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视角下企业保密管理工作有效性创新

2022-06-02崔嘉琪白雨

现代企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保密工作保密监管

崔嘉琪 白雨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上升,信息化企业保密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主要工作模式。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保密管理工作中,可以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提升,但同样面临着较多的风险。企业保密管理工作,是关乎着企业命脉的关键工作。在计算机网络遍布天下的今天,企业的管理经营逐渐透明,科技的融入也让企业信息逐渐公开,呈现出一种信息大爆炸的局面。但是,部分企业并未意识到保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企业出现隐私被侵犯、信息安全度降低等问题。企业要充分明确内部管理要求,创造安全的经营管理氛围,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最稳定的条件。

一、企业信息泄露问题分析

企业隐私泄露是较为常见的问题,部分企业保密管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是否为保密范畴内界定不清,或者在未定义保密级别的情况下私自将秘密公开,这种行为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导致的秘密泄露。而如果为了自身的利益将企业保密信息公开,或以任何渠道销售、出卖企业保密信息,则属于有意识的泄露。在当今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无论是无意识泄露,还是有意识泄露,都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其中,还有计算机泄密的问题。在企业经营期间,计算机泄露保密信息的方式主要有计算机没有设置密码,为信息的泄露提供了便利。企业的保密信息通过公共信息发出,并且没有隔离措施,导致信息泄露。在软件开发期间,缺乏信息安全管理的合同,导致信息泄露风险的加大。

二、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保密安全意识淡薄。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部分員工虽然长期在职,但是对于企业保密工作的原则、要求等内容不明确,且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导致企业保密信息危险系数极高。并且,部分员工对于私人与工作信息难以区分,对公开与保密的界定容易混淆,导致保密信息被公开。同时,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系统、网络渠道、手机端等都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保密人员通过网络系统,在缺乏安全意识的条件下,将企业保密信息扩散,最终导致企业信息的泄露,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影响。

2.规章制度不完善。企业的发展在不断创新与升级,而保密工作也在逐渐升级,从文件的定密与解密,再到秘密信息的保管等工作,都有一套专业的工作流程,同时具备一套独立的企业规定。企业的保密信息关乎企业的个体发展,以及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发生泄露,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多数企业已经由传统的纸质文档转变成当前的电子文档,无论是信息的传输还是调用,都是极为便利的。但是这种便利的方式同样为企业带来了弊端,例如计算机系统过于复杂,计算机信息保护措施较为繁琐,导致为信息的泄露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黑客与病毒的侵袭也提供了方便,从而产生电子文档泄露的情况,危害企业发展。

3.保密监管落实不到位。保密监管工作,是确保信息安全的重要工作。但是结合部分企业现状来看,对于保密监管工作的认识还不全面,没有提高对保密监管工作的重视。主要表现为,在企业日常经营中,缺乏保密监管工作岗位,部分具备岗位的企业没有落实保密监管工作,在管理工作中还在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还有部分员工对企业的保密制度视而不见,情况非常恶劣,导致违规的问题时有发生,随意泄露企业的保密信息,对企业未来发展与当前经营产生不良的影响。

4.保密管理工作存在漏洞。大部分企业在保密信息泄露方面,都是因为计算机加密功能的缺失,或并未设置加密功能,而导致信息出现泄露危机。加密功能,是保护企业经济利益的基础,也是确保企业在竞争领域中屹立不倒的坚固壁垒。但是因为缺乏安全措施,导致计算机中的信息极易被人调用与传输,大大降低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在部分系统中,因为缺乏系统保护功能,导致非常容易受到黑客的侵袭,黑客侵袭不仅会在系统中偷取文件并破坏文件,还会在系统传输信息的过程中进行非法拦截。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企业要树立正确的信息保密意识,加强保密信息管理工作,避免因为工作漏洞,而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信息化背景下企业保密工作创新研究

1.强化企业人员保密意识。企业保密信息关乎着企业的生存,所以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信息的泄露,会带来企业经营的风险,同样也会带给企业内部人员风险。所以,加强企业保密工作,捍卫企业经营稳定,是企业内部整体人员需要共同遵守的规定。强化企业人员保密意识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大规模的强化企业所有员工意识,另一方面是针对性的加强企业保密管理人员意识。

采取大规模的意识强化,需要企业领导组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并加大宣传力度,将企业信息泄露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相关惩处等内容渗透到企业的每个角落中,做到让整体人员认识到企业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并且,要强化企业整体人员的“饭碗”意识,将工作比作“饭碗”,如果企业信息泄露导致严重问题,那么企业的员工们也将面临着“饭碗”的丢失。通过实际工作来落实宣传教育,强化整体人员意识,才能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思想水平。

同时,在开展针对性的意识强化工作中,要基于专业水平。首先要对保密管理人员具有一定了解,明确思想水平、业务能力,以及计算机管理工作是否熟练等。然后通过专业技能强化、专业素养提升、专业意识激发等多种渠道,提升管理人员个体思想水平,并将企业保密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息泄露要承担的风险等,一一告知管理人员。虽然管理人员在此岗位上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对企业保密信息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是为了防止工作意识淡化,企业要进行实时提点,避免出现信息的泄露。

2.安全管理涉密网络。在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成为了涉密文件的重要载体,所以安全管理涉密网络,对于企业保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工作中,要实时监控企业的涉密设备,加强对网络的监管,提升安全系数。同时,要指派专业人员负责计算机的安全与维护。在保密管理部门开展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保密管理的不同工作进行详细的分工,争取落实到每个人肩上,在出现问题时,才能减少“踢皮球”问题的发生,本着“人人有责任划分,事事追究到底”的原则,让部门内的每个员工明确自己分内之事,才能构建清晰、透明的管理工作,而只有管理工作清晰透明,才能保证企业保密信息安全、稳定。

并且,在保密管理人员的私人设备以及与企业相关的物品上,也要加强监管,例如笔记本、移动硬盘、手机等移动设备,避免员工因为个人工作疏忽而牵涉到企业信息泄密的问题。还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制度,对于无意识泄密的人员,视企业受损情况来制定惩罚程度,以及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针对有意识泄露,为谋取个人利益而出现出卖、拷贝企业机密信息而导致保密信息的泄露,应当视企业损失来定夺个人的惩罚重度,并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严格的监管制度,可以做到避免出现工作误差或疏漏,以及杜绝有意识泄露企业保密信息的行为,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力量。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还应当加大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争取做到提升安全意识,提高思想水平,强化专业技术,为企业的保密信息网络创造更加安全的条件。

3.加大保密检查监管力度。保密检查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改变传统的工作管理理念,将工作内容落实在实践中,灵活开展企业保密信息的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加大保密检查监管力度,让工作朝着细致、严谨、实际的方向迈进,最大限度的保证有效性。加强与保密工作关联部门的监管,并提升监管人员的检查能力、防范能力。如果企业出现信息泄露的问题,可以保证监管人员第一时间到场,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牵涉泄密问题的相关内容。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措施,将企业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平时工作中,加强企业内部监察工作,与企业保密相关的工作、员工要做到全面了解,站在企业的角度上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将一切与企业保密信息泄露的可能性杜绝在外。

4.依法开展划密定密工作。在信息化背景下,开展保密工作非常不易,也非常复杂。想要减少保密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首先,依法开展划密与定密工作。企业应当始终秉承着“防范为先,管理结合”的工作原则,以防范为工作的基础,管理工作为辅。其次,结合多种措施开展企业保密工作,对企业内部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准确划分,将保密与定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再其次,工作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为执行依据,时刻对企业涉密部门进行监督,并加大保护的力度。将企业各项工作进行细化,积极鼓励各部门增加与保密监管部门的沟通,从而为企业的经营,以及稳定发展,提供有效、合理的监管工作。

四、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的保密工作是较为复杂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保密管理工作帶来了革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的一定的挑战。信息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还应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与素养,通过有效的监管工作,提升企业发展安全。在监督管理部门的协助下,构建企业整体意识的提升,为企业创造安全的发展氛围,让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无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保密工作保密监管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征稿函
夯实保密管理基础,提升保密工作水平的路径探索
浅谈信息化条件下的地理信息保密工作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
实施“十个结合”有效监管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