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铸就思想风骨
——试论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精神气质及其当代价值
2022-06-01兰保民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兰保民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于漪研究
纵观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不难发现有一条清晰的发展变化的脉络;在这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我们又会发现其中有一个恒定不变的基本立场。这发展变化的部分,体现的是于漪在时代的滚滚洪流中,结合自身对教育实践的理解和体会不断深入,其思想认识的不断超越;而那恒定不变的,则是于漪对教育的基本性质、目标定位和价值立场的牢牢坚守。无论“超越”还是“坚守”,其思想的核心,就是于漪躬身实践而且著文必提、逢人必讲的四字金言,即“目中有人”!我们之所以说,在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体系中,这种“人文精神”铸就了其“思想风骨”,正是因为“超越”与“坚守”这两种姿态的辩证统一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是勇猛精进的,是坚定不移的,是纯净明亮的,这是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神韵和底色,也是其风骨之所在。
应当指出的是,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其批判性。这主要表现为在当前市场化、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人”在教育价值中的失落和人的“物化”与“异化”、功利化等种种乱象,于漪痛心疾首地表达的“椎心的忧思,竭诚的期望”。这种直面时代症结的深沉的忧患意识,既是其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之所以形成的时代源泉,也是其批判性特征的显著标志。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于漪这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其思维层面和教育哲学层面,而不是立场层面。因为她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定位在批判者的角色上,也绝不把自己置身于教育发展的滚滚洪流之外,而是全身心地把自己投入进去,从学术思考与行动探索两端发力,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在她看来,教育是一个不断追求理想境界的事业,是永远追求完美的事业,但它的发展,注定也是一条永远绵延不尽的“光荣的荆棘路”,如果只是批判,只是抱怨,只满足于当教育教学领域里的“愤青”和“喷子”,这也瞧不起,那也看不惯,而不愿去做踏踏实实的建设工作,恐怕对于教育的发展而言并无实际意义。真正有意义的是,在认清方向的基础上,披荆斩棘,走出一条路来,这样才能不断前行。所以我们说,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批判性,固然是尖锐的、冷峻的,但在这尖锐之中有宽厚,在这冷峻之中有温暖,因为这种批判源自一颗仁人之心,这种批判最终指向的是建设。
一、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批判性特征的第一要素。于漪曾经说:“我是‘一个脑子里全是问题的教师,问题甚至胆大到可以质疑我们的汉语语法体系’。”确实如此。而正是这些问题,让她在教育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回顾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和实践探索之路,我们会发现,她有一条非常清晰的不断演进的路线,而这条演进路线背后的一个推动力,就是她的问题意识。对此,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写的《改革先锋风采录》是这样评价于漪的:
“她坚持以学生为本,用‘宗教般的虔诚’教学、实践、累积,厚积薄发对语文教学改革作出深层思考。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全面育人’,到90年代初提出培养‘现代人素质’,再到90 年代中后期以来主张‘弘扬人文、改革弊端’、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基本特点’、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她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创新始终同步。”
上述评价,主要梳理的是于漪在语文学科领域基于问题的思想发展轨迹。其实,面对整个基础教育,于漪脑子里同样是问题不断。例如,新世纪于漪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教育究竟应该是“育分”还是“育人”?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王荣华同志称之为“于漪之问”。近几年,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与教育生态中,于漪又产生了深深的忧虑,那就是教育安全之忧,国家安全之忧,变局、困局、危局中的下一代身份认同的定力之忧。王荣华同志称之为“于漪之忧”。“于漪之问”和“于漪之忧”,充分体现了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问题意识和忧患意识。
“于漪之问”和“于漪之忧”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内容,其中最核心的,应当就是于漪作为新中国所培育出的基础教育领域的“人民教育家”,她对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和浓浓的爱国情怀。“于漪之问”和“于漪之忧”切中时弊,启示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要从内心深处叩问自己:“我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究竟在塑造怎样的人?”这一“问”一“忧”,源自对我们民族如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如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的战略思考,它们触及基础教育的本质和责任,具有极为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实践启示意义。
“于漪之问”和“于漪之忧”,为什么能够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因为这是“时代之问”,是“时代之忧”,它切中了我们这个时代基础教育的症结。
一是功利教育的症结。于漪说:“基础教育从事的是人的基本建设,给人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科学文化打基础。”可是受功利思潮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却自觉不觉地把手段当成了目的,好像教书就是为了考试,把分数和升学率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常常错误地以应试为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目标,这不仅偏离了育人的轨道,也使学生的健康发展受到明显伤害,因此于漪大声疾呼:“别赚走学生的未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面对教育时弊的那种椎心之痛。
二是工具理性的症结。她一直呼吁,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文化平台上思考教育,要时刻警惕“泛技术化”的倾向,不能只是简单地从技能和操作层面来考虑怎么上课、怎么办学。从事教育的人,不管是当教师还是做校长,都不能只有工具理性,还必须有价值理性,甚至可以说,价值理性比工具理性要重要得多。教育者要守住教育的精神家园,不能跟风走,受社会不良价值取向的影响,这就需要有一股坚守的定力,用于漪自己的话说就是:“志存高远,守护教育者的尊严”,“在坚守中创造精彩”。
三是西语霸权的症结。于漪有一个梦想,就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基础教育学,而不是跟在西方教育话语后面亦步亦趋。她用一辈子在讲台上孜孜矻矻、坚持不懈地耕耘与求索,来构筑自己的这个梦想。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于漪撰写了多篇文章,谈教育自信力问题。她说:“我绝不会甘心让自己沦为西方教育理论的注脚。”于漪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文章,题目就是《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我们中国人口这么多,地域这么广,地区差异这么大,我们有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战略定位,国情不同,怎么能照搬照抄西方的经验呢?
二、格局、见识、洞察力
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批判性特征,其思维方式上的表现,在于其独特的格局、见识和洞察力。于漪首先是一位教师,一位终生从教的优秀教师。她的思想,是从丰厚的实践土壤中,经过漫长时间的培育而开放出来的花朵;她的话语,是从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中提炼出来的,是带着教育生活新鲜露水的智慧结晶。正因如此,于漪才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她的著述,迥异于那些醉心宏大叙事和追求体系建构的学院专家;她的身上体现出了作为教育家的一些鲜明特征,如独立自由的思想,淡泊功利宁静致远的定力,坚守教育根本价值的勇气,对教育问题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哲学思考,以及富有独特性、创造性和持久性的教育实践,还有堪称辉煌的教育教学成就。
作为终生从教的“人民教育家”,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的思维方式表现如下:
一是直面现场。这里的现场,既是于漪讲课、写文章或作演讲的需求背景,更主要的是令于漪心绪难平的教育现实。我们的教育当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同时又乱象丛生,迷雾重重,比如西语肆虐、理念横飞、文化失语、价值缺位、功利至上、自信缺失、机械训练、目中无人,等等。对于这些突出问题,她不回避、不虚饰,而是直面矛盾,像鲁迅先生那样“揭开疮疤,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同时又发现亮点,坚定希望,指引教育教学的光明之境。她的每一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对基础教育和语文教学的冷峻思考、理性批判、切实分析和中肯建议,表现出一种务实的精神、清醒的眼光、建设的热情。
二是富有洞见。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说理方式,有分析,但绝不纠缠;有思辨,但绝不玄虚;有综合,但绝不笼统;有推理,但绝不枝蔓。她行文中不乏洋洋洒洒、娓娓道来的案例叙事,也不乏对事理的阐述和解说,但在要害处则总能以三言两语直击要害,兔起鹘落,绝不纠缠,有如醍醐灌顶,令人豁然开朗。这就是“洞见”,一种清明的眼光,一种透彻的理性,一种瞬间爆发的清醒认识。这种境界,靠的不只是写作演讲的技巧,不只是语言运用的智慧,也不只是丰富的经验和阅历,更重要的是卓越的见识和过人的胆略。而这种见识和胆略,则是以丰厚的文化积淀、独立的思考方式、清醒的价值立场、高远的思想境界为基础的。
三是表达独特。于漪很多文章真的很难明确界定文体属性。且不说那些由演讲而整理出来的文章,即便是正式发表的很多论文,文体特征同样非常独特。它们既是论文又不像论文,既是随笔又不像随笔;有论文的理性深度,有散文的随意洒脱,有记叙文的生动鲜活,有的甚至还有报告文学般的丰富与张扬;记忆深处的精彩往事涌上心头,笔下便是情感的世界;往事退场,理性突入,笔下便是思想的战场。于漪老师能够让思想在叙事、抒情、议论之间大开大合、自由流转。我们甚至可以说,于漪独创了教育教学思想表达的“于漪文体”。
三、抵达哲学的澄明之境
张汝伦先生曾著文指出,于漪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有于漪自己的教育哲学在”。当然我们知道,于漪首先不是教育哲学家,而是优秀教师,是“人民教育家”,但她的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够达到令人听之有“如饮琼浆,如灌醍醐”的澄明之境,则在于其基于深层的哲学思考。
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大哉问”,答案不一而足,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对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而教育哲学,就是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把根本问题思考清楚,就抓住了教育的“牛鼻子”,循此而下,则纲举目张,无往而不利。
于漪经常说:“我这个人其实很简单。”而有时她又会说:“简单就是智慧。”这里的“简单”,其实是很不简单的。要达到拔除冗杂、直抵本质的哲学境界,哪里会那么简单就达到呢?她曾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什么是中国教育?就是培养有中国心的人。教师无权无势,只靠四个字——以身作则,这是我们的法宝。”话说得简洁、通俗易懂,但还有比这更准确、更纯净的表达吗?恐怕很难了。
也许有人认为,于漪的表述“卑之无甚高论”。而当前基础教育的很多问题,其根源也许恰恰就在这里,对于本原性问题思考不深、认识不清、理解不透,所以就容易热衷于标新立异,或者被一些炫人耳目的新名词、新概念所迷惑,于是在认识上、行动上就容易出现偏差。而于漪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她都会回到教育的原点进行思考,牢牢地植根于教育“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由此延伸开去,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构建起她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大厦。正如王阳明所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其实真理往往非常朴素,而要真正把真理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就不那么容易了。如果不能够在“行”上下功夫,那么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会要么失去了主心骨;要么就只落得个鹦鹉学舌,说一套,做一套;要么则只是偶尔中的,大多时候则不得要领。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如果在教育之“为”(教育教学实践)的功夫上没有恒定的价值原则,往往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背离教育“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于漪一直呼吁“教师要练好‘立德树人’的大基本功”,正是源于这种“知行合一”的哲学考量,也就是说,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关键要在教育实践和行动中下真功夫,见真本领。
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澄明之境,与她广博的学识、深度的教育实践和勤奋努力的学习品格当然是密不可分,她“讲过近2 000 节省市级以上探索课、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21 卷近600 万字的《于漪全集》是基础教育首部特级教师所出的学术全集,这些人所共知,毋庸赘述。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于漪的文化底蕴和哲学修养。
于漪有一篇文章,专论中国文化的精神。她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回顾过去,是博大精深,看未来,是澎湃发展。今天我们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要加以发展,因为时代在发展。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其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就是很强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第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尊重人,是对人的尊崇。第二个特点,是重视人的修养,追求理想和人格的完美。第三个特点,是宽容精神与博大胸怀。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还有尚群的特点,崇尚群体,讲仁而爱人,不仅要爱自己,还要爱别人。生命是生生不息、不断传承的,我们的文化也生生不息,它一代一代地培养着人,又由一代一代的人传承着。我们要把过去人类最好的、最精华的东西传给我们下一代,从而使中华文化更加优秀。正是源于对中华文化根本精神的深度体认,她才能站在文化的高度,站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洪流中,对当今教育做出准确的思考和定位。
于漪一直重视作为教师的哲学修养,她不仅自己有很好的哲学修养,而且大力提倡教师学一点哲学,使教师拥有一颗哲学头脑。为此,她组织专家学者开设茶座,专门探讨这一问题,特意撰写文章向教师发出呼吁。她说:“哲学的思维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基本功,没有这方面的修养,就难以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更不要说是称职的领导了。”“育人,还是育分,是教育者长期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哲学的视角看,‘育人’是富有哲学头脑的思考,是抓住了教育的根本问题的根本思考。而所谓‘育分’,它说到底不过是衡量人的知识水准的一种手段。”我们认为,于漪的教育教学思想之所以是人文主义的,是对教育的终极价值和根本目的的思考,其深厚的哲学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通向人文主义理想教育建设
于漪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是历史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是我们中华民族教育传统在新中国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延续和绽放。当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命题面前,教育如何才能“五育并举”,真正承担起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尤其是基础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躬身实践。而于漪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对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党的教育方针路线,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因为,在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当前背景下,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教育教学育人价值的庄严回归。于漪“目中有人”“教书育人”的人文主义教育教学思想,对于学校办学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充分彰显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无疑能够提供十分丰富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她的许多教育教学思想,对于当前教师正普遍感到困惑的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的问题,不仅具有价值引领意义,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方法论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起点,更加全面、完整地认识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的人文主义特质,更加深入、系统地开展实践探索,更加深刻、透彻地认识贯彻落实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针与学习研究于漪教育教学思想之间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高举“五育并举”的人文主义教育旗帜,弘扬人文,改革弊端,以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姿态,做绝不缺少人文精神的教师,培育有中国情怀、有世界视野、有文化格局、有科学精神的现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