全国物流行指委一般课题“新文科视域下冷链物流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开发与应用”(GXWLHZWKT202107)。

作者简介:申会明(1989—),女,汉族,河南博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物流工程。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