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油茶造林成效的对比分析
2022-06-01胡平
胡平
(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林业站,安徽安庆 246501)
0 引言
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山茶科茶属植物,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其栽培历史悠久、分布区域广、面积大[1-2]。油茶栽培研究从20世纪50年代恢复,经历了60年代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的再发展阶段[3-4]。近年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安徽等省份发展迅速,已成为重点发展的主要经济林树种。截至2020年,国内油茶种植面积达453.33万hm2。笔者所在的安徽省宿松县从2015年开始将该树种列为全县林业经济发展的重点栽培树种,并将油茶产业作为当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之一[5-6]。许多学者从经营管理措施的角度对油茶栽植与成活率进行探讨。刘春等[7]认为,假植时间、摘叶程度、栽植深度均对油茶成活率产生显著影响;胡松[8]、杨利[9]、查明亮[10]等论述了油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田茂春[11]、牟仁斌[12]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方法、林地整理、起苗造林、抚育施肥、病虫防治等方面对油茶林的造林方法展开分析;吴建明[13]对低产油茶改造技术进行总结,并提出了营造新油茶基地一系列集约化经营管理技术措施;岑泠霖[14]、万光忠[15]认为油茶生产管理不严格,长期不进行培土、施肥、除草、修剪等技术处理,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营养条件极差是油茶林低产的重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改造措施。根据笔者对安徽省宿松县的调查,该县参与油茶经营的主体主要分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户、公司企业3类,不同经营主体对油茶的经营管理措施也泾渭分明[16]。经过六七年的发展,全县油茶产业已具一定规模。调查发现,上述3种不同经营主体的油茶造林,由于经营管理方式不同成效不一。为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笔者从油茶造林成效评价角度出发,对宿松县2016年油茶造林所有小班进行抽样调查,比较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的造林成效差距,以期为当地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宿松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属皖、鄂、赣三省结合部,地处长江下游之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2''—116°34'40''、北纬 29°47'20''—30°25'30'',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6℃,年均降水量1307.2 mm,无霜期254天。全县森林面积4899.48 hm2,气候、土壤条件非常适合油茶生长,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100个油茶重点推广县之一,也是安徽省20个最适应油茶栽植区之一,被省列入油茶发展重点县。2015年宿松县委县政府将油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和龙头产业,制定了《宿松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截至2020年全县油茶栽培面积达1万hm2,力争2025年达到1.33万hm2的规模,现已有0.53万hm2进入挂果期。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2020年10—12月将全县2016年度油茶造林所有小班按不同管理措施分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体户和公司企业3个抽样总体(表1)。每个抽样总体均采取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小班作为样本单元,每个样本单元设置相关指标进行实地调查。抽样调查的3种不同经营主体(经营管理措施)的油茶造林小班的品种和立地条件基本一致。调查的相关指标包括造林保存率、林木平均冠幅、林木平均树高、林木单株平均挂果量、小班平均松土除草次数、小班平均施肥次数、小班平均病虫害防治次数。样地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地基本情况
1.2.2 林木单株平均挂果量测算方法 在小班内随机抽取3个样行,每个样行林木株数为10株,每个样株实测鲜果个数,然后算出小班单株平均挂鲜果个数。在每个样行的样株上随机采摘8个鲜果,3个样行共计采摘24个鲜果(平均果径3.44 cm),并对随机采摘的24个鲜果进行称重,然后根据单株平均挂果个数与实际称重结果计算单株挂果量。
1.2.3 造林保存率测算方法 参照夏志立[17]和包兴华[18]的调查方法,调查面积分别占各样地总造林面积的2%~3%。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使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制作,通过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管理措施对造林保存率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苗木造林保存率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个体户和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苗木造林保存率极显著高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措施(P<0.01),但两者间的造林保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如图1所示,公司企业经营措施下的苗木造林保存率最高,平均保存率达94%,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高出35个百分点。
图1 不同管理措施下的造林保存率差异
2.2 不同管理措施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苗木株高差异极显著(P<0.01),多重比较分析得出,个体户和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油茶苗木极显著高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P<0.01),但两者间的苗木株高无显著差异(P>0.05)。如图2所示,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油茶苗木最高,平均株高为1.15 m,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下的油茶苗木平均株高仅有0.83 m。
图2 不同经营措施下的株高、冠幅差异
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苗木冠幅差异显著(P<0.05),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苗木冠幅最大。多重比较分析得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下的苗木冠幅仅有0.65 m,显著小于个体户管理措施(P<0.05),极显著小于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苗木冠幅(P<0.01),且个体户和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苗木冠幅无显著差异(P>0.05)。
2.3 不同管理措施对产量的影响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苗木平均单株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多重比较分析表明,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油茶平均单株产量极显著高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P<0.01),与个体户管理措施的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如图3所示,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油茶苗木产量最高,平均单株产量达到1550 g,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措施下的产量质量不高,甚至出现不挂果现象,其平均单株产量不足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产量的1/9。
图3 不同管理措施下的平均单株产量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1)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经营管理措施下的油茶造林成效差异明显。油茶造林成效最好的是公司企业采取的措施,其造林保存率最高,平均保存率达到94%,平均单株产量达1550 g。成效最差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的措施,造林保存率仅为59%,产量不足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产量的1/9,植株生长也明显劣于前者。
(2)油茶是“勤劳树”,具有“抱子怀胎”的特点,整年生长发育循环不断,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和养分[19-20]。油茶的低产林主要是在杂灌丛中生长,这种环境立地的条件相对较差[21]。加强对油茶林的经营管理,除杂垦荒,去除与油茶争夺水分的植物,提高作物区林地的透光性,避免水肥不足的情况发生,是油茶丰产的重要保障。研究表明,油茶每结50 kg的果实,就需从土壤中汲取5.55 kg氮、0.42 kg磷和1.71 kg钾[4],而无外源施肥的林地土壤的养分含量通常无法满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本研究中公司企业管理措施下的松土除草次数和施肥次数为个体户管理措施下的2倍,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下5年内的除草次数和施肥次数几乎为0。导致油茶林下植物生长竞争激烈,水肥供应明显不足,直接影响着油茶植株生长状态及产量。
(3)病虫害是导致油茶低产的重要原因。油茶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软腐病、煤烟病、金龟子、天牛、油茶尺蠖等[22-23]。相关研究指出,油茶病虫危害容易造成大量的果、叶脱落或干枯甚至死亡,其落花落果超过30%都是由病虫害引起的[24-25]。本调查结果显示,公司企业经营下的病虫害防治次数平均为2次/年,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体户2种经营主体几乎无此项治理措施。导致油茶受到病虫害侵袭的概率增大,进而对林木保存率产生影响。综上,分析认为公司企业相较于其他2种经营主体的管理举措明显完善,故在林木保存率、个体大小和产量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
(4)油茶地方政府最好引导鼓励更多的民营资本投入其中,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发展油茶产业,规模化种植,建立一套良好的种植管理体系。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农村产业发展是关键。故不但要鼓励民营资本投入,还要有序引导国有资本投入农村油茶产业发展。制定科学的技术处理形式,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造林区位,切忌盲目夸大造林规模和数量,制定“一地一策”的管理方案。加大后期管护力度,在成林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树体抗性,定期施肥和修剪,砍除林内的混生植物,埋下杂草及树叶,清除与油茶争夺水分的植物,增强油茶林地的透光性,提升土地肥力。强化科技保障,加强技术培训,采取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形式,同时保持与地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交流合作[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