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应用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
——基于CLDS(2018)数据分析

2022-06-01李道和朱伟丽陈江华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劳动力农户

李道和,朱伟丽,陈江华

(1.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南昌 330045)

一、引 言

激励农户投身创业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路径。近年来,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针的贯彻与落实,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支持农户创业的政策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鼓励农户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相关政策优化了农户创业环境,进一步活跃了农户创新创业氛围,带动了农户创业热潮,促进选择非农创业的农户持续增加(张玉利等,2019)。农户非农创业不但有助于家庭增收,还有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非农创业型经济正逐渐成为乡村繁荣的新引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农户非农创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逐渐受到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非农创业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配置的重要环节,郑旭媛等(2021)研究认为,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机械使用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配置起到关键作用,且农业机械应用与劳动力非农转移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关系。一方面,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使大量农业劳动力不断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村空心化为农业机械应用提供现实条件。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应用发挥了“要素流动—替代—扩散”效应,诱使劳动生产力从农业领域挤出(罗明忠等,2021)。除此之外,影响农户非农创业的因素还集中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其中微观层面包括农户个人、家庭、村庄禀赋,农户个人禀赋中的年龄、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资本,家庭禀赋中的经济收入、家庭结构、家庭背景及村庄禀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均会对农户非农创业产生显著影响(陈江华等,2021);宏观层面主要包括公共政策、创业环境与氛围等。其中,农地抵押政策、农业补贴政策、农地确权政策巩固了农户农业生产优势,显著抑制了农户非农创业(郑淋议等,2020;缪书超等,2021);而与创业直接相关的培训、税费改革等政策提高了农户识别非农创业机会的能力,并通过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显著促进农户创业(许晟等,2020);农户创业成功与否极大程度上会受到创业环境的制衡(张思敏等,2018),浓厚的非农创业氛围和较好的创业环境对农户创业起到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邓锴等,2020)。

综上所述,学者对农户非农创业已开展大量有益的探究,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但仅有部分学者探究了农业机械应用与劳动力非农转移间的关系,鲜有学者探究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的非农创业效应,且目前缺乏有关不同资源禀赋条件下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非农创业的异质性影响的探讨。当前,我国农业生产仍以小农经济为主,呈现出耕地细碎化、家庭经营分散化、规模不经济等状态(仇童伟等,2020),而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机械应用能显著缓解这一现象(方师乐等,2019),在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周振等,2016)。那么农业机械应用能否真正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对于不同禀赋特征农户的非农创业促进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将以2018 年家庭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为基础探讨这些问题,分析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禀赋特征的农户进行异质性分析,以期为促进农户非农创业、提升农业机械应用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一)农业机械应用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

根据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随着劳动力使用成本提高,农户会自发进行农业生产要素替代,调整要素投入结构,采用农业机械替代稀缺程度不断提高的劳动力(郑旭媛等,2017),以实现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农业机械应用至少能从以下三方面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一是农业机械应用节约了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要素投入。在传统生产模式下,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而农业机械应用水平的提高能有效减少单位土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改变传统生产模式,降低农业生产中劳动力要素投入成本(Wang 等,2016),使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并转而配置于非农领域。二是农业机械应用节约了农业劳动时间成本。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农业机械应用能显著缩短劳动时间,帮助农业生产快速完成,提高工效和农业生产效率(薛超等,2020),使农户有时间和精力进行非农创业。三是农业机械应用促进了家庭分工。农业机械应用降低了农业劳动强度,使无法胜任传统农业劳动的妇女及老人也能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完成农业生产活动,诱导优质劳动力向非农领域配置(陈江华等,2021),从而促进家庭分工,提高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可能性。据此,提出如下假说:

H1:农业机械应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越高,其非农创业概率越大。

(二)农业机械应用与不同禀赋特征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

已有研究证明,农户创业会受到个人及家庭禀赋特征影响(刘迎君,2017),故对于不同资源禀赋特征的农户,农业机械应用对其家庭非农创业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本文着重探究农业机械应用对农地转入、人情消费、居住地形、农机投资等状况不同群体的非农创业效应的异质性。其中,有农地转入的农户具有强烈的农业持续经营意愿,农业机械应用会增强农户农业经营获益能力,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这部分农户会倾向于继续转入农地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钱龙等,2021),进一步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故农业机械应用不会促进有农地转入的农户向非农领域配置。人情支出作为社会资本的代理变量,是巩固和丰富社会网络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农户识别创业机会与利用创业资源,能显著促进农户非农创业(罗美娟等,2021)。农业机械应用与农机水平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地势条件(孙学涛,2021),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能为农业机械应用提供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的替代作用,从而促进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配置,故农业机械应用对于平原地区农户的非农创业效应更显著。购置农业机械形成专用性生产投资,一定程度上表征着农户更强的农业生产意愿。与此同时,农户受到资金约束与“沉没成本”的风险威胁,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成本提高(罗明忠等,2021),故对于农户而言,农业机械应用并不能促进投资农业机械农户非农创业。而未购置农业机械农户可通过获取农机社会化服务来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此时农户进行非农创业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远小于购置农业机械的群体,故农业机械应用对未购置机械农户的非农创业效应更显著。据此,提出如下假说:

H2:农业机械应用对不同资源禀赋特征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三、数据、变量与模型选择

(一)样本及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负责实施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简称CLDS),数据覆盖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497个村居,调查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代表性强。

在样本选择与实证分析过程中,对数据作如下处理:一数据合并。按照家庭编号对村居调查数据、个体调查数据与家庭调查数据进行匹配与合并。二数据筛选。由于本文研究的是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情况,故按照户口类型筛选了“农业户口”数据样本。三数据清洗。剔除了调查数据中的缺失值、异常值和记录为“不适用”“不清楚”及“拒绝回答”的数据。经过处理,最终得到2 321个样本,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二)变量选取与衡量

1.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农户家庭是否非农创业,遵循CLDS数据库对劳动者的分类和创业者的定义,将家户问卷中劳动者工作类型为“雇主”和“自雇”的界定为创业,“雇员”和“务农”的界定为未创业。同时筛选被访者工作所属的行业类型,将除了农林牧渔业以外的“雇主”和“自雇”工作类型界定为非农创业,其他样本界定为未非农创业。农户非农创业是指从事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的非农经营活动(苏岚岚等,2020),故农户家庭的非农经营性活动也极大程度上代表非农创业情况。因此,本文选取家庭问卷中“2017年全年,您家的经营性(店铺/代销点/家庭作坊等)收入总额大约为多少元?”这一题项替换本文的核心被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若2017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大于0则认为此家庭非农创业,否则为未非农创业。由表1可知,45.9%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表明农户非农创业比例较高,当前农村创业活动较为活跃。

2.解释变量

核心解释变量为农业机械应用水平,选取家庭问卷中“目前,您家粮食作物生产的农田耕种方式是传统农耕、部分机械化还是全部机械化?”这一题项来衡量家庭农业机械应用水平。由表1可知,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大多处于传统农耕与部分机械化之间,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并不高。

3.控制变量

选取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禀赋特征及村居环境特征作为控制变量。其中:(1)户主个人特征包括户主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由表1可知,样本中男性户主居多,性别差异常表现出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相较于女性户主,男性户主非农创业概率更高;户主年龄的平均值为49岁,随着农户年龄增大,其家庭往往更倾向于追求稳定的经济收益,风险偏好程度降低,非农创业意愿也随之降低;仅有8.9%的户主为中共党员,户主政治面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政治资本强弱,与非中共党员农户相比,中共党员农户更易捕捉到政策信息,在鼓励“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环境下,中共党员农户响应号召的可能性更大,其家庭非农创业概率也更高;农户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学历水平普遍不高,受教育程度代表农户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知识结构越完善,越容易识别到创业机会,非农创业概率越大;农户健康状况均值为3.571,说明大多数农户比较健康,较差的健康状况会阻碍潜在创业者进入创业市场,也会降低农户创业机会识别能力和工作效率,故健康状况越好,农户非农创业概率越高;仅有8.5%的农户参与过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技术培训是农户积累农业生产知识的重要手段,参与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户非农创业概率更低。(2)家庭禀赋特征包括家庭劳动力规模、经济状况、社会网络、耕地面积、是否获得农业补贴。由表1可知,样本中农户家庭劳动力总人数平均值在1~2人之间,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非农创业概率越大;农户家庭财富水平平均值为5.563,说明大多数农户认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金融资本是农户非农创业的基础,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农户非农创业概率越大;本文选取当地可获得支持的朋友或熟人数量衡量社会网络,农户在当地能获得支持的朋友或熟人数量平均值为16.744,但标准差较大,说明农户家庭之间的社会网络丰富程度有较大差别,家庭社会网络越丰富,其获取非农创业资讯的渠道越多,非农创业概率越大;家庭目前所耕种的农地面积越大,需要配置在农业领域的家庭劳动力越多,非农创业概率越小;57.7%的农户获得了农业补贴,获得农业补贴会提升农户家庭的生产经营性收入,巩固农户家庭在农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故未获得农业补贴的家庭非农创业概率更大。(3)本文选取村庄路面是否硬化衡量村居环境特征,94.6%的村庄路面已进行硬化,说明大多数农户村庄交通条件良好,路面硬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村居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交通越便捷,越有利于支撑农户非农创业。

(三)模型设定

为测度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选取Probit 模型分析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决策,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B*代表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潜变量,A代表农业机械应用水平,I代表户主个人特征,F代表家庭禀赋特征,C代表村居环境特征,α0为常数项,ε为模型的残差,B代表农户家庭进行非农创业的实际行为。在上述模型设定过程中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即农业机械应用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同时,非农创业行为也会促使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使用机械替代传统劳动,存在反向因果关系。

借鉴孙学涛(2021)的做法,选取村庄地形作为农户家庭农业机械应用水平的工具变量,原因如下:(1)满足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农业机械应用很大程度上受村庄地形约束,平坦地形为农业机械应用提供了必要条件,故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更高。而丘陵或山地等复杂地形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应用,相对平坦地势而言农业机械化水平更低。(2)满足工具变量的外生性:地形通过制约农业机械应用进而影响家庭劳动力要素配置,从而影响非农创业,故村庄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变量并不直接影响农户非农创业决策,而是通过农业机械应用间接影响农户非农创业决策。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基准回归与内生性处理

在Probit 回归前,对所有解释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值为1.09,各变量的VIF均小于1.25,说明各解释变量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利用Stata 16.0计量软件,对样本数据分别进行Probit、IV-Probit回归处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结果分析

续表

1.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

由表2可知,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回归系数为正,与预期方向一致,说明农业机械应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农业机械应用降低农业劳动生产强度,减少农业劳动力需求,“替代”和“挤出”农业生产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提供条件,从而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从边际效应来看,农业机械应用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概率将提高1.3%。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IV-Probit检验结果显示,Wald检验值为3.05,其P值为0.0809,在10%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农业机械应用水平为外生变量”的原假设,印证了本文引入工具变量的必要性。弱工具变量AR检验值为5.71,Wald检验的卡方值为5.65,均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农业机械应用水平与所选工具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表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

2.农户个人特征等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

(1)在户主个人特征方面,仅有受教育程度在5%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作为农户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农户搜集非农创业信息和识别非农创业机会。(2)在家庭禀赋方面,家庭劳动力数量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回归系数为正,家庭劳动力每增加一人,非农创业概率高出2.5%。当农业机械替代了农业劳动力时,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转向非农领域就业的人数也越多,非农创业概率越大。经济状况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促进农户非农创业,较为富裕的家庭能为非农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家庭经济状况越好,非农创业概率越大。社会网络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能是因为基准回归中选取的指标是农户在当地所形成的社会网络,未能全面反映农户社会网络的丰富程度,而农村当地基于血缘、地缘和亲缘而形成的社会网络,使农户拥有着大量重复、同质化的信息和资源,未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耕地面积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耕地面积越大,所需配置在农业领域中的家庭劳动力越多,非农创业概率越小。(3)在村居环境特征方面,村庄路面是否硬化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说明村庄路面硬化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与没有硬化道路的村庄相比,路面已硬化的村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概率高出6.3%。一方面,村庄路面硬化意味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助于农户与外界沟通,从而获取更多非农创业相关信息,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另一方面,硬化路为农业机械应用提供便利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应用,解放农业劳动生产力,提高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概率。

(二)稳健性检验

本文进一步采取替换因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另选取家庭问卷中“2017年全年,您家的经营性(店铺/代销点/家庭作坊等)收入总额大约为多少元?”这一题项作为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代理变量,使用Probit 回归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同时利用IV-Probit 模型再次进行内生性检验。由表3 可知,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农业机械应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IV-Probit的Wald检验值为2.94,其P值为0.0863,弱工具变量AR检验值为5.3,Wald检验的卡方值为5.18,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与上文分析结果一致,说明结果稳健。除此之外,本文利用2016年CLDS数据再次检验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结果亦与前文一致,均发现农业机械应用能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

表3 稳健性检验结果

(三)异质性分析

考虑到农户家庭特征的异质性,农业机械应用对不同特征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影响效应可能不同,为深入探究其作用效果,本文进一步分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由于农地是农户家庭的核心资产,是农业机械应用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非农创业的关键资源,转入农地情况不同可能会造成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差异,从而对非农创业产生异质性影响;人情消费高低一定程度上代表农户家庭社会网络关系的强弱,使用农业机械所“挤出”的农业劳动力需要借助社会网络强关系以识别创业机会与配置创业资源,故农业机械应用对不同人情消费水平农户的非农创业效应可能具有异质性;地形禀赋条件是农业机械发展的重要约束,相较于山地和丘陵等细碎且复杂的地形条件,农业机械对于劳动力的替代在平原地形条件下更易实现,故农业机械应用对不同居住地形农户的非农创业促进效果可能具有差异性;购置机械不仅表明农户持续经营农业的意愿,还对农户从农业领域向非农领域转变带来更高的交易费用和机会成本,故农业机械应用与农户非农创业之间的关系在是否购置农业机械群体之间可能具有差异性。因此,本文将样本农户按照是否转入农地、社会网络丰富程度、村庄地形、是否进行农机投资加以分类,探讨农业机械应用对不同特征农户创业效应的异质性。

1.农业机械应用对转入农地状况不同农户的影响

本文首先将样本农户分为有无转入农地两类,如表4所示,对于无农地转入农户,农业机械应用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而对于有农地转入农户,农业机械应用对其家庭非农创业的作用效果不显著。一方面,转入耕地是一项农业生产性投资,农户做出农地转入决策意味着农户持续农业生产的意愿增强,非农就业的意愿减弱,故转入农地降低了非农创业概率;另一方面,农户转入农地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农业领域需要配置更多的家庭劳动力,减少了家庭劳动力非农创业概率,故对于有农地转入农户家庭而言,农业机械应用对其非农创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表4 农地转入与社会网络的异质性分析

2.农业机械应用对不同人情消费群体的影响

本文进一步用“2017年全年家庭礼品和礼金支出总额”衡量农户人情消费高低,并将人情消费总额大于样本农户总体支出平均值的群体划分为高人情消费群体,小于平均值的群体则被界定为低人情消费人群。一般认为人情消费金额越高农户社会网络越丰富,为避免多重共线性导致估计结果不准确,在此去除了控制变量中的社会网络代理变量。如表4所示,农业机械应用对高人情消费群体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对低人情消费群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这是由于高人情消费的家庭社会网络较为丰富,在农业机械应用“替代”和“挤出”了部分家庭劳动力后,丰富的社会网络能提供农户非农创业所需要的资源和信息,从而提高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概率;而对于低人情消费群体而言,社会网络并不丰富,农业机械所代替的劳动力无法从既有社会网络中获取关于创业的资源和信息,由于社会网络的限制,农业机械应用对低人情消费群体非农创业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3.农业机械应用对居住不同地形农户的影响

如表5所示,农业机械应用显著促进居住地形为平原的农户群体非农创业,而对居住地形为丘陵和山区的农户群体影响不显著。这是由于平原地形为农业机械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平原地区易于建设和维护农田机耕道路,并能提供大规模农业机械运作的基础条件,而山地和丘陵地区地形复杂,不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故农业机械应用对平原地区农户的非农创业效应更显著。

表5 地形与农机投资的异质性分析

续表

4.农业机械应用对是否进行农机投资农户的影响

农业机械应用对已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户群体非农创业效应不显著。一方面,投资农业机械使农户形成规模更大的农业专用性资产,使拥有农机的农户非农创业时面临更大沉没成本,故已购置农业机械的农户更倾向于继续从事农业经营以提高农机利用率,甚至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而非非农创业;另一方面,购置农业机械需要耗费大量资金成本,农户在非农领域可配置的金融资产减少,非农创业概率降低。对于未购置农业机械的群体,农户依然可通过借用他人机械设备或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来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从而节省劳动力和资金,形成农业领域资源优势,并显著促进未配置农业机械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总体来看,农业机械应用解放了劳动力,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随着农业机械应用水平提高,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概率增大,这一促进效应在考虑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存在。

第二,农业机械化应用对不同禀赋特征农户非农创业促进效应具有异质性。农业机械应用显著促进无农地转入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但对有农地转入的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作用效果不显著;农业机械应用对高人情消费群体非农创业促进作用显著,而对低人情消费群体非农创业促进作用不显著;相较于居住地形为丘陵和山区的农户,农业机械应用对居住地形为平原的农户群体非农创业促进效应更显著;农业机械应用对有农机投资的农户群体非农创业促进作用不显著,而对未购买农业机械的农户群体非农创业促进作用显著。

(二)政策建议

鉴于农业机械应用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显著影响,本文为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和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农机技术研发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强化科技支撑,大力提高农业机械核心技术与装备研发创新程度,加快农业机械技术相关知识产权成果转化速度。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向更大范围、更多功能、更加适宜的方向发展,促进农业机械“量”与“质”齐升,以满足不同条件地区的多样化需求,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应用水平以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

第二,加快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应用推广体系,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特征禀赋人群,推广适宜使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户对农业机械应用的认同感。通过农业机械推介与展示等手段,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农业机械的先进性与适用性,充分展示农业机械应用效果与优势,形成农业机械应用的示范效应与扩散效应,提高农业机械的普及率与接受率,以此发挥农业机械应用对非农创业的促进作用。

第三,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加快培育壮大农业机械合作社、农业机械作业公司、农业机械专业户等新型农业机械服务主体,为农户提供多层次、多形式、更便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积极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对购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实施奖补政策,激励农户获取农机社会化服务,从而提升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解放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

第四,多措并举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同时,还应健全农村劳动力社会资本提升机制,制定相应的就业与交流促进政策,搭建信息交换平台,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农户与外界的沟通,拓展当地农户的其他地缘人际关系网络。加快补齐农村交通供给短板,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交通投入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户创业提供更便利条件,优化农村劳动力配置,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劳动力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新麦走出好行情 农户丰产又丰收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