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美劳动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2022-06-01吴小兰潘倩影
吴小兰 潘倩影
一、融美劳动课程构建的背景
从宏观层面来看,劳动教育基于教育部对全国教育系统的文件要求,反应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时代的要求。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人的劳动能力培养,对校园的劳动教育一直在进行中,在该文中不再赘述。
从微观层面来看,广州市回民小学是一所民族团结特色学校,建校93周年,学校办学理念为“融和互惠,美善共生”。学校的愿景为“做最好的自己,向美而行”。旨在培养多民族少年儿童互相尊重彼此文化,共同成长,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未来成为一个融和担当,互惠求新,能拥有美好生活的合格公民。2018年暑假,回民小学北校区天台上建起了一个近千平方米的种植园,取名为“和园”。有了种植园,似乎劳动课程才真正提升日程。2019年暑假,南校区天台同样重新布置了低年级的“融园”,这样为学校劳动课程进入课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学校将劳动课程定位为一个育人载体,更是将劳动教育提升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平台。结合教师、学生与家长,三个教育的主体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教育资源,学校提出了“3+3”微认证融美劳动课程体系。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学校办学理念的支撑下进行,是学校“融和-互惠”课程体系的一个内容,也是学校“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二、融美劳动课程构建的原理
融美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理论基础来进行。
第一个理论基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能力。根据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与空间。能将这六大解放融为一体实现的最好方式就是劳动课程的构建。生活即教育,将劳动课程跟日常生活相结合来进行,这是回民小学构建劳动课程的核心理论基础。
第二个理论基础是:中国美学理论。朱光潜认为,“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在一所小学里谈的“美”与美学家谈及的美还有一定距离,但是作为一个多民族团结教育特色学校,将“向美而行”列为学校的办学愿景,其实也是育人的终极目标,那就是每个人都希望追求“美好的人生”。因此学校教育只有在劳动课程中才能与所有学科相融和,在劳动课程构建中去追求各种美好的境界。因此回民小学的“融美”劳动课程构建的一个理论基石就是:美学原理。
三、融美劳动课程模式的構建
广州市回民小学的劳动课程构建,源于2019年7月,学校北校区天台上建起了一个近千平方米的种植园,取名“和园”;紧接着南校区建成了“融园”,这样在“融和”教育理念下诞生了学校的“融美”劳动课程。为何取名为“融美”?学校以“融和互惠,美善共生”为办学理念,以“和美”作为学校文化之“魂”,以“融和-互惠”课程体系为路径,打造了回民小学特色的“融和”教育与“和美”学校文化。在“融和互惠,美善共生”的办学理念下,学校创生了“融美互惠、劳动至美”的劳动教育思考。“互惠”指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通过“家校社”共建共育途径,让“家校互惠”“校社互惠”“师生互惠”“生生互惠”,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美”指劳动教育融民族教育的文化之美、融品德教育的心灵之美、融语文教育的文字之美、融数学教育的数学之美、融健康教育的健体之美、融信息教育的科技之美、融艺术教育的艺术之美”、融种植知识的自然之美。学校定位劳动教育与全学科相融和来进行设计,在每个课程互相融和的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终极目标就是培养懂美、审美、爱美,最终能享受美好人生的融和少年。融美劳动教育的模式如图1。
课程作为劳动教育的核心,回民小学不断尝试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发和落地。学校创新设计了N-ELECT校外实践课程体系,开展纵横相携,六线并行、螺旋递进、具有主题系列性实践活动,搭建互相协同的课程体系课程。结合时代背景,创新开展“融美劳动”课程系列,采用“劳动释压,自然育人”等理念,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灵活应用心理教育方法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为小学生认识自我、规划方向、发展社交、调节情绪,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等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基于此,学校尝试构建立足融和特色、重视身心健康、关注真实社会、“家、校、社”共育的“3+3微认证”劳动教育模式。该模式建立了层次递进的劳动教育体系,含教师培养、劳动课程集群、学生劳动能力评估、劳动能力微认证平台、家校共育体系、校社资源联动等,同时,充分考虑素质教育和智慧教育理念的现实应用,创造性的引入微认证理念,通过“家、校、社”的融合力量,串联全年课程系列课程,围绕学生特点,在微认证教育管理平台上建立回民小学学生劳动能力模型,匹配微能力认证机制,生成学生劳动教育成长报告。
劳动课程课程体系中包含了:生活课程与研学课程,这也是构建了学校劳动课程的整体内容,既有校内也有校外的劳动。真正达成“3+3”劳动教育模式。
四、融美劳动课程实施成效
劳动教育在回民小学日常教育教学中,作为德育教育内容之一,一直都有开展。自2020年9月开始,回民小学的劳动课程正式进入了课程表,每周孩子们都有劳动课。其中有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种植课程与每月一次的半天户外研学课程等。经过了近三年的劳动课程实施,学生、家长、教师与学校都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
首先是学校的文化建设成效明显,校园在孩子们每天劳动护卫的情况下,变得越来越美,学校办学声誉得到了家长与社会的高度认可。2022年9月预设的新生一年级由原来的7个班级,上升到8个班级。广东电视台、南方少儿频道、广州电视台G4栏目等都对学校的劳动教育进行报导;广州日报2021年7月4日,整版刊登回民小学的劳动教育成果。
学生参加劳动课程学习,获得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取得参与劳动项目的各级各类奖项20余人次。教师在执教劳动课程的过程中,融和全科教育,教学相长,教师们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各项评比,成绩斐然,10余人次获奖。
五、结语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回民小学在此指引下,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智体美相融合,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备的劳动能力,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品格。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