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2-06-01郭海兵

关键词:传统数学文化

郭海兵

摘 要:教學改革不断深入,对于数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教师也得积极做出改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使得学生在提升数学能力的同时,还能形成爱国情感与民族自信,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教学 渗透 中华传统文化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2.05.013

我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不过在新时代下,各种不良文化侵入我国,并对我国青少年产生了不良影响,滋生了一些不良风气,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带来了阻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勇于承担起正风气、育新人的重任,将传统文化合理渗透进课堂。这样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的观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情感教育、素质培养手段等,以图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使其心中形成社会责任感与民族自豪感。

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1.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科学,是其他科学发展的基础,在其教学中合理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才能在其他学科尤其是理工科的学习中游刃有余。不过数学学科存在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学生记忆很多公式、概念,并进行繁杂的计算。同时,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一味采用灌输式教学手段,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导致课堂十分枯燥,打击看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合理引入传统文化内容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还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融入学生之前不太了解的传统文化,可以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兴趣。

2.能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合理融入传统文化,还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都秉承着滞后的教学观念,并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这导致学生十分被动,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进而对于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层,时间一长,极易遗忘。而在传统文化渗透中,教师通过一些寓言故事和传统典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化被动为主动,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进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阻碍

1.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师大都比较看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而在课堂上一味侧重知识的灌输,并在课后要求学生大量“刷题”,缺乏对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视。即便有教师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也不知道从何下手,进而导致传统文化融入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教育价值。

2.外来文化的侵袭

在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下,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国外文化不断涌入我国。这些文化内容中有积极、优质的,也有消极、劣质的,后者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对我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比如,当前部分青少年比较推崇国外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而对于本国中秋节、清明节等不是很热情。这样便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造成了很大阻碍,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

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文化瑰宝,不过在当下,其传承与弘扬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清这一问题,勇于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培育人才的重任,将传统文化合理地融入数学课堂。这不仅是新课改要求,也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在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借助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不少古今数学家的故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对于这部分知识往往一带而过,不进行深入讲解。其实,这些故事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数学思想,如果合理应用,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精神。如数学家吴文俊,早期是研究拓扑学的,后来受到古代数学算法化思想的启发,逐渐进入几何定理数学证明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的开拓性研究,最终提出了“吴方法”,又被称为“数学机械化”。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针对问题设置程序,之后按照程序进行计算,最终获得结果。对于计算问题,最终获得的是一个表达式;对于证明类的问题,最终获得的结果就是完成证明。如在一个几何问题的证明中,首先在几何公理系统的基础上引进其他系统,借此进行几何问题的转化;之后整理代数关系式,并确定程序步骤;最后在计算机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在课堂讲解中,数学教师可以介绍吴老的成就,强调体会其不懈的精神,让学生对老一辈数学家产生崇拜感,在数学精神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数学意识。

又如在数学转化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曹冲称象”的故事,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称象等。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数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结合。再如在图像的对称、旋转等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图片,如福娃、故宫等,让学生在欣赏民族文化的同时感受到图形的对称美,体会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培养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古今结合,体现传统数学文化魅力

数学学科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历史上,农业生产的发展,使产品丰富起来,贸易逐渐形成,货币也应运而生。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各种初级数学形式,如计量、计数等,算数也初步形成。我国古代的很多数学著作流传至今,其中很多数学理论、算法的提出领先于世界,使现代中国人民为之骄傲,如圆周率、黄金分割等。在数学课堂上合理渗透数学史知识,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先辈们的智慧和古代数学文化的魅力,还能揭示人类数学认知发生、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如在进行三角形知识点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勾股定理出现的背景和相关记载。同时结合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认识到数学并不只有枯燥的公式和理论,其中蕴含了前辈们的智慧和汗水。

3.深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其中的内容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有着很大的教育价值。不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不能深入分析教材,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层,不能熟练应用。同时,数学教材中还蕴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内容,为此,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勾股定理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进行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先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之后在此基础上合理引入传统文化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果让学生可以从方程术、开方术等方面着手进行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为其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4.组织多样化的数学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学活动千篇一律,基本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显得十分枯燥。学生兴趣缺失,教学质量自然难以提高。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做出改变,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借助此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指明方向。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在对数学传统文化内容分析探究的时候,可以基于教学实际组织合适的活动,如社会公益活动、课外活动,等等。在活动参与中,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形成新的认识,学习兴趣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数学教师可以建设第二课堂,将数学家故事、数学发展历史等当作核心,使得学生在课后也能自主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时候,学生便能下意识地激活第二课堂经验,学习自然事半功倍。如学生在课后学习了祖冲之的故事后,便能在学习圆周率知识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的接受度与认同感都会得到很好的强化,教学效率自然更高。

5.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这对于传统文化的融入也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并尝试着将新方法引入数学课堂,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融入氛围,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除此之外,当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衍生出很多新型教学手段,如微课、翻转课堂等,都可以促進数学知识与传统文化更好的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如在“立体几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空间感还不是很强,所以在学习中存在一些困难,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便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呈现知识,直观地展示。如在案例解析的时候融入和传统建筑文化相关的内容,并让学生应用刚刚所学的东西进行解析,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还能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实现教学目标。

6.借助传统文化呈现数学知识

初中生学习数学遇阻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缺乏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缺乏外部刺激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对此,数学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深层探究本学科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从文化视角进行数学知识的解读,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乐趣,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以“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入《九章算术》中的内容:“今有垣高九尺。瓜生其上,蔓日长七寸;瓠生其下,蔓日长一尺。问几何日相逢? ”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对题目进行翻译,找出其中的关键词,之后列出方程式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数学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魅力,并对本课程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完成之后,教师还可以积极进行拓展,围绕《九章算术》为学生讲解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数学史,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内容。同时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对这部分内容集中性地探究和解答,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史和传统文化,还能实现数学思维的锻炼,数学能力也能更进一步得到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7.引入趣味故事

在进行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结合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使得学生能够从课堂走向课外,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样才能将知识外化为行动,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因为这种外化的根源是学生内在情感与思想上的认知,所以能够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高,使得他们自主进行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如在“反比例函数”这一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此消彼长”的成语典故和相关事例,并让学生基于故事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结合反比例函数的特点与性质进行传统文化习俗与现象的调查。如相交性的无限接近x轴、y轴、边和传统文化中的“圆而不满,满而不盈”这一思想相对应。像这样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所学探寻传统文化内涵,并进行合理解读,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并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而且,教师还可以借助数学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使得学生能够跳出单一学科的局限,从更高的层次审视数学学习。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传统文化非常有必要,它可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并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要想将传统文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就需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再基于教学实际与要求进行合理融入,使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数学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灿《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科教文汇》2020年第3期。

[2] 陈超《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年第10期。

[3] 董洋、许寅华《浅析传统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戏剧之家》2020年第31期。

[4] 郝捷《中华传统文化融入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年第12期。

[5] 刘光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渗透》,《教育观察》2021年第19期。

[6] 赵树欣《高职数学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年第1期。

[7] 吕晓东《依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助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智》2019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传统数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清明节的传统
错在哪里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