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022-06-01李燕华韩真

当代医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开腹宫颈癌腹腔镜

李燕华,韩真

(通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咸宁 437000)

宫颈癌是宫颈细胞不受控制生长所引发的癌症,是临床常见癌症之一,患者常表现为阴道出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等,临床治疗常根据患者的分期选择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手术及靶向治疗等。其中早期宫颈癌常采用手术治疗,而开腹手术会影响患者的免疫水平,且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1-2]。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对病变周围组织损伤更小,术中出血量少,是未来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3-4]。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75 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腹腔镜手术对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1 年3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5 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7)。对照组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39.56±3.42)岁;病理类型:鳞癌20 例,腺癌16 例,腺鳞癌2 例。观察组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0.39±3.86)岁;病理类型:鳞癌21例,腺癌15例,腺鳞癌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早期宫颈癌[5];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癌症病变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有手术禁忌证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采取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切除宫旁的部分韧带等组织及2~3 cm的阴道,并清理盆腔周围淋巴结,切除所有肉眼可见的肿大淋巴结,常规止血后,缝合切口。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留置导尿管并放置举宫杯,探查患者腹腔内表面及子宫病灶等;于视频监视下逐层组织游离,将韧带游离分开,并游离输尿管,分离切断动脉,切除1 cm阴道,将子宫切除后从患者阴道取出,并缝合阴道前后壁。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淋巴细胞亚群:于术前1 d及术后3 d 抽取患者外周血10 ml,置于TruCount Tube中,检测时,取CD3+、CD4+、CD8+抗体加入管中,应用旋涡混合器混匀血样,放置15 min 后,加入450 ml FACS溶血素并混匀,采用美国BD FACSCanto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尿潴留、贫血、肠梗阻、下肢浮肿、淋巴回流障碍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

?

2.2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水平比较 术前1 d,两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两组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1 d,CD8+水平均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免疫水平比较(±s,%)

?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11%)低于对照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严重危害女性的健康,早期宫颈癌常通过子宫切除手术防止癌灶进一步发展,传统开腹手术是较为经典的切除子宫及清理淋巴结的方法,但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机体创伤,而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可取得良好的预后效果[5-6]。

腹腔镜手术方式多样,具有较广的适应证,已逐渐应用于临床妇科,研究认为,早期宫颈癌可进行腹腔镜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合并阴道癌前病变的患者应切除部分阴道,同样根据患者的病变情况,可采取相应的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理等,患者术后也有接受放疗治疗[7-8]。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在止血、病灶探查、创伤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借助先进的器械,可使手术视野清晰,便于手术医师辨认解剖结构,但具体手术时间也与手术医师的熟练程度相关[9-10];本研究中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可缩短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的时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后疼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前1 d,两组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两组CD3+、CD4+水平高于术前1 d,CD8+水平均低于术前1 d,且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腔镜手术可改善患者机体免疫水平,维护细胞免疫稳态。分析原因为,腹腔镜手术并不会损伤患者脏器,因此,患者术后疼痛轻微,其身体机能代偿功能恢复较快,且心率、血压等逐渐恢复正常,应激反应逐渐下降,从而降低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口小、并发症少等优势。由于早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均会损伤患者造成腹内脏器,远期也会损伤患者的膀胱及神经等,因此,安全应是手术优先考虑的因素,手术医师需熟悉盆腔神经解剖结构,并具备扎实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将神经损伤概率降至最低;同时,借助腹腔镜的放大作用,保护支配主韧带的副交感神经,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谨慎操作也可减少肿瘤复发情况,改善总体临床疗效[11-12]。因此,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创伤最小、恢复快的治疗方法[13]。

综上所述,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优势明显,可缩短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机体免疫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开腹宫颈癌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