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吸引器联合输液加压袋在盆腔囊性肿块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2022-05-31严宝妹杨鹏凤麦紫欣

广东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操作者囊性穿刺针

严宝妹, 杨鹏凤, 麦紫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超声医学科、广东省产科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150)

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是介入性影像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2]。研究和实践证明超声介入技术具有创伤性小、无需麻醉、安全、低廉、高效等优势,能使患者更快捷地获得有效治疗[3-4]。然而,超声介入技术操作人为影响因素较多,且一直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超声引导囊性肿块介入治疗中的两个关键步骤——抽吸及冲洗。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对介入治疗的影响,2020年6—7月,本研究结合人体工程学,将负压吸引器、输液加压袋、三通阀有效衔接,并通过与注射器对比模拟实验,探究其在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以及缩短手术时间方面的优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耗材 负压吸引器(斯曼峰YB-DX23D电动吸引器),输液加压袋(500 mL,压力范围0~300 mmHg),彩色超声诊断仪GE Voluson S8(RIC5-9W-RS腔内探头),PEC63穿刺架,生理盐水,耦合剂(一枝TM及广工牌医用超声耦合剂),注射器(5 mL、30 mL),一次性输液器,避孕套,橡胶气球,整理箱,取卵针(17G)、普通穿刺针(17G),三通阀,输液架。

1.2 模型制作 穿刺槽:整理箱、广工牌医用超声耦合剂及避孕套。囊肿模型:一枝TM医用超声耦合剂配置,浓度4.65%,体积50 mL,共60个。

1.3 模拟实验

1.3.1 传统模式(30个) (1)探头扶持者将囊肿模型放置穿刺槽适合位置,并负责探头固定;(2)操作者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快速刺入囊肿模型中心,连接30 mL注射器对囊肿模型进行抽液,使用60 mL生理盐水冲洗囊壁;(3)助手负责生理盐水传递,并分别记录抽吸、冲洗时间(冲洗时间包括置换注射器、抽吸注入生理盐水时间)。

1.3.2 联合应用模式(30个) (1)探头扶持者将囊肿模型放置穿刺槽适合位置并负责探头固定;(2)助手将60 mL生理盐水注入100 mL生理盐水袋,并负责负压吸引器及输液加压袋的压力的调节,压力分别保持为0.08 MPa及140~160 mmHg;(3)操作者将负压吸引器与输液加压袋通过三通阀接上穿刺针,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快速刺入囊肿模型内,使用负压吸引器抽吸囊液,并根据囊肿的变化实时调节穿刺针位置,通过调节三通阀将生理盐水注入囊肿模型内冲洗;(4)重复抽吸、冲洗,直至生理盐水用完。助手分别记录抽吸、冲洗时间。见图1~4。

图1 囊肿模型

图2 穿刺针进入囊肿模型内

图3 抽吸囊液

图4 冲洗囊壁

2 结果

2.1 并发症 传统方式:抽吸囊液过程,出现注射器与穿刺针分离3次、穿刺针贴壁4次、穿刺针退出病灶2次;注液过程,出现2次注射器与穿刺针固定不稳。联合方式:抽吸囊液过程,出现穿刺针贴壁2次。联合方式总并发症发生率比传统方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传统方式与联合方式并发症 例(%)

2.2 时间比较 抽吸时间、总时间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冲洗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4.65%耦合剂模型比较

3 讨论

盆腔囊性肿块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应用广泛,但其影响因素较多,操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从人体工程学角度看,在工作中人与仪器及环境之间需要协调一致,才能使人的工作效果和效率、安全性及舒适度达到最高[5]。特别是黏稠度高或体积巨大的囊性肿块需要反复的抽吸、冲洗,费时费劲,易致操作者疲劳,且探头扶持者及患者均难以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反复置换注射器容易引起穿刺针移位,直接影响安全性及效果。

巧克力囊肿是最常见黏稠度比较高的盆腔囊性肿块,其是子宫内膜异位于卵巢内的一种病变,受体内性激素的影响,随同月经周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周期性脱落出血,形成内含积血的囊肿,这种积血呈褐色、如糊状,比较黏稠,似巧克力酱,故称为“巧克力囊肿”。由于巧克力囊肿内主要成分为积血,所以本研究选择了黏稠度与血液接近的4.65%耦合剂溶液[6]作为囊肿模型的内容物。

在囊性肿块超声介入治疗中,抽吸囊液常规使用20~50 mL注射器[7-8],体积较大或黏稠度较高时可以使用负压吸引器[9-12],在介入治疗中起到很好的抽吸作用,干净、快速,省时省力。输液加压袋可以将血液、血浆及心脏停搏液等液体快速输入人体,是临床紧急救治的必需品,使用简便,性能安全可靠[13]。为满足临床需求,越来越多有关于简易、快速的输液加压器的研究出现,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如Dewaele等[14]使用加压输液袋来加强冲洗,以增加头部模型的压力来模拟高颅内压。连蔚等[15]将其应用于宫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手术中,起到膨宫作用。还有学者在PICU有创动脉压监测患儿中应用加压输液袋注入生理盐水预防导管堵塞现象[16]。目前鲜有输液加压袋应用于盆腔囊性肿块介入治疗的文献报道。

联合方式模拟实验中,囊肿模型穿刺顺利,在抽吸囊液的过程中,操作者不需用力而只需负责调整穿刺针的位置,能够及时准确地调节穿刺针位置,避免了穿刺针尖退出囊壁外,亦无出现囊肿模型破裂、囊液外漏的情况;操作者在负责穿刺及抽吸、冲洗的同时可以兼顾探头扶持、定位,探头扶持者可以暂停持久的扶持工作,能让探头的固定更加稳定,所以并发症少,仅出现2次穿刺针贴壁现象。传统方式模拟实验中,操作者需要一只手固定注射器与穿刺针的连接,另一只手负责抽吸囊液及注液冲洗,因此必须得有探头扶持者;在抽液操作过程中,用力抽吸囊液分散了操作者的注意力,出现3次注射器与穿刺针固定不稳分离的情况,出现4次穿刺针贴壁现象,并出现2次穿刺针退出病灶,导致后续治疗失败;在注液过程中,出现2次注射器与穿刺针固定不稳,冲洗液体喷射至周围。

时间数据显示联合方式所使用的抽吸时间及总时间都较传统模式明显缩短;而冲洗时间差异不大,原因是传统方式的操作步骤较多,需使用注射器从生理盐水袋抽吸冲洗液,连接穿刺针后再冲洗液注入囊肿内,而输液加压袋无需此步骤,但其注液速度较注射器慢,因此两者冲洗时间无明显差异。

通过实验验证,负压吸引器与输液加压袋联合应用在介入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及缩短手术时间:对于一些黏稠度比较高的病变,如巧克力囊肿的治疗,需要反复的冲洗,使用注射器抽吸及冲洗,费时费劲,整个手术常需要1~2 h才能完成,最后操作者往往筋疲力尽,而联合方式中操作者只需控制三通阀阀门调节即可,可以明显减轻劳动强度及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效率。(2)缓解探头扶持者的劳动强度:传统方式中1名医生负责探头扶持及仪器操作,1名医生负责介入操作,助手协助;联合方式中介入操作医生只需负责三通阀阀门的调节,因此在介入操作中可同时扶持探头,让探头扶持医生暂停持久的扶持工作,缓解疲劳,有助于穿刺针的稳定,助手则在一旁帮忙调节负压吸引器、输液加压袋的压力及其他事项。(3)减少影响介入治疗安全的人为因素:传统方式抽吸囊液,特别是黏稠度高的病变,需费力抽动注射器,容易引起穿刺针位移,遇上操作不熟练者,甚至会发生穿刺针退出病灶,导致治疗失败。另外,用力过度时还容易出现注射器与穿刺针分离,增加注射器与穿刺针衔接次数;而联合方式可避免上述情况,其抽吸、冲洗功能的调节只需控制三通阀阀门即可,不需要置换注射器,有利于保持针尖位置的稳定。另外,由于工作强度的减轻,操作者可以更加专注于囊肿的变化,能更及时、容易调整穿刺针的位置。

然而,联合应用亦有不足之处,由于本实验所使用的输液加压袋非智能化,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较多,随着盐水袋液体的减少,输液加压袋的压力也随之下降,需助手集中精神监视压力表、随时调整输液压力,并需要及时更换盐水袋;输液加压袋注液所产生的压力不及注射器大,冲洗效果不如注射器,相对而言需要更多生理盐水冲洗。

综上所述,负压吸引器与输液加压袋联合应用于盆腔囊性肿块介入治疗中,比传统注射器模式更加稳定、安全、高效,能为临床工作的开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利益相关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说明:严宝妹进行设计实验、实施研究、采集数据;麦紫欣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严宝妹、杨鹏凤进行文献检索与整理、论文撰写与修订。

猜你喜欢

操作者囊性穿刺针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操作者因素对Lenstar测量眼轴长度可重复性的影响
囊性肾癌组织p73、p53和Ki67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第二届亚太区操作者峰会
异位巨大囊性包块蒂扭转1例超声表现
静脉壶插入法在血透结束后穿刺针拔除时的应用
穿刺针针头锋利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应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