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策略分析

2022-05-31高升国

高考·下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化学

高升国

摘 要:基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背景,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素质教育有效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采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高效化学课堂。伴随着高考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不再以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将贯彻落实培养核心素养人才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评”,科学有效地开展教学评价,可以使授课与学习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通过提高教学评价质量的方式,促进整体教学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双方,二者之间应当相互配合、进行交流沟通,使得整体的教学结构更为合理,实现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并在已有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进行创新,促使课前、课中、课后环环相扣。

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应用的要求

(一)教与学一体化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需要确保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保持一致。高中化学学科具有理论性较强、难度较高的特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碍,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所遇到的困难进行详细了解。在掌握实际情况后,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并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获得学习效果的提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化学知识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巩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与动力。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解决新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对以往的知识进行巩固,实现教与学的一体化。

(二)学与做一体化

化学课程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反应以及自然现象,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实践动手的意识,注重培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能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时间,促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亲身参与化学实验,并对化学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方式,可以将自己的猜想付诸行动,针对化学现象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确保自身的安全。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知识的有效应用,真正实现学与做的一体化。

(三)评与做一体化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最应当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通过开展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可以获得化学思维的强化,完善知识体系,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开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时,需要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行为举止以及操作方式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课程表现进行教学评价,促使学生通过进行化学实验,获得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归纳能力的提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一个知识点作为探究依据,延伸到整个化学实验的学习。在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现有的实验方法与以往的实验方法进行对照学习,不断进行反思,提高化学实验效果。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直接告知学生实验结果的教学方式,需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可以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奥秘以及探究乐趣,强化学生对课本上理论原理的认识与理解。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获得发散思维及创新意识的提升。

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消除传统教学评价弊端

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较为死板,不利于全面素养的提升。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教学评价并未给予较高的重视,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其评价内容也具有局限性,并未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为了应对高考,教师在教学内容时,将更多的精力以及时间放在提高化学成绩上,忽视学生学科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与当今时代的教学要求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应当将素质教育广泛应用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注重平衡教学、学习以及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强化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在制订化学课程计划时,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消除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1]。采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对自身产生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教师应当针对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綜合评价,使得学生可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教学评价的主体不再是教师自己,应当将教学评价主体拓展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等,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

以鲁科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为例,教师在对化学反应以及能量转化相关化学知识进行讲授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多元化评价,将素质教育进行有效落实。在对“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进行探究学习时,学生应当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学习结果进行全面考查,给出综合性的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之前进行评价设计,保证“教、学、评”一体化

只依靠教材进行教学设计,这会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且学习的知识无法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实际。由于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动,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开阔的化学视野以及实践能力。结合课内教学目标选择更加丰富多样的延伸学习资料,使得高中化学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状态,吸引学生愿意自主进行化学学习,促进高效教学课堂的形成。“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教师通常在教学设计之前进行评价设计,以此推动课程的顺利开展,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评价设计的内容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详细改进,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在进行教学设计前进行评价设计,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及教育价值,使其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以鲁科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为例,教师在引导学生针对本章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进行探究学习前,首先应当制订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引导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教师需要完善教学评价结构,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2]。教师应当在课程开始之前,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氮合成甲醇。这样能使学生对化学反应选择与反应条件优化的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吸引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深入探究。教师需要设置明确的教学评价目标,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三)讲练结合转变成为学评结合,以过程促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直以来,教师在进行新课程讲解之前,都会带领学生针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教师通过讲解相关例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以及实验课程,整个教学体系较为完善。教师主要通过设置大量习题的方式,将讲与练进行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对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这种教学观念存在一定的弊端,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将教学重点及难点直接呈现,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直接对知识进行接受与吸纳,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以鲁科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为例,高中化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盐类的水解”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当转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学与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实验参与感受,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动,高中化学教师将讲练结合转化为学评结合[3],以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方式,使得整体的教学质量得以显著提升。

(四)拓展“教、学、评”一体化思路,保证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明确的教学思路可以确保课程质量及效率提升。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教学设计,构建起完善的教学系统,并运用创新教学的方式,使得“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更为平衡,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在进行创新教学理念落实之前,应当首先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具体表现开展客观点评。要想使教、学、评三个教学环节都可以得以较好发展,需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4]。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使得整体的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以鲁科版高二化学选擇性必修2《原子结构模型》为例,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首先明确教学思路,结合原子结构与元素象征的相关知识制订明确的教学内容,确保整体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需要带领学生针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理论知识进行熟练掌握,然后通过探究化学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自身学科素养。

(五)构建“教、学、评”一体化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需要结合“教、学、评”一体化体系,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反应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理解能力设置探究实验,以实现教与学的同步发展。

以鲁科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为例,教师应当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将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结构,针对微粒间相互作用及物质的性质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当在教学评价环节,根据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客观性的评价,使得学生可以树立学习自信心,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中。

(六)创新“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要想使得“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当今时代得到有效应用,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并给予“教、学、评”一体化相应的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优化整体教学结构,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到高中化学知识的探索与研究过程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促进自身化学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师需要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利用师生互评的方式,使得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以突显,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确保教学课堂的顺利开展。

以鲁科版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几种简单的晶体结构模型》为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针对不同集聚状态下物质及其相关性质进行深入探究,带领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晶体进行认识与了解[5]。通过实验检测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结构,强化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伴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化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

总的来说,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引入实际化学课堂中,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科学的学习方式,促进高效化学课堂的开展。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高中化学教师已不再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成才,通过德育的方式,促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学习,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星龙,刘晓清,武秋颖,等.大学新生高中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调查研究[J].天津化工,2022,36(6):153-156.

[2]季红梅.基于OBE理念的反向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2,48(12):114-115,201.

[3]薛伟.基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化学教学应对策略解析[J].安徽教育科研,2022(36):55-57,80.

[4]陈西霞.核心素养为本的2021年凯里市化学高考适应性考试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J].凯里学院学报,2022,40(6):107-113.

[5]陈颖.初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衔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6):92-94.

猜你喜欢

教、学、评一体化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教、学、评 ”一致性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总体路径与思考
探寻构建“教、学、评”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
从“教、学、评”三个步骤出发浅谈如何搞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