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究

2022-06-01郭琳莉

民族文汇 2022年22期
关键词:紫藤花美的美术

郭琳莉

摘 要:美术活动是艺术领域活动的一部分,对幼儿的发展十分有益。但以往的美术活动实践大多以教材为本,以制定创作内容的方式开展,以教师示范为主要的教学法,并不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为顺应“生活教育“的理念,深入挖掘周边的教育资源,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创造能力,还能提升其多元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地域资源开展幼儿美术活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教育;美术活动;地域资源;实践探究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这表明,大自然、大社会是开展幼儿艺术教育的深厚土壤,幼儿要受到自然与社会中美的感召,才会形成创造美的意愿,思考艺术化的表现形式。教师在构建课程时,将美术活动与幼儿园周边地域资源相关联,形成了丰富的自然物创作主题,能让幼儿体会美的多样性。进而激发幼儿对艺术表现形式的主动探寻。

一、打造凸显地域文化的美术活动区

首先,在每个班级划分出更大、更完整的空间设置美工区的基础上,定做了大小合适、设计各具特点的美工桌,增加多种放置美工材料的篮子、储物柜、放置架等,进行美术活动区相关材料的收集和准备。

其次,结合班级主题活动进行个性打造。例如:大一班的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产,创设了一个有特色的民间艺术美工区,让幼儿感受民间作品的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斗笠、酒坛等进行民间工艺再创作。

第三,注重幼儿美工作品的展示,在美工区的墙上、陈列柜上摆放着幼儿完成和未完成的艺术作品,让幼儿通过欣赏感受自己和同伴作品的美,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

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创作、布置班级环境,师幼共同打造的班级环境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地域文化渲染下的环境处处是风景,拓展了幼儿的美术创作空间,也为幼儿的本土文化美术创作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多维度视角下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

地域审美资源的提取为幼儿美术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帮助幼儿了解本土艺术的精髓,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一)、观察对象,积累感性经验 美术创作是在实物基础上的再创造,只有深入了解实物的特征,才能够产生好的美术作品。因此在每次开展美术创作前,教师都先引导幼儿观察实物,积累感性经验。树枝、树叶、花草等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赋予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在美术活动中,只要巧妙组合、有机搭配,就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果要表现的对象在幼儿园内,活动前教师会将幼儿带往实地进行观察。如6月份枇杷挂满枝头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枇杷果实的大小、颜色,以及聚集在枝头的生长状态。如果要表现的对象在园外,教师尽量将实物带入园内,如要画花时,教师从路边摘下几棵花,让幼儿仔细观察。如果活动的主题是建筑物,教师则引导家长事先带幼儿前往当地参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实地拍照和下载图片等方式,創造便于观察的材料。在观察活动中,幼儿对物体的外形与结构进行具体了解,同时会生成审美感受,将对事物的独特美感形成个性化认识。

(二)、探究方法,玩转美术材料

幼儿在接触各种地域资源时,通过观察了解了事物的形态,对于如何进行创作有了初步的设想。因此,关于创作方法的教学,可从“头脑风暴”开始,让幼儿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设想。教师对幼儿的表达不设限制,以一个想法推动另一个想法,促进幼儿广泛参与讨论。如在“紫藤花开”活动中,幼儿分别提出:“我会用黑色的墨表现树枝,用紫色的墨表现花朵,在同一枝有好几串紫藤花。”“我的紫藤花串是弯曲的,好像在随风摆动。”“在一条紫藤花串上,花朵上大下小,就和真实的花一样。”…… 在开放式的讨论氛围中,幼儿形成具体的审美创想,大脑中的画面越来越清晰。其次,进入 “方法讨论”环节,教师结合要创作的主题,和幼儿一起讨论关键性的创作要领。同以“紫藤花开”活动为例,讨论的内容涉及运笔、墨色浓淡控制和画面构图三个方面。最后,进入 “绘画实践”环节,教师观察幼儿作画的状态并进行个别指导,解决幼儿遇到的具体问题。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不是灌输者,而是激发者和支持者。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幼儿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一套创作方法,而是主动探究,从审美直觉出发逐渐发散思维,发现表现美的方法。

(三)、富有个性的地域美术创作活动

挖掘本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俗、美食等内涵,创设开放的活动区游戏空间,通过投放具有开放性、本土性的材料,开展各种地域文化美术课程。

例如,在中班美术区域活动“池塘里的荷花” 中,以大型组画的形式呈现了幼儿眼中荷花盛开的景象,大张的黄色卡纸贴满了班级里的整面墙,黏贴着幼儿自己捡来的长短不一、造型各异的树叶组成的荷叶,幼儿用排笔、手指、印章等各种材料完成荷花的添画,或大或小、或粉或红的荷花,给班级增添了浪漫和美丽,呈现出幼儿心目中最美的景色。

(四)、经验分享,促进幼儿提升

每次美术活动结束后,教师都会给予幼儿展示自我的时间,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在这个环节中,个体的经验会转换为大家共有的经验,促进集体进步。如在 “古城墙”活动中,幼儿欣欣分享了关于如何运用线条的经验,结合城墙的外形本身,提出画轮廓的线墨色要深一些,以显出建筑的整体外观,表现纹理的线墨色要淡一些。后来其他幼儿在表现凉亭时也借鉴了相关经验,使构型更具美感。在分享环节,教师则注重使用回应、激发讨论、小结等方法,使幼儿表达中有价值的内容凸显出来,促进幼儿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地域资源开展的美术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实践体验和情感经验,实现多元发展。从艺术领域的角度看,幼儿能够在美术作品中展示增加对艺术的兴趣,发展了审美能力和乐于创造的学习品质。与此同时,幼儿的艺术创作均以地域资源为表现对象,因此在创作过程中也培养了爱家乡、亲自然、乐生活的情感。传统文化元素的多维渗透,让幼儿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提升了幼儿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梅.地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J].山西教育(幼教),2021(11):22-24.

[2]宗华.浅谈如何将通化地域美术资源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有效融合[J].艺术家,2020(08):89.

[3]孟艳玲.浅谈地域资源在幼儿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有效利用[J].新课程,2020(30):23.751516D1-630F-4756-80FA-8B644B93BE49

猜你喜欢

紫藤花美的美术
爬不起来才是真正的失败
美术篇
打破平衡
紫藤花开
校园里的紫藤花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藤花前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