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对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

2022-06-02刘蓉

现代企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排查隐患分级

刘蓉

对于企业的管理方面,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尤为重要,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提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文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研究背景和特点为出发点,探讨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管理所起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管理的提升策略与建议。

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对于企业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因此企业要在管理过程中选取合适的方法来控制企业的安全风险。对于企业管理而言,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风险,构建严密的防范措施,利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且在经营过程中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

一、双重预防机制概述

第一重预防是企业管理要对安全风险进行管控,避免风险管控措施出现隐患。第二重预防是对风险管控措施出现的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预防事故的发生。双重预防机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制度的建立,企业应当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建立考核獎惩制度。(2)企业要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主要包括作业单元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编制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风险告知和持续改进等工作。(3)企业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包括编制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计划、隐患排查实施和隐患治理等工作。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与方法实例如下。风险分级管控:①前瞻;②预控;③全过程管控;④全时段管控;⑤主动性参与。方法实例:①危险源及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价;②制定风险管控措施并分级落实;③贯穿生产经营各项管理的全过程;④融入各项活动的始终三同时;⑤自我管控。隐患排查治理:①排查;②消缺;③生产过程管控;④定时管控;⑤被动性参与。方法实例:①隐患排查;②隐患分级治理、专业治理;③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④公司月检、部门巡检、车间调检;⑤复查验收。

二、安全风险的分级管控

1. 管控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相关人员无法对危害因素进行有效辨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若作业或相关活动没有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并缺少对危害因素的辨识过程,对设备、装置中存在的危害因素不够明确,使得对发生安全事故与危害因素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展开有关辨识作业的环节。

(2)对风险防控重要性认知不足。在企业管理中,在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或员工对该机制运作实际效果的存疑,使其在正常工作时态度不积极。另外,在不同部门和场站中,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与风险评价样式有一定差异,使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执行标准不同,降低效率。

(3)风险辨识能力有所欠缺。部分企业人员无法自主进行风险辨识工作,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对风险防控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无法承担基础的风险辨识培训工作。

(4)风险防控的责任划分模糊。防控责任划分界限模糊,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缺少第一责任人会造成防控质量和效率低下,加重相关企业的经济损失。另外,风险控制的措施职责若没有及时分解到相关的生产部门,也会阻碍正常防控工作的有效进行。

2.分级管控的具体措施。在进行分级管控的具体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对各类防控活动以及装置、设备等方面展开全面危害因素辨识工作,并及时进行风险评价,针对性制定管控方案。与此同时,管理人员需根据风险的等级进行分层管控,将具体的管控责任合理规划到各个岗位,以此提高管控效率。

(1)各类资料收集。为确保企业中工作人员能够全面、正确地辨识风险因素,可在辨识或评估风险之前,对企业单位的外部、内部机关部门以及作业区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资料收集。首先是外部文件,主要包含适用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文件。其次是内部文件,主要包括机关所需材料等文件,例如风险分级管控方面的管理制度等。再其次是基层作业区文件,主要包括基层单位对各类危害因素的辨识与风险评估清单及控制清单等。

(2)企业要对风险点进行科学划分。企业对风险点进行科学划分,能够促使风险评估、控制等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和进行,基于此,在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并展开风险评估工作之前,企业管理人员应对场内的装置设备以及各类存在风险的部分进行科学划分。这种方式划分风险的措施,能够将风险点进行集中、系统地管理,以此确保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能够全面展开,并且工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全面性。或者,也可按照地理位置以及企业生产的具体区域、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划分。确保各个单位能够形成以风险点为中心的风险防控体系。

(3)高效辨识不同的危害因素。通常来看,危害因素会涉及到不同的环节,例如在工作过程方面出现的危害因素,相关人员应充分利用工作前安全分析法,将工作过程进行拆分并逐一分析,直至确定风险环节,针对展开防控。首先,将每项活动进行拆分,并确保各个环节能够进行有效连接,在此基础上可对危害因素的出现位置进行初步预判。其次,具体到设备方面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危害因素,相关管理人员可通过现有的规范标准,对具有明显设计缺陷的装置以及普通装置的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功能检查。再其次,设备危害因素还存在于建筑物、作业环境等方面,需要进行全面风险风控分析。最后,施工人员可针对安全检查表以及设备运行清单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对具有危险源的环节进行标识。

(4)风险分级。在企业管理中,在建立风险分级管控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归属地集中管理原则以及专注风险防控重点的原则,对生产活动、装置运行等方面进行逐一分层管理。同时,还需确定不同岗位以及场站和作业区、处理厂等方面的风险,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风险分类及分级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在对风险进行有效分级后,管理人员可将具体的责任确切落实到岗位之中。

三、隐患排查的具体治理措施

1.隐患排查措施。(1)及时登记隐患类别等信息。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应在相同登记平台中,对各岗位发生或出现的隐患进行实时的分类登记,并以此建立隐患的独立档案,针对重大隐患应形成特殊的录入触发机制,确保该信息能够直接上传至信息系统中。(2)规范专项费用管理。在专项费用支出的项目方面,例如集团的专项投资以及公司的成本支出等方面,一定要确保此类支出能够正式立项,并严格履行专项费用的规范申请、审查流程。在申请过程中需及时填报专项申请表,上交完成后可等待审批结果,若通过审核,则表示申请成功。成功通过审批并已经生效的申请表,是项目立项以及进行结算作业的关键文件。

2.排查后的治理措施。(1)普通隐患治理。普通隐患的治理流程具有一定的简便性,若此类隐患属于安全环保类,则应在生产现场进行治理和整改。若不能进行现场整改,那么此类事故应由责任部门设置有效期限,在规定时间进行整改。其中,整改内容包括现有问题的危害风险因素、具体的整改措施、资金、负责人等方面。(2)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在各个部门将重大隐患的类型以及相关的评估报告进行实时上传后,业务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对该隐患予以立项。针对重大事故隐患,相关部门一定要优先划分治理资金。若面临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的重大隐患,应立刻将该隐患的文件数据反馈至质量安全部门,申请立项。若立项成功通过并下发针对性治理方案后,各部门可依照方案内容展开有序作业。最后,在治理工作结束后,可依据项目部门进行初步验收。

四、结语

企业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对企业的管理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是一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全员参与,形成体系来全方位控制企业的安全风险,同时,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是保障企业安全的重要规范,应认真、规范、科学地长期开展下去,对企业管理过程中管控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促进企业的安全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交建工程分公司)

猜你喜欢

排查隐患分级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配网二次回路故障的排查分析
给家中来个危险排查吧
如何排查并改错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