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APP 赋能小学体育作业实效的策略探索
2022-06-01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
孙 华 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
体育作业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在课外时间完成的体育学习活动。它是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的有效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锻炼的良好习惯。但当前体育作业面临着内容单一、形式僵化、难以评价和缺乏情境的困境,源于此,笔者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结合智能APP,探索解决体育作业困境的有效策略,为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一、融合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作业面临的“三重困境”
(一)练习内容单一,作业形式僵化
体育作业实际是体育课堂的延伸,其最终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体育作业类型本应丰富多彩,能够满足学生各项体育运动需求,例如,按所使用的体育器材可分为有器械与无器械类;按身体素质练习可分为体能类、柔韧类和益智类;按学习内容又可分为体育知识类和体育技能类。但限于教师个人能力水平、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体育作业重心偏移(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等原因,本应丰富多彩的体育作业往往拘泥于最基本的体育内容练习,导致体育作业内容单一、形式僵化。
(二)教师督促缺位,评价单一滞后
想要保证体育作业高质高效完成,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长期稳定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督促与及时评价。现在的体育作业多以口头形式或在某些家校联系的APP上以文字的形式进行布置,并且体育作业多在家庭环境中进行,体育教师无法参与学生体育作业完成的过程,也就无法成为有效的督促主体,更不能对学生的体育作业及时有效地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评价具有滞后性和单一性,难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约束力和督促性,学生因此存在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心理,导致体育作业的实效性不高。
(三)作业情景缺乏,家校低效耦合
体育作业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受到时空限制较多,运动环境、天气、人员参与都将对其产生较大影响。体育作业一般要求计时或计数,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或完成一定的数量,如果缺乏情境性任务驱动,学生比较容易陷入数字困境,对学生来说有较大压力而且无趣。同时,一般家长较少督促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体育作业,更别提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体育作业之中。虽然有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体育作业缺乏有效的家校沟通连接,家长目前还没意识到以体育作业为载体达成全民健身目标的重要性。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付出和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之间,虽然在长远目标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在操作行为上却存在耦合性较低的现象。
二、智能APP运用的理论基础和优势背景
(一)具身认知理论对智能体育作业的科学释义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当前备受认可的“具身认知”理论,对学校在线上线下融合背景下如何进行体育作业革新具有重要启示。“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具身性”即吸引学生身心沉浸式参与体育活动;“情境性”强调在真实的情景中以任务为驱动促进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生成性”则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具身参与下真实生成的运动行为和认知能力,这为体育作业提供了别样的视角和思路。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离不开具身性和情境性,智能APP 运用下的体育作业,营造了不同的运动情境,将身体融于相应的智能环境,为体育认知的生成、交流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媒介。通过将身体、认知与情境的有效连接,促进了身体的各个部分与外界或模拟情境的交互,保证了运动机能的生成性。
图1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智能体育作业思路图
(二)智能APP有助于智慧化体育作业改革
1.丰富情境性体育项目,吸引学生具身参与
智能APP 通过虚拟场景构建出一个又一个闯关游戏或情景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加了运动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完成体育作业,寓教于体、寓教于乐。体育运动在情境化的数字支持下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成为体育作业的主体。
2.智能多元化运动评价,助力教师作业管理
智能化APP 通过AI识别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反馈,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运动生成并调整策略,另一方面也消减了教师的作业管理负担。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某个学生或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实现精准化教学、差异化管理,对有不同支持需要的学生配以相应的运动处方。
3.生成建构式体育作业,交互家校间联动
智能化APP 使学校与家庭能够基于平台进行高效的沟通,实现家校交互式联动。智能APP能够基于数据分析对学生的运动生成建构性反馈指导,家长无需担忧自己能否指导好孩子,只需根据智能平台给出的专业建议提醒学生更好地参与,家长与孩子通过智能化运动的参与一起增长体育知识、增进体育运动能力。
三、智能APP赋能小学体育作业的实践策略
笔者通过对每学年体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每个年级的优势与不足,巧用“天天跳绳”智能APP进行体育作业的布置,探索体育作业内容方法的智慧创新,提升我校学生体质。通过手机APP“天天跳绳”来落实和推进体育作业,倡导全体学生坚持运动,增强体能技能,提升健康水平。
(一)课后套餐大礼包,项目丰富趣味多
“天天跳绳”智能APP 以“大数据+算法”模型为基础,研发的AI 和AR 技术,有75 种常见运动项目,包含跳绳、跑步、足篮排三大球、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支撑等体能运动等和后台数据提供支持。
笔者根据教学计划与上课的内容在智能APP 里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或者任务单作为课后作业,推送给学生。智能APP“天天跳绳”通过有趣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沉浸在运动情境之中,将身体融于相应的智能环境,为身体与认知的勾连提供了智能媒介。丰富的运动项目、有趣的AI、AR 智能识别组成了课后体育作业的套餐与大礼包,在身体、认知与情境的有效连接中,学生发展了运动能力和思维认知,兴趣化的参与吸引学生养成健康的运动行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体育作业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的问题。
(二)有效督促与评价,数据可视分层多
笔者通过体育作业任务单推送,让学生运用APP明确任务并对练习过程进行系统记录,并向学生实时反馈评价指标,如运动时间、次数、速度、热量、速率图等。平台以等第A+、A-、B+、C+等生成“排行榜”。智能化练习数据的及时性评价,一方面给予学生更有针对性、更高效的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它的生成性也促进学生基于情境认知进行思考,在具身认知的支持下达到以评促练、以练促学,以数据促进科学健身、帮助学生强健体魄的作业目标。
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后,笔者通过APP 发起年级(线上跑步、柔韧、敏捷等)争霸赛。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不断挑战中提高了技术,增强了体能,提升了体质。当教师清楚地掌握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与水平,就能开展差异化教学,如学生单个项目薄弱,就为其量身定制体能练习,开展定期测试并不断调整练习计划。
图2 智能体育作业及时生成评价图
(三)亲子人机齐互动,AR情景欢笑多
智能APP 又一显著优势是可以凝聚亲子参与体育活动。运用智能APP 分组功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家庭)的运动爱好、体育能力等布置个性化活动,使得学生和家长的课后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家庭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切的体育活动亲子参与。
双人PK 趣味战。小孩总喜欢挑战大人,通过AR人机互动,将运动和游戏结合,可以进行家人之间的双人PK模式,切水果、吃豆人、小飞猪……在这些PK趣味战中,高大的家长并不一定比得过灵巧的孩子。
家人CP 劲舞团。对于喜欢舞蹈的家庭来说,天天跳绳APP 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运动+舞蹈”的运动模式,包括街舞、国风舞蹈等,在提高体育亲子运动趣味性的同时,也极大满足了家庭对舞蹈的爱好。
健身减肥小套餐。对于一些有减肥需求的家庭来说,APP 也纳入了丰富的项目免费供学生和家人使用,与一般的APP 不同的是,里面的项目既有适合大人的,也有适合孩子的,交叉进行的项目非常适合家人一起体育运动。
四、智能化小学体育作业的实效分析
(一)丰富体育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智能化APP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方式,并能够实现体育活动方法的智能化更新,能够持续为学生体育锻炼保驾护航,满足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阶段的各项个性化体育发展需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利用数据平台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与水平,在教学中更能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
(二)高效助力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
智能APP让学生的练习效果形成可视化反馈,不仅方便教师及时给予干预,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时刻关注自己的体育行为,在兴趣活动的吸引和教师的督促下主动参与到体育作业中来。从学生纵、横两方面发展来看,通过智能化APP 的监督与评价,既提高了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三)交互式场景体验增进亲子、家校沟通
借助智能APP 的交互式场景体验,为亲子、家校创建良好沟通平台,情景化多模式游戏体育锻炼方式增强了学生体育锻炼体验,其中的亲子游戏环节更能增进家庭间的感情。以图片或视频的形式提交作业内容,让家长能够陪伴学生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可以关注学生的练习情况,并且根据教师的动作提示,家长也能参与锻炼,并进行锻炼效果监测,还能与学生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父母更加全面地了解孩子,对学科老师的工作认同度也高了,教师与家长携手为孩子的健康努力。
五、开展智能化体育作业的思考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教师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促进智能化体育作业落地,构建人、技术、教育的三维立体空间,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学习,掌握各种网络教学方式并能熟练运用。能够掌握视频的剪辑、在线文档编辑,及时、详细地进行答疑和记录。在作业完成情况及学生的考勤上,能够熟练运用数据整理和统计;在激发学生兴趣上,能够掌握推送相关消息,并以电子奖状等形式激励学生。
(二)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智能化是把双刃剑,分清利弊很重要,尽管它能更高效便捷地记录学生学习情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智能化体育作业毕竟多依托于移动终端如手机、电脑,小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够强,易受影响,容易出现沉迷现象,因此需要加强对小学生使用智能软件的监控。其次,智能APP 是推动体育作业进行的重要利器,因此APP内容的适当性、使用的可得性也对APP提出了极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