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课堂有效提问能力,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兴趣

2022-06-01古国裕

师道·教研 2022年5期
关键词:积极性探究课堂教学

古国裕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中,课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依存的,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一个过程。而架起师生之间开展双边教学活动的桥梁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发起的有效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它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要想掌握好这门艺术,它要求教师在设疑、析疑、解疑等一系列有效课堂提问上深下功夫并力求达成最佳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激发起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兴趣;才能点燃学生之间思维碰撞的火花;才能培养和训练学生在课堂上勤思善答的能力,以此激活并绽放出课堂的生命力,从而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和展现教师的课堂魅力。

一、掌握技巧,有效提问以诱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动机

课堂的教与学,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提问是学生合作探究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善于借助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进入探求新知的愤悱状态,从而使学生展开主动探究活动以解决心中的困惑。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足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自圆其说”的弊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也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兴趣和积极性的关键。

1.有效提问,要切入学生的兴趣点。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它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上,能散发有效提问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如现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教材编写本身就是源于生活、贴切生活、还原生活,在设置问题上就不能偏离生活的实际。往往可以紧扣生活实例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见解和自身經历进行探究讨论,自觉产生主动参与解决课堂提问的积极性。

2.有效提问,要富于价值的探索性。对于有效提问的要求,过于简单与过于复杂都不利于学生探究问题活动的开展,要么会打消学生的自信心,要么会失去提问的意义,更会降低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学生的认知是经历从已知到探索未知再到掌握新知的循环过程,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在设计问题时要在已知与未知的探索范畴内进行提问,既基于学生基础,又具有一定深度,能够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3.有效提问,要抓住思维的发散点。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虽然社会接触面较小,但发散思维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如果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辨别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4.有效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往往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提出的大多是检测型问题,只限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并不利于学生思维发散与探究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们不能拘泥于标准答案,而是要提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给予学生更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将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摆脱固有思维的枷锁,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课堂探究活动。

二、中肯评价,体现出有效提问提升课堂效果的价值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交流与合作,从而解决并突破知识重、难点问题的一个互动过程。有效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作出评价,评价时要中肯、具体、明确,切不可敷衍了事。学生回答正确、全面而深刻,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赞许,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相反,则要妥善顾及学生的情绪,不能因为回答不够全面、深刻而否定学生参与问题探究、发言的积极性,更是要求学生巧妙地作出及时回应。

1.启发引导解疑思路。当学生出现对教师的提问不知所措时,可能因为一时间无法理解问题的要求,不能及时找到正确的解疑思路。这时需要教师的适当启发,指引思考方向,引导学生明确解疑思路。

2.纠正明确答疑结果。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理解,有时候难免会出现对问题要求的偏差,答得不够正确或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及时作出纠正并给出明确的结果,防止学生对问题理解的偏离或者“一错再错”。

3.拓宽深入思考空间。很多时候,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理解只局限于文字的表面,不能够做到深刻思考,挖掘问题潜在的深层意思。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通过拓宽思路,深入思考,去理解问题的内在涵义,达到探究问题应有的深度。

4.赞许肯定给出评价。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多种多样,而投以学生赞许的目光和肯定的评价则是最好的方法。因为没有哪个学生是不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而教师驾驭课堂的方法更是因人而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提问,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只有不断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水平。最终,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水平,丰富道德情感,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实现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积极性探究课堂教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