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再组织

2022-06-02赵迪

学理论·下 2022年1期

赵迪

摘 要:现代化进程推动构建了当今东北边疆社会,社会再组织则在现代化进程中作为主要推力推动了东北边疆区域的社会建构。以国家近现代史之现代化进程为脉络,以期间社会再组织的历史变迁与发展为主线,力图通过分析二者的关系与特点、透视东北边疆社会的建构主要因素,以有助于解读、梳理东北边疆近现代社会建构过程,找到新时代东北振兴的方法与思路。

关键词: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社会再组织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2)01-0090-03

社会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现代化的核心构成。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与社会再组织的关系问题则兼具边疆性的社会现代化与定边、固边、守边、实边、兴边五大任务。东北与西北、北疆、南疆不同,是中国近现代过程中原住民较少的地区之一,是属于相对地理空白与社会建构真空的地区。因此,自柳条边以后的东北现代化进程实际上是一场类似于美国西进运动的、拓荒式的、边疆开发运动。同时,在辽河以北的这些广大边疆地区的治理以及地区地位的确定,则有着强烈的边疆特点——即以定边、守边、固边、兴边、富边为核心的社会组织建構导向。因此以社会再组织为视角可以有效透视近现代东北边疆社会建构的主要特点。

一、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的基本发展历程

东北边疆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具有长边境线、多国际问题、少民族问题、开发时间晚等特征。真正意义上的东北边疆开发,几乎与东北近现代化进程同步。作为晚近现代化地区,东北边疆的开发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社会再组织特征。宋林飞教授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内外发阻型的现代化,这是由对比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问题而来。将社会现代化的定义与中国近现代化相联系,中国的近代化就是工业化与工业化相伴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即由工业化催生的社会转型。东北现代化进程则不同于此。它的早期工业化进程则是特殊的半殖民地特点,即因半殖民地而起、半殖民地建设与边疆地区开发并存的特点。

东北边疆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现代化开发基本与国家现代化进程同步、内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与再组织也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因专论东北边疆,而非黑吉辽乃因此地的农林矿的属地行政区划与经济划分互有重叠覆盖。东北边疆乃流人之地,重在流域的线性分布与留人之地的过程性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流人汇聚成了东北边疆的社会基石;但究其历史成因、则重在此地各流域之交通所输送之人口及其聚落,及聚落所凝聚之留人所联结的边疆社会。同时,在东三省内部的自我认同中,黑吉辽各有区分。其重点是留人过程中经济生产的产物,且相互之间的同质性又较之中部和东部地区有着更为密切的高度同质性和历史渊源。因此,专论东北边疆是强调历史积淀的地区认同和经济社会性后果而非单一的数理化的行政区划,所以不单止于黑吉辽任一省份区域。国家现代化进程与边疆建设重心的更迭,使得地区认同的社会再组织与社会建构的关键环节——边疆地区“人的整合”缺失。其具体表现即为地区凝聚力下降、区域软实力减弱,促使人口流失、产业空心化。而近现代以来,国家建设的主线就是19世纪中后期以来的现代化进程。因此,东北边疆社会的“人”大致可以分为数量极少的原住人口与不断迁移而来的边民,二者形成的东北社会居民与介于“留”与“流”之间的人口构成了东北边疆社会的“人”。其来源复杂、目的多样,移边的驱动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从人的角度而言,“留人”与“流人”问题一直是东北边疆社会建构的核心。

本文依据主要有二。其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研究所孙■等人关于中国东北边疆的治理研究,李治亭等人关于东北通史的梳理。其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2019)系列史提出的不同视角下不同历史节点的确定标准等。简述而言,近现代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的两个特征,即以中国现代化历程为轴、中央与边疆关系是东北近现代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其次它依赖于国家工业化重心与边疆建设重心的转移而起伏。

二、社会再组织定义与基本特征

通常而言,社会再组织的发起条件是一种特殊的群体性事件,是有组织有目的的群体性事件。它具有特殊性,以规模划分。包括区域性的——即至少以村镇和县为单位的社会再组织。它还是一种结构区域性的结构;同时这种结构也是一种政策力量。因此,从整体的特征而言、从社会再组织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以全方位的视角展开透视近现代以来东北建设和发展的各种参与要素和流程特点。也为我们进行新一轮的东北振兴提供了基础。

东北边疆的近现代社会再组织是基于国家边疆屯垦传统之上的以国家之力移民戍边、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边民的社会再组织。因此,广义的社会再组织就是区域社会建构,而狭义的社会再组织则是基于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与二次、甚至多次社会动员。分析以社会再组织为切入点分析东北社会在长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变化规律。可知——首先社会再组织及东北边疆近现代以来的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建筑方式也是一种建构手段;其次,边疆性是东北边疆近现代发展中的核心特征。

其二,社会再组织是连接流人与留人的桥梁纽带,兼具社会再组织与再社会化的作用;是提升地区认同、解决“人的整合”的关键环节。社会再组织是凝结东北之边疆性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形成边疆地区国家认同与地区认同的核心动力。近现代以来的东北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国家对边疆的治理,也是边疆现代化过程。其中各种力量通过对区域间及区域内人口的种种再组织而实现了东北边疆社会建构。这一漫长历史进程的主线是国家建设中的兴边富民战略,包括固边、守边、戍边、实边、兴边、富边过程中的各种社会再组织。这些活动依从于国家社会发展整体布局,是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全面战略在边疆地区的具体体现。

三、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再组织的基本特点

(一)阶段性与边疆性

首先,就二者关系而言,一是阶段性特点突出。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人口流入与流出特征及构成变化明显。二是边疆性是其内核。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再组织边疆性,即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受国内与国外发展环境变化明显,自持力不足、本身不是发育完善的社会;它是由原始游牧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早期半殖民地特征明显。总之近现代东北边疆社会的区域历史是由社会变迁、国家(即秩序)、生产(即生活、社会、文化和人)三者构成的,这是边疆地区边疆性的基本构成。

其次,边疆性是东北在近现代发展中的核心特征。东北地处边疆,受中央发展与东北亚国际关系影响。因此东北边疆的现代化是一种压缩式的现代化。而这种压缩式的现代化过程对东北边疆而言,集中体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半殖民地化,以及作为资本主义所开发的世界的地理边缘的现代化过程。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而言它是早发的,但又由于这种早发和半殖民地性质,只是形塑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钢筋水泥之中而无法有效地转向更为灵活自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乃至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其发展明显受制于边疆性——即边疆地区所特有的中央支持调控阶段性、国际环境发展阶段性、边疆本地区发展阶段性,三重叠加影响。

(二)身份认同是社会再组织建构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核心

谈论现代化是1840年以来中国救亡图存的主线,根源就在于边疆危机与文化危机和随之而来的身份认同。社会再组织是连接流人与留人的桥梁纽带。就“流人与留人”的问题而言,身份认同是其“留”与“流”的关键。

其一,身份转换与社会再组织构成了近现代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人的建构”的主线。宋林飞教授认为:中国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巨大冲击,关键角色与社会结构的三重转换提出政治文化启动论、身份变换加速论、与社会结构倾斜论。同时,这三者同步进行渐进转化。文化先行,身份是结构的一部分,身份转换推动结构变化,结构即系统。东北边疆社会文化固化、身份固化,导致社会结构固化停滞。“大字号”破产;冻结商品经济、创新与再工业化。特别是1860年以来边疆开发阶段性社会再组织的文化传统影响;及屯垦式“大字号”“原字号”与市场机制存在摩擦的单位制与体制等靠要、求稳不求变的特点,与边疆性的吃苦开拓性是有摩擦的。当边疆性的个体主义屈从于单位制则边疆的游牧懒散显现出来;反之当以单位制为代表的集体制消亡,边疆性的个体主义及追求个体生存的特性又显现出来,即大量回流自中央区域流失的人口。

另外两个佐证命题主要集中在作为社会组织具体形态的集体制与单位制研究中。集体制与单位制既是社会组织、又通过其组织形态对于边疆社会人口进行了再组织。针对东北的集体所有制与单位制研究是东北社会再组织研究的两大主题。比如,吉林大学田毅鹏教授一直以来对于单位制的研究,李路路、李汉林学者对于单位制度以及后单位制时代的研究,任学丽对单位制发展的研究等等。以及其中围绕着单位的制度变迁进行的社会组织集体行动身份认同的理论与个案研究都佐证了这一议题。其他研究主要围绕着组织社会化的理论与策略、社会组织发展与社会动员以及单位制与大集体在东北展开各种主要议题;以及各时期政权建设与社会整合、单位制社会化与民间组织发展。党的主要领导人在领导社会组织乡村振兴和社会组织制度变迁下的国有企业以及利益群体对城乡转化的影响等等。

在这一层次上,东北之于边疆就是一种身份认定和自我认同,是基于身份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认同。特别是在国家力量引导下的留人——个体在地化的社会建构与组织由留人转变为居民的这一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边疆之于国家需要就是这种身份认同。自我价值的动摇和日常生活的危机,又轻易改变这种认同,并迁移改变着这种认同。在中央和边疆的格局中,东北边疆一直是稳定不变的,但在不断变动的区域发展中,边疆的自我认同却一直在变化。而社会再组织正式结构是这一认同的关键因素。

其二,移民构成了近代东北人口增长的主体,使东北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移民社会。移民社会自有移民社会的心态和个性,汉族移民和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开发,奠定了近代东北发展的基础。高乐才教授对近代中国东北边疆移民研究从移民历史动因的推拉理论考察移民分布与结构,即移民的生活和生存条件与环境、移民与土地开发、移民与东北经济发展关系。而马平安研究员分析近代以前东北移民的历史追溯,近代东北地区的国内移民、国际移民、移民与近代东北经济之间发展的关系,移民与近代东北政治与社会制度的演变关系,移民与近代东北文化的演进关系,及移民与今日东北人之性格的形成关系等。总之,将移民凝聚起来使之成为居民,进而成为“东北边疆社会的人”。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形态和方式的社会再组织手段聚合而成的身份认同是关键。

其三,东北边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再组织是一种连接手段。更多的是连接国家与地方的关系。地方在区域属性上区分为区域、地区和社区三层。在个体组织化层面,与生活在社区与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与生活在亚文化区域、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个体这两层。边疆身份认同的功能就是我们所谓的社会组织凝聚力、为初级社会化和次级群体对于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存在的重要纽带作用。而社会组织与社会再组织正是这样一种提供秩序与稳定性的聚合化社会过程与社会性手段。

东北之于边疆就是一种身份认定和自我认同,是基于身份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认同,特别是在国家力量引导下的留人。国家需要就是最好的政治认同。但同时参考本文之历史分期,这种自我价值的动摇和日常生活的危机,又轻易使这种认同发生迁移改变。在中央和边疆的格局中,东北边疆一直是稳定不变的,但是在不断变动的区域发展中,边疆的自我认同却是一直在变化的。而社会再组织正是建构这一认同的关键因素。

(三)社会再组织对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推动作用显著;是流人组织化、在地化,形成边疆社会认同的重要推动力

首先,东北边疆开发体现出强烈的组织性。由国家发起或默许到边地之后再组织构成东北边疆的基本行政治理边界以及发展格局。具体包括原始的村屯、各种形式的屯垦村落定居点、随近现代化而来的随建定居点,比如,中东铁路沿线、大庆等煤油原字号城市-县乡的建制,比如,北大荒与森工的厂矿建制等。

其次,借用高丙中教授提到的“民俗協商”理论。所谓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再组织是一种中间基于结构性连接的解释手段。那么将其放在体制结构机制中,就是考虑各种层级的互动。就像东北近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再组织研究一样,是以民俗协商为轴心所联动的各种终端结构性要素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最后,柳条边以来东北边疆社会经历了一个从保留地似的“龙兴之地”到被现代化从无到有的整体迁移式的现代化过程。直接从渔牧社会跳跃到流民与半殖民地社会,再到工业社会这种整体嫁接式的移民和殖民垦荒团式的開发。其种种集体主义式的社会再组织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四、结语

将社会再组织作为切入点,剖析近现代以来的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国家对边疆的治理,也是边疆现代化过程中各种力量通过对区域间及区域内人口的种种再组织而实现的。同时,通过对东北边疆开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节点的社会再组织进行简要描述,以突出论证社会再组织在东北边疆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对当前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意义。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践行十四五规划之际,全面深入探讨社会现代化不仅有助于推进在两个百年中东北之于全局地位的认知、也有助于为东北振兴提供更深层、更全面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从“一国民俗学”到“世界民俗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3(1):76-80.

[2]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J].东南学术, 2000(2):18-23.

[3]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1949—2019)[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

[4]李治亭.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

[5]宋林飞.新中国 70 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经验 [J].南京社会科学,2019(10):1-10.

[6]宋林飞.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评估 [J].南京社会科学,2012(1):1-8.

[7]任学丽.政府职能转变视域下的单位制度变迁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8]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李正华,张金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史(1949—2019)[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

[10]欧阳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9)[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

[11]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9)[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

[12]孙■.中国东北边疆的治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13]高乐才.近代中国东北移民历史动因探源[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