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筑牢食品安全监管网

2022-06-01何正君杨玲

中国质量监管 2022年2期
关键词:食安学校食堂办实事

何正君 杨玲

“学校食堂安装摄像头后,我们家长可随时查看后厨的工作过程,通过‘食安八桂’平台了解食堂的证照、食材检测证明等相关情况,有不满意的地方还能进行投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月湾路小学学生家长黄秋莹说,自从学校安装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后,家长对孩子在校就餐更加放心了。

近年来,南宁市深入推进食安惠民工程,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覆盖从种植源头到农贸市场、超市、食堂等餐饮消费各环节,在学校食堂积极建设“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进一步筑牢食品安全监管网,为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

校园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南宁市月湾路小学副校长曾来明介绍,学校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的摄像头安装在学校食堂的切配区、洗消区和烹饪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可通过摄像头查看厨房员工的操作情况,发现不规范操作能够及时提醒,有效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此外,学校每天还通过“食安八桂”平台上传食材采购、餐具消毒、菜品留样等台账记录,让大家共同监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目前,南宁市通过实施为民办实事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已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是广西第一个做到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100%的城市。该项目建设以来,安装了“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的中小学、幼儿园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实现食品安全“农田到餐桌”全链条监管

食品安全是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南宁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互联网+”餐饮监管创新举措,构建南宁市食品安全智能服务平台,实现食品安全“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

南宁市食品安全智能服务平台作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建设工作的承载主平台,立足于“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消费——餐厨垃圾处理”全链条食品安全智能监管,构建食品生产到消费、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的大数据平台,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教育部门通过“明厨亮灶”智能监管平台,对学校食堂进行实时监管,实现“画面可存储、问题可核实、信息可追溯”。同时,学校通过该平台,对校园食品安全实施信息化管理。据了解,南宁市市场监管部门采用掌上执法新模式,工作人员使用“食安八桂监管”APP,实现了手机巡查“互联网+监管”,通过二维码溯源、AI智能抓拍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有效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全市的师生、家长还可通过“食安八桂”微信公众号随时查看学校食堂切配、烹调、清洗消毒等加工操作过程。

食品安全配套抽检项目涉及消费各环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市民关注。为推进南宁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达到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标准中“年均食品抽检量达到每年4批次/千人,针对农药兽药残留的食品检验量不低于每年2批次/千人”的目标,南宁市从2018年起,将食品安全配套抽检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食安惠民项目,全市开展配套食品安全抽检。2018年至2021年,南宁市政府连续四年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协调为民办实事资金3000多万元,南宁市成为广西首个连续四年达到4批次/千人经费保障标准的城市。

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协调和应急管理科科长黎铁介绍,食品安全配套抽检项目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覆盖从种植源头到农贸市场、超市、食堂等餐饮消费各个环节,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配套抽检项目的开展,促使经营者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得更加仔细,自觉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食品安全自查,严控食品采购来源,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商品和服务。”梦之岛水晶城丰润家超市店长唐世生说。

2021年,南宁市完成抽检52835批次,抽检量排名广西第一。截至2021年底,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为99.91%,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为98.63%,两项合格率排名稳居广西前列。南宁市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食安学校食堂办实事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为人民办实事
山西汾阳王酒业中国食安大会上获嘉奖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党建业务相结合 为民服务办实事
上海市投放7540万张“食安封签”
喜迎建党100周年 “中驼”杯我与食安同行书画展开幕
再来一碗
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宜尽快全覆盖
校有校规
学校食堂是黑暗料理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