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实现路径
2022-05-31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隋婧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隋婧
在心理学中有很多分支,积极心理学是其中之一。根据对积极心理学的分析可知,其主要研究的是人的积极品质,人的积极情绪以及人的积极体验等。基于积极心理学,教师需反思自我,摒弃传统教育的不足,强调对学生进行积极教育,促使其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更为主动地参与学习,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学习,坚持终身学习。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学习内驱力的内涵,并全面分析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的原因,同时重点探究利用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实现路径,由此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挑战精神。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良好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存在不足情况,而且经过时间的流逝,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慢慢减少。经过调查研究,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主要是受到内外因的影响,内因主要是学生的自身因素,外因主要包括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而对学生来说,激发学习内驱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积极心理学,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并对学生的潜能进行不断挖掘,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减少厌学的可能性,而且能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个性,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学生缺乏学习内驱力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因素
如今,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网络游戏的种类繁多,部分学生喜欢打游戏,甚至是已经沉迷于其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精力全都在打游戏上,会导致学习时精力不足,也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其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主动性也会越来越差。与此同时,对学习来说,大部分学生只是“随大流”,或只是因为家长和学校要求。根据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可知,其不仅在学习目的方面存在不明确的情况,缺乏学习目标,没有人生规划,对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一无所知,而且学习态度也不端正,尤其是在行为方面,自觉性相对较差,上课期间容易出现“溜号”的情况。
(二)家庭因素
家长相对来说会更为疼爱孩子,甚至可能会出现溺爱孩子的情况,只注重满足孩子的经济需求,而在家庭教育方面较为忽视,不关心孩子的学业,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教师的工作。与此同时,部分家长平时只关注孩子的成绩,以成绩论成败,看不到孩子的进步,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产生压力,进而出现逆反心理。
(三)学校因素
教师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过深,更多情况下还是偏向于知识灌输,并且使用的教学模式存在僵化情况,难以激发课堂中应有的激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逐渐呈现知识固化的特征,思维也无法得到有效扩展,还会导致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增长速度缓慢。根据相关调查可知,学生普遍认为课堂枯燥、乏味,长时间处于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逐渐减少,甚至会完全失去。而没有兴趣作为支撑,学习将会失去强大的动力,进而阻碍学生的综合发展。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存在偏见对待的情况,将更多心思花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身上,同时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与“差生”划等号,由此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此外,当存在校园文化建设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教学设施设备老旧以及教师管理水平不高等情况时,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二、利用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实现路径
(一)坚持正面教育与鼓励教育
依托于积极心理学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需从正面教育的角度出发,具体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杰出人物的真实事迹,向学生进行讲述,并促使学生自主搜集关于相关人物的资料,更好地了解和认识相关人物的真实经历,如居里夫人等。为学生树立榜样,就相当于学生拥有了参照物,发现前进的方向。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即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不轻言放弃。通过正面教育,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和沟通,并为学生加油打气,促使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显著提升,进而增加更多的学习内驱力。与此同时,在学习上,学生遇到挫折是很正常的,面对的挫折越多,学生能积攒的经验也就越多,由此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即使进步很是微小,教师也需重视,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同时对学生给予肯定。进行学生之间的比较,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成长。教师更多情况下需将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进行对比,由此发现学生的进步,这样更为科学,也更能促使学生感受到进步的喜悦,同时能促使其自我效能感的显著增加。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增加学习自信心
面对考试失利的学生,教师需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通过积极引导,促使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失利,重拾学习信心,将考试失利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和完善。而不是一味地说教,或因为成绩差而不断批评学生。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有积极的心理因素,教师要想方设法将其调动起来,积极观念也更为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主动与学生开展心理谈话,并在谈话过程中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将消极的态度彻底打消,从而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对教师的语言较为敏感。为此,教师需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并利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为学生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促使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增强学习思维。教师更需要注意语言的温度,并且需要不断增加语言的情感性,通过真情实感,感染学生。在学生努力学习时,及时表扬学生,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答对时,也积极表扬学生,如果学生答错问题,也要及时鼓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三)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来说,不能以学习成绩论成败,即使学习成绩不理想,依旧会有一些优点和长处,值得他人学习。教师需有意识地观察学生,对其长处进行不断挖掘,从而更为全面地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其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更有信心地进行学习。基于积极心理性下,更多是对学生的潜能进行不断挖掘,学生能形成积极人格更为重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以学生为主,注意对其学习兴趣进行充分激发,这样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能增加学生的耐挫力,面对失败时,不会轻易言败,而是将其看作是暂时性的。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
以学生为中心,是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由此能增加课堂活力,不断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逐渐生成学习需求。教师需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有效了解,并对其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认知,同时对其兴趣爱好进行调查,由此作为重要依据,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其踊跃参与教学活动,并集中精力进行学习,促使学生逐渐将学习变成自己的一种实际需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为此,教师需注意观察,并积极探寻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由此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合作互动的方式,其具有诸多优势,非常适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由此能通过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不断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有效增强,进而保证教学质量。在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需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相关问题,促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合作互动活动中,实现对相关问题的主动探究。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需做好指导,保证指导的适时性和有效性,由此达到点拨疑惑的目的,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增强。
(五)关爱学生,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愉快地教学,学生便也能愉快地学习。在教育中,教师需充满爱心和耐心,对学生充满关爱,能更好地建立师生关系,促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基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能逐渐生发主动性,并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根本上尊敬教师。事实上,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亲密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学生学习。一旦师生关系存在隔阂与间隙,甚至是存在对抗关系,不仅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学生的学习也会出现各种问题。为此,从教师的角度出发,需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建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意识,促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与教师对其的殷切期望。同时,需要真正地从行动上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本身是属于平等地位的,如果教师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教学,学生心中会产生抵触心理。在课堂上,教师需做到公平,不可因为怕耽误教学进度而选择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会难以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这样可能会因为被教师忽视而产生厌学的心理。以小辰同学为例,在分班前,其成绩不理想(排名中下)。在分班后,高三期初年级前50,一直稳定在年级前列。分析出现此情况的原因,可以发现,在分班前,主要是交流上出了问题。而在分班后,主要是借助周记(分班后的小纸条),第一次进行了敞开心扉的交流,后续又有了更多的交流。在交流中,笔者肯定了学生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之间积极交流学习方法,由此促使学生对教师更信任。高二一次自习小辰同学请假,说需要看眼睛,实际是学习累了,想要休整。在与其交谈后,笔者准假了,但经过商定,其需要后期自习,保证不缺勤。高二,小辰同学的成绩稳步提升,由此促使其对自己的未来更加有信心。
(六)增加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感
学生正处于朝气蓬勃的年纪,需要不断拼搏和努力,由此促使未来的人生更有意义。而部分学生没有理想,没有抱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规划。此时,教师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认清自我,促使其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我,不断增加自我认知。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客观性,坚持实事求是,拿出勇气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同时要对自身优势进行明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先从小目标开始,促使学生努力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由此体会到成就感。然后,再努力完成一个大的近期目标,再树立远大理想,朝着目标努力前进,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超越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笔者在班级中也做了一些尝试,首先,与不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学习动力的来源或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不少学生之所以缺乏内驱力是因为被成绩反复打击,或缺乏目标。所以,一方面,笔者利用学生发展指导课,通过案例分享及设计的小环节激发学生有目标。例如,每周固定环节,由两位同学介绍自己的心仪大学或专业。一方面让同学们在过程中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现在水平能进入的学校;另一方面在大家的相互分享中让学生拓展思路。在搜集分享过程中,不少同学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次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孩子在进行完分享介绍后学习态度有了明显改善。原本每天早上需要家长赶着出门,现在每天提前一小时起床,练听力、背单词,晚修回家除了练习专业,会主动额外研究习题,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常和学生沟通,对其进步及时肯定、表扬。特别是成绩一直在后面的同学。据家长反馈,学生在被表扬或肯定后,回家会很开心地和父母分享,并且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找教师问问题,与同学讨论问题,课间休息主动整理、学习笔记的情况明显增多。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对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这种内驱力维持时间不长,需要定期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正向反馈,调动、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七)营造氛围,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在学校,对校风的建设,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不断关注。基于良好的校风学风下,能更好地带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也能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增加更多的学习内驱力,促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通过校园文化的积极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学习,由此带动周围的学生,逐渐生发蓬勃的朝气,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打下文化烙印,即使离开校园,也能得到精神传承,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意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教育在不断改革和进步,教师需真正懂得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并良好地利用积极心理学,具体通过坚持正面教育与鼓励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学生的自我认知以及打造良好的校风学风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不断激发,促使学生有效明确学习目标,做好未来规划,实现人生价值。