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引导策略探究

2022-06-01王宁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学探究

王宁

摘 要:小学阶段正是丰富学生语言认知和提高英語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英语阅读教学既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使其运用英语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又能够加强传统文化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弘扬与实践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本文就英语阅读教学中传统文化引导策略探究为题,结合笔者自身的教育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学 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5.024

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的渗透,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也充分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在生活当中,实现民族精神血脉的继承与发展。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相关部门开始推进传统文化的弘扬工作,尤其重视传统文化在小学、初中、高中等教育阶段当中的传播。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部分人认为英语与传统文化没有直接联系,而且英语教学内容也充斥着西方的文化与价值观,导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难以在英语课堂当中体现。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基,应该渗透到每一个学科的教学当中,同时教师还需要利用英语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对比,来不断地汲取营养,使得中华传统文化更具生命力和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英语阅读的教学实践,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开阔眼界,同时也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培养其民族自信,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教育目标。

一、现阶段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1.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缺失

从实践当中不难看出,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之所以难以渗透,主要是因为英语教材中缺少必要的传统文化元素。考试成绩在现阶段还占据师生、家长心中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家长经常会为孩子报一些英语的课外补习班,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而这些课外班为了能够招揽更多的学生,为其提供了更加地道的国外教材,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时了解到的更多是外国文化知识。这虽然能够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提高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却丧失了传统文化渗透的最佳时机。与此同时,在现阶段的英语教材上,大多也都是有关于外国文化的知识,不能够让小学生更加直观且全面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

2.教学引导中教学方式局限

教学引导是教学实践最为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引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促进其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但是在教育实践当中,由于教师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学引导阶段难以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因为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所以往往只针对英语词汇进行教学,强调学生要积累英语单词,借此提高其英语水平。其实,教师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引导,可能导致学生过于注重对西方文化的探索,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也就导致学生并不能够从整体来看待教学内容,在英语教材本身就缺少传统文化内容的情况下,此种教学形式使得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的渗透更加不尽如人意。

3.教学环节中缺失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不仅存在于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引导的实践中,它在每一个英语教育环节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体现,但是也恰恰教师最容易忽视的。教师不够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导致传统文化不能够透于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也就使得传统文化元素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仅让学生阅读有关于课文教材的内容,或者关于西方文化的内容,导致阅读环节缺少传统文化的渗透;在英语写作或者是单词积累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在每一个英语教学环节中缺少传统文化的真正渗透,也就使得传统文化教学仅停留在理论上,不可能充分地发挥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引导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融入的意义

1.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只有做到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才能够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宝库当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努力地弘扬传统文化来丰富世界文化,让全世界人民都能够了解丰富且拥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与风貌。因此在小学英语教育实践当中渗透传统文化并且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并且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继续影响国家、影响世界。

2.加强传统文化的认知

在英语教育实践当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熟悉基本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文化,同时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当中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现阶段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从传统文化当中汲取、提炼的,所以在英语教育实践当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也能够帮助学生学习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主动践行。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与思想道德品质,是实现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多样化成长的主要途径。

三、英语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当中,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师首先就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而阅读是知识输入的过程,通过不断地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也能够使其在丰富的素材积累中形成个人的主观观点、架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因此在小学英语传统文化的渗透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材阅读出发,不断地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为之后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实践奠定基础。

以“Animals”这一单元的教学引导为例。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动物,在有效的课堂导入当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此之后,教师可以挖掘这一单元当中的传统文化内容。例如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到甲骨文是刻在一些动物的骨头之上的。并利用多媒体进行甲骨文知识的拓展,让学生了解到甲骨文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文字,主要是记录商代晚期王室占卜等事,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且最成熟的汉字。在此之后,教师还可以将甲骨文与西方国家的文字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到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最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甲骨文的图片、资料,并将文字翻译成学生英文,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些文字材料进行阅读,利用自己所学过的单词进行改写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复习其英语所学知识,还能认识到汉字的起源,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阅读引导渗透传统文化

在英語阅读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地引导,目的是抓住英语阅读当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向学生传递知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阅读内容当中的传统文化渗透与教学方式的引导,不仅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践行传统文化、自主地探究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创设一个更具有趣味性和多样化的课堂环境,通过不断地师生互动来加强传统文化的引导与渗透,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传统文化,进而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

以《Nice to meet you》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引导,例如让学生能够听懂“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汇打招呼等。此时教师就可以开展具有情境实践性的教学活动,例如挑选学生上讲台,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在介绍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另一名学生上讲台,让其与之前的同学进行“初次见面打招呼”情景的对话实践。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一个两名学生初次见面的情境,同时也在语言的实践当中掌握英语相互问候的方法,以及文明礼貌的习惯。在此之后,教师就要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引导,例如让学生自主探究西方人打招呼与中国人打招呼有哪些不同,然后让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情境实践。学生发现,我们在生活中打招呼时喜欢问候对方“吃饭了吗”,也有的学生在情境中探究出,中国人在春节时相互打招呼会行拱手礼、抱拳礼、作揖礼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当中了解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并在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

3.做好阅读实践,创新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越是具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动越能吸引其注意力,也就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以英语阅读实践来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创新阅读形式,同时要加强阅读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趣味性的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并践行传统文化,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在教学实践中,游戏是能够激发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和实践性活动,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开展教学,让学生了解游戏当中体现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对民间的传统游戏加以创新,使其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

例如教师可以将“跳房子”游戏转移到教室当中。首先教师要准备好一块空地,在教室内画出一个房子的图形,在“房子”内画出若干个小格。在此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将若干个小格写上不同的英语单词,然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开展跳房子的游戏竞赛活动。最后,教师要扮演裁判的角色,对其进行监督,看哪一个小组路过的英语单词最多。通过这样的方式,既体现了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也能够将英语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学生在更加愉悦的民间游戏当中记住英语单词,达到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4.阅读对比,品味文化意义

英语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英语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为其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知识视野。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指导,等于为学生构建起一架通往其他世界文化的桥梁,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水平,促进其全面成长。但是英语教学并不能一味地让学生认识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对比当中体味文化的核心意义,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当中分析与思考,能够辩证地看待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文化,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其认知思辨能力。

以《Food and drinks》一课为例,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就要做好文化差异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探究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此时,有的学生讲到,西方一些国家的饮食多为牛肉,而我国的饮食多以丰富的蔬菜、面食、米饭等为主。也正是因为中西方餐饮文化上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西方国家的人多牛肉吃得多,而中国人却只能吃蔬菜和面食,从而产生崇洋媚外的心理。基于此,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中西方饮食习惯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在自主探究当中,学生们发现西方人爱吃牛肉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较高,饲养牛、羊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学生崇洋媚外的心理,然后引导其对中华美食进行探究,让学生讨论中餐在西方各国大放异彩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辩证地对待中西方之间饮食文化的差异,而以中餐在世界大放异彩的论题,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此来实现民族文化的渗透。

5.读写一体,弘扬传统文化

阅读是知识输入的主要途径,而写作是知识输出的途径,在小学英语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当中,学生既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知识输入,也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知识输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教师要以此来构建更加立体的教学体系,推动传统文化在小学英语当中的渗透,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首先,教师可以将语文教育资源引入到英语教育实践当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为学生展示其所学过的古诗,然后用英语将古诗翻译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能够在英语翻译与古诗学习当中得出对中西方文化的正确认识。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挖掘资料和自主学习,用英语将古诗翻译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开展传统文化的读写一体化实践,让学生既了解古诗这一民族文化瑰宝,也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好地弘扬了传统文化。最后,教师还要积极地开展传统文化的写作实践活动,例如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讲述传统节日风俗和自己在传统节日中的活动、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再通过英语写作,能够有效地增强传统文化的渗透。

6.丰富阅读,践行传统文化

传统的故事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小学英语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都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在感悟寓言故事的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践行故事传达的道理,既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促进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成语故事来进行阅读教育引导。例如《悬梁刺股》,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规范的文本,让学生将其翻译成英文,然后熟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实现有效教育引导,同时实现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互动联合。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口语将自己阅读思考的成果表达出来,然后结合寓言故事的核心内涵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能够学习古人刻苦认真学习的良好品质。最后,教师要立足于之前的教学,进一步开展更多样的传统文化故事阅读和翻译活动,通过双语课堂来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掘弘扬真善美和精神文明的传统故事,进行学习。这样一来既能让良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也能与时俱进,实现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教学。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各科教学当中的渗透,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大方向,需要教师不断地加强探索实践。教师要不断地挖掘生活当中、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并弘扬传统文化。而在小学英语阅读教育实践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教学引导,就需要教师紧密地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既要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正确地对待不同的文化,还要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只有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践行于生活之中,才能够激发起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文学平《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探究》,《英语教师》2020年第11期。

[2] 景嫣《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以绘本The Old Dragon Has Nine Sons为例》,《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传统英语教学探究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设问引导探究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少年力斗传统
清明节的传统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