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2022-06-01白娥

民族文汇 2022年22期
关键词: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白娥

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以对小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促使小学生文化素养得到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载传统文化,并且要能够引导小学生去感受传统文化。因此,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拓展小学生的文化视野,进而促使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渗透

1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在文化传承发展中,教育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式微,所以在当前需要促使传统文化回归到教育领域中。促使教学和传统文化实现融合,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出语文教育的本质,还可以促使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中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的发展不仅会影响到学生,还会对教师以及学生家长产生影响。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到教育领域中,不仅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对教师和学生家长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促使学生处于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引导学生形成好的思想品质,如团结友爱、尊老爱幼以及积极向上等。同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欢和尊重还会对自身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促使学生周围的人也能够去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从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2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2.1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知行不一

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一些教师尽管清楚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明确了当前需要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优化改进,但是大部分教师并没有进行落实。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当前的教育具有较强的功利性。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文化性等在逐渐消失,教师往往会采用教授理科的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比如教师会教授学生解题技巧,寻找文章的重点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尽管意识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并不会去有意教授传统文化,即使在语文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教师往往也只是浅尝辄止。

2.2教师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无用的。比如,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阅读和背诵,没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在成语的教授中,很多教师只是要求学生自身通过各种工具书进行查找和了解,然后在课堂中进行提问就结束了成语的教学,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很多成语并没有理解,并且产生学习成语的枯燥感,学习兴趣降低。第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如艺术、技术、道德等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当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范围较为狭窄,导致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单一。比如,很多学生认为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的全部。

2.3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不高

兴趣是学生获得高学习质量的关键,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那么就不会努力学习传统文化,从而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知识掌握度不足。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由于对传统文化不了解,因此,认为学习传统文化对自身作用不大,无心学习传统文化。另外,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小学教师所教授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主要为课本中的各种古诗词,而古诗词教学的枯燥单一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厌恶情绪。再加上学生对其他传统文化并不了解,因此,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既没有能够吸引学生的内容,同时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也产生了枯燥之感,导致学生的兴趣不断降低。

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3.1优化语文教学模式

对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晦涩难懂,对小学生而言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思。教师可以通过轻松舒缓的音乐来营造出相应的情境,同时在这样的情境中去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传递的意思,感受故事中蕴含的丰沛情感。

3.2充分结合实际生活

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来进行,这是因为结合实际生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在讲授我国的十二生肖时,不仅可以通过图片或是视频来向学生展示十二生肖的具体形象,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现实中去寻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肖,如鸡、狗以及羊等。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对生肖的整体形象以及种类有更深的了解。再如,在讲授关于汉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来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含义。如“鹂”字,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一汉字是美丽和鸟儿的结合,意思为美丽的鸟,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鸟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且拓展学生的眼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相应的反思工作,保障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的整体质量,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3.3施行课外学习

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需要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还需要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在课堂学习之外开展丰富的课外学习活动,从而拓展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范围。比如,我国存在众多传统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教师在讲授和传统节日相关的知识或是文章时,可以将这些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融入其中,在课后留置相应作业,由学生自己去搜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在实际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作业中留置一些问题,比如“端午节中包含了哪些传统文化?”“春节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将一些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課外,由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促使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得到拓展。

4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加强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为小学生后续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齐丽军.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中华文化的引入与教育方式创新[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8):214-215.

[2]杨永兴.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51-52.

[3]薛小锋.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2):49.

猜你喜欢

文化渗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美媒:北京警惕西方进行“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