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干预在消化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5-31孙明娜
孙明娜
434000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湖北 荆州
近年来,我国的临床医护学技术进展显著,国内的护理工作也有较大改进,在医护指导工作不断推进的情况下,国内加强了对消化内科疾病的医护指导。消化系统疾病以腹泻、腹胀与腹痛等为主症,可影响患者工作与日常生活[1],临床需加强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早期对症治疗与护理的力度。传统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模式多为用药管理、症状观察、体征监测等,没有结合患者的个体年龄、体征、用药禁忌证等予以多角度研究,临床护理中也容易导致感染或用药不当、剂量错误等问题。故建议加强细节护理,提升临床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素养。本研究将分析层级护理应用于消化科的效果,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接诊的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 例。研究组男25 例,女23 例;年龄19~53 岁,平均(34.92±4.17)岁;病程3~9年,平均(5.6±1.23)年;体重39~75 kg,平均(58.64±7.23)kg;胃肠病20 例,肝病13 例,胰胆疾病15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2例;年龄19~54 岁,平均(35.13±5.08)岁;体重38~91 kg,平均(58.27±7.01)kg;胃肠病18 例,肝病14例,胰胆疾病16 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无药敏史;②精神正常,能与他人正常沟通;③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2]:①全身性感染者;②恶性肿瘤临终期者;③智力障碍者;④依从性极差者;⑤血液系统疾病者。
方法:⑴对照组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告知与异常状况处理等。临床护理中需要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若有异常需要及时予以急救,预防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同时也要做好血压、心率、血糖及呼吸频率等监测,做好皮肤护理、褥疮预防等医护指导。⑵研究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层级护理干预。①成立层级护理小组,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从已经报名的护士中选拔出6~8名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且职业素养高的护士入组,并任命护士长作为组长,再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每位组员都能充分掌握层级护理干预的基本概念与方法。②根据护士专业能力与工作年限等,明确其工作职责,将组长作为1 级,负责安排并管理日常护理工作,同时把控护理工作的质量,总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将>2年临床经验的护士作为2 级,负责对病情比较严重、消化系统受损严重与年龄比较大的患者进行护理;将其他护士作为3 级,负责对病情比较轻的患者进行护理;开展日常护理工作之时,组长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排班,同时合理安排各组员的工作量,以免出现疲劳上岗的问题。③根据各组员的岗位职责,有针对性地对其施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同时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新的护理理念与护理技术,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每周开展1 次小组会议,分析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科室整体护理质量。
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院内感染率、护理差错率分析;若患者出现发热、皮损,经血常规或尿常规检查指标超标即可判断为感染。②护理质量采用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护理文书书写、消毒管理、病区管理和基础护理这四个方面,各项评分都采取百分制,评分越高越好;③于患者出院时开展,满意度调查:不满意≤65 分,一般满意66~84 分,非常满意≥85 分,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④综合护理有效率比较: a.显效:患者的病症有所改善,患者症状较之前改善>80%;b.有效:患者的症状有所好转,自身的症状较之前改善>30%;c.无效:患者的症状较之前改善<30%,或无改善甚有加重;综合护理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护理差错率比较:研究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护理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护理差错率比较[n(%)]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针对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消毒管理与基础护理评分,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文书书写 病区管理 消毒管理 基础护理研究组 48 92.58±2.47 93.19±2.36 95.11±1.92 94.85±2.01对照组 48 82.69±3.14 81.54±4.27 85.63±3.28 84.67±3.65 t 7.259 3 9.471 2 8.115 9 10.253 7 P<0.001 <0.001 <0.001 <0.00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有效率比较:研究组综合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综合护理有效率比较[n(%)]
讨 论
目前,消化系统疾病在我国临床上十分常见,不仅能够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学习,还能降低其生活质量[3-4]。医院消化科每日接诊疾病种类多,使得护理难度明显增大,易引起不良事件发生[5]。另外,医院作为一种特殊场所,需要强化病区管理与环境消毒力度,尽可能地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健康[6]。
层级护理干预可通过成立层级护理干预小组的方式,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各组员的工作职责进行划分,同时对其施以层级分配,以明确各组员的工作内容,使每位组员都能有针对性与计划性地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有助于避免护理工作的盲目性[7-8]。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可增强其职业素养,提高业务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以减少护理纠纷发生的概率[9-10]。
层级护理干预对改善护理质量与提高患者满意度都具有显著作用[11]。对比传统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层级护理可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予以护理干预,考虑到了患者的身心特点和患者的耐受能力,护理的结果较为理想。而传统的护理模式仅针对患者的身心功能,没有注重患者个体护理的针对性,因此很多患者临床综合护理的满意率和有效率不高。而层级护理强调护理人员分级、分工,可让护理工作细节化和针对性,护理结果较为理想。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消毒管理和基础护理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比对照组高,院内感染率、护理差错率均比对照组低,且层级护理干预后,患者极少出现院内感染的情况。
综上所述,消化科护理采用层级护理干预,利于院内感染的预防,患者满意度的提升,护理差错率的降低,护理质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